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筆

後來演化成一種風氣,摔筆成為默寫完成之後、深呼吸之前的一道工序。 後來演化成一種風氣,摔筆成為默寫完成之後、深呼吸之前的一道工序。 一人一桌,一紙一筆。

摔筆

摔筆是一種風氣

第一個寫完的人必定是速度與記憶力的完美結合。深吸一口氣,抬頭四顧,然後不緊不慢的呼出來,隨手將筆放到桌上,“啪”。這個聲音在眾多“劃紙聲”、“轉筆聲”、“咬筆聲”,以及“筆敲腦袋聲”中極不和諧,也讓此人的競爭對手大為不悅。連翻書的人也停下手中的忙碌,目光眇眇,尋找這位默寫高人。在眾人羨慕或惱怒的視線交織下,此人已飄飄欲仙,恨不能飄上講台,把作品獻給老師賞閱。
後來演化成一種風氣,摔筆成為默寫完成之後、深呼吸之前的一道工序。摔筆之機得來不易,所以一定要摔的重,摔得響,而且還要摔得快。一個閃失,別人就先摔了。摔筆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最後一字的最後一筆是手筆分離後,筆桿倒下之際,且筆尖觸紙劃上去的。這難度很高,於是就能解釋為什麼最後一個字往往很難看、筆畫過長過短,或者沒有句號。後來演化成一種風氣,摔筆成為默寫完成之後、深呼吸之前的一道工序。
動作。後來演變成一種風氣。

簡介

一人一桌,一紙一筆。老師一聲令下:把書合起來——教室里就響起紙筆摩擦的聲音。有時會達成共鳴,所有人都卡在某一字句,聲音頓失,教室里寂靜無比,這讓那個坐在後排躲在桌下“嘩嘩”翻書的同學憋出一頭大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