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何園

揚州何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堪稱人間孤本。其原址為乾隆年間古園,名雙槐園。何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66號。曾在何園寓居過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國畫大師黃賓虹,他六次來揚州,寓居在騎馬樓東一樓。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曾寓居何園五年多,其舊居在騎馬樓東二樓。何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20個重點公園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揚州何園揚州何園
何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徐凝門街,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何園又名“寄嘯山莊”,由清光緒年間任湖北漢黃道台、江漢關監督、曾任清政府駐法國公使的何芷舸所造,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同治年間,在雙槐園的舊址上改建成寄嘯山莊,占地14000餘平方米,園內有大槐樹兩株,傳為雙槐園故物,今仍有一株。園名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之意,闢為何宅的後花園,故而又稱“何園”。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園主歸隱揚州後,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擴入園林。園主將西方建築特色帶回了文明古國,並吸收中國皇家園林和江南諸家私宅庭園之長,又廣泛使用新材料,使該園吸取眾家園林之經驗而有所出新。

特點

揚州何園揚州何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位於揚州古運河風光帶東南段以北的徐凝門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園主何芷舟刀,其家族為與北洋大臣李鴻章、光緒帝師孫家鼐進退與共的姻親三大家族,他從湖北漢黃德道台任上壯年致仕,歸隱揚州,於光緒九年巨資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園林。
何園是清代後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揚州的園林特色和風格的體現。漫步何園,迴廊曲折,復道行空,假山貼牆,鳥棲庭樹,丘壑宛然,游魚驚水……宛若“鳥飛屏風裡,身置仙境中。

與何園緊相毗鄰的是“片石山房”。據史稱,“片石山房在花園巷,一名雙槐園,歙人吳家龍別業,今粵人吳輝謨修葺之。園以湖石勝。”(清《江都縣續志》卷十二)又據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二十載:片石山房內“二廳之間,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傳為石濤和尚手筆”。石濤是我國明末傑出的大畫家,曾旅居揚州,死後葬於揚州蜀岡。

何園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串樓與復廊的構思之巧。它們將東、西二園與住宅連為一體,即有局部美,又有整體美;串樓上下迴環,遊人循樓漫步,景物推移,一路變幻,耳目常新。這種精妙的設計,是揚州園林的代表作,不愧為清末園林的傑出代表作品。

何園的範圍並不甚大,然其布局寬敞而不侷促,從遊覽的角度上講,變動觀為靜觀,極負層次感,比較以前的園林而言,有很大的提高。何園的總體布局分為東、西兩部分。

這裡還有冠蓋中國造園藝術的四個“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築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譽的1500米復道迴廊,構成園林建築四通八達之利與迴環變化之美,在中國園林中絕無僅有,被也內專家稱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畫壇巨匠石濤和尚疊石的“人間孤本”。

環境

揚州何園揚州何園
全園可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以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東園的主要建築是四面廳,為一船廳,單檐歇山式,帶迴廊,面闊15.65,進深9.50米。廳似船形,四周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築為主景,南向的明間廊柱上,懸有木刻聯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廳北有假山貼牆而築,參差蜿蜒,妙趣橫生;東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牆;西有石階婉轉通往樓廊;南邊建有五間廳堂,三面有廊。復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

西園空間開闊,中央有一個大水池,樓廳廊房環池而建。池的北樓寬七楹,屋頂高低錯落;中樓的三間稍突,兩側的兩間稍斂,屋角微翹,形若蝴蝶,故而俗稱“蝴蝶廳”。樓旁與復道廊相連,並與假山貫串分隔,廊壁間有漏窗可互見兩面的景色。池東有石橋,與水心亭貫通,亭南曲橋撫波,與平台相連,是納涼之所。池西一組假山逶迤向南,峰巒疊嶂,後有掛花廳三楹,有黃石假山夾道,古木掩映,野趣橫生。何園中的水心亭(有人稱戲台),是為了巧用水面和環園迴廊的回聲,增強其音響的共鳴效果而建的,以供園主人觀賞戲曲和歌舞之用。《紅樓夢》等影片的拍攝,都曾把何園的水心亭作為場景。“四面串樓環水抱,幾堆假山嘆自然。”串樓是何園建築藝術的最大特色。串樓復廊逶迤曲折,延伸不斷。串樓長400餘米,繞園一周。在串樓的窗格和壁板上刻有蘇東坡、唐伯虎、鄭板橋等人詩畫,迴廊牆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詩句。迴廊上的“觀園鏡”,可通觀全園景色,給人以“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景觀印象,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之美。

