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購物中心

摩爾(購物中心)特指規模巨大,集購物、休閒、娛樂、飲食等於一體,包括百貨店、大賣場以及眾多專業連鎖零售店在內的超級商業中心。

Mall全稱Shopping Mall,音譯“摩爾”或“銷品貿”,意為大型購物中心,屬於一種新型的複合型商業業態。西方國家也稱為Shopping Center,即“購物中心”,但和國內通常所指的購物中心(實為百貨店的另一種稱呼)含義不盡一致。與Center、Mall相似,其他常見的英文名詞還有:Plaza、galleria,指出了摩爾的特點,具有長廊、廣場、庭院的特點,就是在建築物的遮蔽下,不論天氣如何,都可以進行休閒、購物或聚會。Shopping + Center、或Mall、或Plaza、或Galleria兩詞的結合,表示出購物空間帶給消費者愉悅的感受,也區分出百貨公司(Department Store)只是針對貨品進行分門別類的商店,是無法提供如漫步在長廊、廣場、庭院般悠閒的購物享受。
摩爾購物中心是指: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由專業購物中心管理集團開發經營,業態業種的複合度極度齊全(全業態、全業種/行業經營,表現出高度專業化與高度綜合化並存的成熟性結構特徵),行業多、店鋪多、功能多,商品組合的寬度極寬深度極深(商品高中低檔必須齊備,以保證商品品種齊全。商品組合的寬度極寬由多家不同定位的大型百貨公司、超市大賣場實現。商品組合的深度極深由無數各類品牌專賣店、專業的不同行業主題大賣場實現。)定位於家庭(全家/全客層):家庭式消費為主導方向———通過設定大面積百貨和超市大賣場及大量不同行業的各類專賣店、家居家電類、兒童及青年遊樂設施、文化廣場、餐飲以覆蓋老中青幼四代各個層次不同類型的顧客;再輔以各類專業店針對各類消費者之需求,此外還設定各類特色店以吸引國內、國際遊客,能滿足全客層的一站式購物消費和一站式享受(文化、娛樂、休閒、餐飲、展覽、服務、旅遊觀光)的特大型綜合購物娛樂中心。
嚴格意義上講,小於10萬平方米的,叫做購物中心,大於這個數字的且業態複合度高的方可稱作摩爾MALL。而大於20萬平方米的,可叫做超級摩爾購物中心SUPER MALL。
美國國際購物中心協會曾規定了購物中心的五大特徵:(1)購物中心規劃、開發設立、經營都在統一的組織體系下運作;(2)適應統一管理的需要,產權要求統一,不可分割不可出售。(3)尊重顧客的選擇權,使其實現一次購足(onestop shopping)的目的;(4)擁有足夠數量的停車場;(5)有更新地區或創造新商圈的貢獻。可見購物中心是開發者即業主開發後,或是業主自己管理,或是委託專業購物中心管理公司管理,把場地出租給各種零售商(當然業主自己也可以經營部分場地),但哪種店鋪引進多少、引進誰,要有事先的統一規劃,各行各業都要有合理的比例,其功能不僅包括一次購足的售賣功能,還應包括吃、喝、玩、樂的生活功能:一次享受足(onestopenjoying )。
摩爾,通俗地講具有如下2個特徵:
一是大:占地面積大、綠地大、停車場大、建築規模大。二是多:行業多、店鋪多、功能多(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於一體)
購物中心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在服務功能上表現為複合性,在經營管理上表現為一致性,在服務設施上體現為完整性,在服務範圍上表現為商圈內的所有居民。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購物中心不是一個簡單的分散式的經營模式,而是一個統一高效運作的有機整體。
