摸魚族

摸魚族

日前,一則名為“如何判斷員工是否在電腦前工作”的帖子在微博上被廣泛轉發。該帖子總結了七個象徵員工正在偷懶、開小差的動作、表情,令不少認為完成工作之餘“摸摸魚”、“放放羊”也無妨的白領驚呼——“老闆們不要那么精怪啊! ”。

基本信息

簡介

就是上班時間偷偷上網、聊天、看電影、寫私人郵、看小說等等的渾水摸魚的傢伙的簡稱。

表現

摸魚族摸魚族

這則名為“如何判斷員工是否在電腦前工作”的帖子稱,一旦員工出現七種細微的動作、表情,就暗示他沒在好好工作,而是在“渾水摸魚”。
帖子中提到,如果員工打字非常輕快且有停頓,他應該是在聊天;鍵盤滑鼠並用且不停點擊,很可能是在玩遊戲;要是不停滑動滑鼠滾輪,或者一直按“Pagedown(翻頁)”鍵,可能在論壇看帖子;如果員工不停按“F5(刷新)”鍵,則有很大的機率是在刷微博;若一動不動、緊盯電腦螢幕,說明該員工在看電影……

熱議

該帖一出,即在微博上被廣泛轉載。網友“熙然”自嘲“幾乎全被說中了”;網友“我是虎彪彪彪”表示,看了該貼“汗滴滴”,頓感“前路危機四伏”;網友“開晶開開心”哀嘆“老闆不要那么賊啊!”也有網友詼諧地總結,當自己發明出了各種對付老闆視察的“偷菜”、“刷微博”招數的時候,老闆“精光四射”的雙眼也正盯著自己。

儘管許多白領認為帖子中所描述的七種“摸魚訊號”還算比較準,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僅憑動作和表情判斷是否在偷懶“有點玄”,看一看樂一樂即可,建議老闆們不要當真。
“我做賬時也是打字很快而且會打打停停的,難道我在聊天嗎?有時候要仔細想想,也會盯著一螢幕的數字發獃,萬一老闆把這帖子當真,認為我在看電影,我不是冤死啦?”在一家外資投資機構當財務的雲小姐認為,行業不同、工作性質不同,僅憑動作、表情來判斷有沒有認真工作,過於武斷。

思考

其實,這一事件引發的是對“柔性管理”的思考。隨著85後、90後逐步成為企業中堅力量,管理者需要了解並適應這代人的工作習慣。一天8小時不可能一刻不停忙工作,這樣會造成嚴重倦怠。只要不影響工作進度,偶爾上上微博、看看帖子、開開小差也無妨,這樣的柔性管理,反而能積聚人心,留住人才。

建議

對於職場人來說,則要考慮如何把握好工作與休息的分寸。
第一,不同工種的“自律性”不同。如果你是在一線操作崗位,如生產流水線的工人、銀行櫃面操作人員、門急診醫生等,需要在崗期間嚴格自律,絕對不能“開小差”,甚至連收發簡訊、接聽電話也儘量避免。而像銷售、記者、項目管理、IT軟體工程師等以績效為導向性的崗位,每月的任務是定額定量的,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自由支配時間。如果他在工作時間乾私活,那么必然得在業餘時間乾工作,因為任務量擺在那裡,否則考核自然會將他優勝劣汰。
第二,把握“摸魚”的分寸。連續工作了兩三個小時,一定會有倦怠,起來倒杯咖啡,或看看窗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或找同事閒聊幾句,或上網看看微博,轉換一下思路,都是可以的,這有助於在下一個時間段的工作中積聚精神。然而,如果你毫無自律,上淘寶購物、去QQ狂聊、在msn與人神侃,這就會影響工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