何園雖是平地起築,但卻獨具特色。通過嶙峋的山石、磅礴連綿的貼壁假山,把建築群置於山麓池邊,並因地勢高低而點綴廳樓、山亭,錯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築渾然一體,有城市山林之譽,是揚州住宅園林的典型。園中的植物配置也獨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藥,南山的紅楓,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築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變化,極盡人工雕琢之美。

船廳東北,用湖石貼著高高的圍牆疊成假山。山腳一灣清池,山上有石磴可登。沿著山勢起伏,山頂有一亭翼然,可以歇足,可以俯察仰視。過亭循山西行,拾級可以登樓。樓也貼牆而建,樓上為“半月台”,晚間可於此地觀月,白天在這裡俯看園景,也與在地面平視趣味不同。“半月台”一旁即復道廊,一條走廊用牆一分為二,樓上樓下均可繞過隔牆進入園子西部。

片石山房於1989年復修,門楣上的“片石山房”額系移用石濤墨跡。此園的設計,以石濤畫稿為藍本,順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現了石濤詩中“四邊水色茫無際,別有尋思不在魚;莫謂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廬”的意境。園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觀,盈盈池水,盎然成趣。

何園裡還蘊藏著四個“天下第一”,三處位於西園。“天下第一廊”指的是何園的復道迴廊。復道迴廊分上下兩層,或直或曲,貫穿全園,全長1500多米,被譽為中國立交橋雛形。而復道迴廊上的花窗被稱為“天下第一窗”。造型闊大,氣宇軒昂,繞廊賞景,步移景異,是園林花窗中罕見的極品。“天下第一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園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一座中國僅有的水上戲台。在上面輕歌曼舞,可以巧妙的藉助水面與走廊的回聲,起到增強音響的共鳴效果。位於園東南的片石山房稱為“天下第一山”,在石濤大師疊石人間孤本的腹內,藏有一座石屋。石屋有兩間,東西都有洞門出入,盛夏酷暑,烈日炎炎,這裡便成了養心消暑的絕佳之處。

景點集萃

揚州何園牡丹廳
牡丹廳

進入何園的東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何園的後花園,整個後花園分東、西兩部分。穿過“寄嘯山莊”的圓洞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牡丹廳,迎面山牆上嵌有“鳳吹牡丹”的磚雕,牡丹廳因此而得名。

貼壁假山

在船廳後側風火牆上緊貼牆壁堆疊著一組長達六十餘米的假山,上有盤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繞山谷,山上有月亭,過月亭可登上復道迴廊,形成全園上下立體交通。如果把封火牆比作一張宣紙,那貼壁假山就是一副剛畫好的山水畫,拐彎處還給人以悠遠的感覺,令人無限遐想。

在東園的所有建築群中,最為精緻的要數船廳了,整座廳形似船形,廳周圍以鵝卵石、瓦片鋪成水波紋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廳旁抱柱上有對楹聯:“月做主人梅做客,花為四壁船為家”。船廳四周用通透玻璃鑲嵌的花窗,給有以“人在廳中坐,景自四邊來”的意境。

讀書樓

翰林公子讀書樓是何園文脈的象徵。何氏家族從何芷舠父親這輩起通過科舉作了大官,留下了厚學重教、詩禮傳家的門風。先後出了祖孫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畫家、姐弟院士……