而摩爾通俗的講, 即把上海淮海路上所有的專賣店和快餐店、中高檔的第一八佰伴或太平洋百貨、中檔的第六百貨、頂級的連卡佛百貨、 家樂福大賣場、新天地、衡山路休閒街、恒隆廣場或梅龍鎮廣場、上海影城、上海書城、兒童樂園、好樂迪KTV、百腦匯、宜家家具、OBI、百安居、大食代美食城、襄陽市場、運動城、自然美SPA、MEGA FIT健身中心、大飯店等全部放入同1幢設計周全且精美的特大型的商業建築中,且各店與店之間要有良好的連通性與互動性互補性,並通過統一管理以發揮整體效應,面積一般比上海港匯廣場要大1至2倍,如上海24萬平方米的正大廣場,菲律賓馬尼拉33萬平方米的SM MEGAMALL等。
但超級購物中心SUPER MALL/ CITY MALL的管理、促銷等要求比普通百貨公司的要求更高。也就是以百貨公司、品類專賣店、主題商店、大型超市為主力店,輔之以精品店、專賣店、中華美食廣場、中外主題餐廳、咖啡廳、書店、網咖、音像店、科技展覽、多功能國際影視城等,兼有娛樂園、大型表演、商務酒店和超大型停車場,甚至還有教堂、音樂廳、體育場、圖書館等文體設施。
"摩爾"與普通的購物中心有根本區別,"摩爾"不僅規模更大,而且休閒娛樂功能更為齊全,此外"摩爾"內的各類節慶活動每天不斷。
我國在摩爾這一商業業態上不僅比歐美落後,也比東南亞許多國家落後許多。但落後也意味著發展機遇。 在正大廣場之前,上海還沒有一個真正的"摩爾"銷品茂。但上海正大廣場的規模遠稱不上亞洲第一,其在東南亞也僅能排在第8名以後。即使在國內,北京也已有2個規模在50萬平方米以上的摩爾在建設中, 在建中的上海虹橋商貿城摩爾面積也達到26萬平方米。正大廣場的投資商是泰國正大集團,其旗下的THE MALL連鎖摩爾購物中心,在泰國建有6家摩爾;且正大集團還將在廣州、北京、瀋陽和天津等主要城市發展類似的超級品牌購物中心,其中廣州天河正佳商業廣場位於天河城購物中心旁,總面積達到37萬平方米。而亞洲第一大連鎖摩爾開發商: 菲律賓SM PRIME集團已在廈門開設其內地第2家SM摩爾-16萬平方米的廈門SM城市廣場;SM集團有意在內地開設更多的摩爾。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
ShoppingMall(簡稱MALL)是源自美國、風行世界的成功商業模式,在我國常稱這種商業模式為“購物中心”。但與國內許多冠以“購物中心”的百貨商場或者綜合性商場等商業設施不同,真正意義上的“MALL”幾乎能夠涵蓋人們的各種消費需求。業內人士介紹,凡你所想像到的娛樂、休閒、購物方式,在“MALL”都有;它的消費對象是一個大型複合型消費群體。概括起來說,“MALL”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大。占地面積大,建築面積大,停車面積大,二是多。行業多,店鋪多,功能多。三是高,購物環境要求高,檔次高,顧客群購買力高。
在國外,“MALL”顯示出一派繁盛景象。以美國為例,“MALL”已占據了商業領域50%以上的份額。全球最大的“MALL”美國“西愛民頓”年營業額達28.8億美元。近幾年,“MALL”逐步在中國的商業領域興起。北京新東安市場、上海的港匯廣場、廣州的天河城、武漢的武商都已有“MALL”的雛形。目前,北京一家規劃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MALL”已開始投資建造,另外3家“MALL”正在審批之中。據悉,國外的商業資本也已介入了北京的“MALL”建設。
摩爾的起源與發展演變
今天,購物中心已經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其發展演變,一方面是由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另一方面是由於購物中心在傳播過程中與各地具體情況相結合的結果。在不同的國家、社會和經濟水平下,購物中心的發展模式既有自身的特點,又彼此影響。美國購物中心的建設始終居於領先地位,對歐洲、澳洲和亞洲國家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