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碗酒

摔碗酒

摔碗酒的民間傳說是某個時代,土家族的兩個族長或是兄弟之間有了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兩人決定盡釋前嫌,於是共飲一碗酒,以示今後的友誼與和諧,飲過之後,將碗摔碎,以泯恩仇,也顯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氣。但是從今天的摔碗酒看,已經完全轉化為一種友情的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心與心貼的更近了。

基本信息

簡介

“摔碗酒”緣於土家族,在古代是土家兒女上戰場前的一種壯行酒

酒碗摔碎後酒碗摔碎後

酒店現身

石家莊一家酒店推出“摔碗酒”,在這家酒店就餐,喝完一碗酒後必須把碗摔碎。每到就餐時間,店裡叮叮噹當之聲不絕於耳。
2011年5月24日晚,在這家酒店的一個包房裡看到,十餘位前來就餐的顧客面前,都擺放著一摞土陶碗。顧客手捧陶碗一飲而就後,奮力把酒碗摔向地板,頓時房間裡一片稀里嘩啦之聲,酒碗摔不碎還要罰酒,所以摔得時候,大伙兒都十分賣力,氣氛越來越熱鬧。

顧客反應

顧客1:感覺很舒服,心情爽快的時候,可以來摔,心裡有壓力的時候也可以來摔。
顧客2:(平時工作)壓力挺大的,現在錢也不好掙,心情不好的時候,來這兒喝一次真好,真爽。
顧客3:有壓力的時候可以來喝,喝了以後可以緩解壓力。

專家聲音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義豪表示,現代社會裡壓力每人都有,緩解壓力的方法有多種,不提倡通過很張揚的暴力方式進行減壓。傳統文化講“修身養性”,其實養性也是一種減壓,社會應該引導大眾通過體育運動、戶外旅遊等文明的方式進行減壓。

評論

喝摔碗酒,據說這是土家族的風俗。喝酒的工具是當地土窯燒制的小缽盂,當地叫“碗”,土黃色,直徑不足3厘米,成本1毛錢左右。主人敬客人酒和客人回敬、互敬,都要一口喝乾,然後把碗猛地往地下一摔,體現一種豪氣,取“碎碎(歲歲)平安”之意,如果碗沒有摔破,得罰酒,重喝。

摔碗酒摔碗酒
摔碗酒摔碗酒

喝酒摔碗,實際上是不注重節約,浪費資源的一種表現,為什麼不能革除呢?一兩百土碗算不了什麼,如果大家都來摔,天天摔,則造成巨大的浪費。更可怕的是一旦形成一種民族習俗,養成一種行為習慣,就會影響我們的思維習慣和處事方法,就會助長不良的社會風氣,侵蝕民族的肌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