復道迴廊

如果說東園是後花園的序幕,則西園則是後花園的主體。走入西園第一個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貫穿全園的復道迴廊,全長1500多米,被譽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型。復道,就是在雙面迴廊的中間夾一道牆而形成,起到分流作用。迴廊,揚州人俗稱串樓,分上、下兩層,它將東園、西園、住宅院落都串連在一起,遊客即使在雨天,也免遭淋漓之苦,盡情欣賞全園美景。廊的東南兩面牆上開有什錦洞窗和水磨漏窗,繞廊賞景,步移景異。

揚州何園水心亭
水心亭

西園以水池居中,池中央便是水心亭了,這座水心亭是中國僅有的水中戲亭,專供園主人觀賞戲曲、歌舞和納涼賞景之用。《紅樓夢》、《還珠格格》、《畢升》等一百多部影視劇把此處作為影視基地。

蝴蝶廳

水池的北面是主人用於宴請賓客的宴廳,因廳角昂翹,像振翅欲飛的蝴蝶,故稱蝴蝶廳。廳內木壁上刻著歷代名碑字畫。

湖石山

池的南面有一座湖石假山與水心亭隔水相望,這座假山在建園意境上來觀察體味,不由得讓人領會到“空山新雨後,天清晚來秋。明月松尖照,清泉石水流。”的意境。

賞月樓

從復道曲折南行,便到了賞月樓,又稱怡宣樓,這裡是全園賞月最佳場所,園主人的母親就在此居住。廊旁的鐵欄桿都是當時從國外進口的,均刻有“延年益壽”字樣。

同仁館

本館以“同仁”二字,為的是紀念60年前曾在何園創辦的一所學校——同仁中學。本館所在地,就是一間當年書聲朗朗的教室。“同仁館”是海峽兩岸和世界各地同仁學子永不忘懷的一片綠洲,同時也是聯結海峽兩岸和世界各地炎黃子孫的一條金色紐帶。

玉繡樓

自賞月樓小院有東門直達玉繡樓所在庭院,頓有開闊疏朗之感。玉繡樓是兩棟前後並列的住宅樓的統稱,因院中種植廣玉蘭和繡球而得名。一百多年前,何家的老少主人們,就在這樣的一個園居空間裡一幕幕演繹他們的人生
故事。玉繡樓的主題建築是前後兩座磚木結構二層樓,既採用中國傳統式的串樓理念,又融入西方的建築手法,如採用法式的百葉門窗、日本式的拉門、法式的壁爐、鐵藝的床等等,此外,在體現住宅建築功能和人性化需要方面,也有一些值得稱道的細節,如地面設通風孔、地下建近兩米高的透氣層等等,可見當時園主人“與年俱進”的思想!

騎馬樓

出玉繡樓沿著復道迴廊向東入騎馬樓,騎馬樓是何園的客舍。騎馬,意味著異鄉和征途。何園客舍取騎馬為名,別有一番苦心深意。

清楠木廳

玉繡樓前面是一座面積為160平方米的“與歸堂”,是目前揚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廳,此處為主人會客的地方。楠木廳正廳大門兩側,融合了西方建築的手法,運用整塊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採光效果極好!

片石山房

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畫壇巨匠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
石濤,原名朱若極,他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畫家,開闢了揚州畫派,為揚州八怪的先驅。石濤遍訪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晚年僑居揚州,留下疊石的人間孤本——片石山房。假山內藏有一所石屋,可作夏日消暑的好地方。它本非自然而追逼自然,出自人工卻巧奪天工,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前來觀摩瞻仰。

明楠木廳

片石山房東面有一座楠木廳,是何園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築,俗稱明楠木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廳西側有一“不繫舟”,坐在舟上可俯視池魚,就像船隻從外面航行歸來。

水中月

揚州自古就有月亮城之稱,有詩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而此處可謂揚州白天賞月的最佳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