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蟋蟀

授粉蟋蟀

授粉蟋蟀是生活在法屬留尼旺島上的一種會發出刺耳聲音的蟋蟀亞種,可以對當地罕見的一種蘭花進行授粉。

基本信息

簡介

授粉蟋蟀生活在法屬留尼旺島上,屬於一種會發出刺耳聲音的蟋蟀亞種。但是,這種蟋蟀尤為特別,它可以對當地罕見的一種蘭花進行授粉。

分布

印度洋留尼旺島

發現過程

授粉蟋蟀授粉蟋蟀

科學家發現,蚱蜢和它們的近親蟋蟀能像蜜蜂一樣給植物傳粉。他們在印度洋留尼旺島吃驚地發現,蟋蟀一直在給一種蘭花傳粉。

蟋蟀跟其他大部分直翅目昆蟲一樣,它們因吃植物而出名,人們認為它們對作物生產毫無幫助。迄今為止眾所周知的傳粉昆蟲包括蜜蜂、螞蟻、甲蟲、蜂鳥、蝴蝶和飛蛾,甚至連鳥類和蝙蝠也能給植物傳粉,但是它們中並不包括蟋蟀和蚱蜢。蘭花研究人員克萊爾·米克奈在留尼旺島的霧林里安裝的夜間攝像機,記錄下蟋蟀的這一驚人行為,一隻蟋蟀正在給附生蘭花——Angraecumcadetii授粉。

米克奈與英國皇家園林邱園合作進行了這項研究,他說:“我們對花朵的花粉含量進行監控得知,蟋蟀正在給蘭花授粉。然而我們在白天並沒觀測到這一現象。這也是我們安裝夜間攝像機,拍攝蟋蟀的這一行為的原因。第一次看到這個腳本,我們就意識到我們已經拍下Angraecum蘭花授粉方法的一次驚人轉變。”

Angraecum蘭花與馬達加斯加島的彗星蘭(cometorchid)是近親,達爾文通過推理認為,長著長喙的飛蛾可以給彗星蘭授粉,因為這種植物擁有長長的花距(nectarspur)。達爾文去世幾年後,他的這一理論被證實是正確的,研究顯示,給這種蘭花授粉的是長著14英寸(35厘米)長喙的天蛾。然而留尼旺島上並沒有天蛾,因此科學家認為,該島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的3種Angraecum蘭花通過進化,花距變得更短,這樣它們就可以通過蟋蟀等其他昆蟲授粉。米克奈博士的發現發表在1月12日的《植物學年報》(AnnalsofBotany)上。 

米克奈和同事亞克斯·弗內爾安裝的那個運動感應夜間攝像機拍到的這個腳本,展示了蟋蟀在離開Angraecum蘭花時,頭上沾著花粉。蟋蟀頭的大小跟這種蘭花花距的開口正好相符。這種沒有翅膀的蟋蟀通過跳躍落到蘭花上,或者先跳到附近的植物上,然後再爬上蘭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