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帚星效應

掃帚星效應

掃帚星效應是暈輪效應的一種,即消極品質的暈輪效應。具體指一些不良的習慣舉止會讓人印象深刻,從而掩蓋了好的特徵,被別人認為這個人所有的品質都很壞。生活中應對人全面認識,避免掃帚星效應影響判斷力。

簡介

掃帚星效應掃帚星效應

掃帚星效應(forked-tail effect)即消極品質的暈輪效應,也稱壞光環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它起因於相關先行經驗對其後所進行的接受活動的影響,包括“光環效應”和“掃帚星效應”。好惡評價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方面,在知覺他人時,人們往往根據少量的信息將人分為好或壞兩種,如果認為某人是“好”的,則被一種好的光環所籠罩,賦予其一切好的品質;如果認為某人“壞”,就被一種壞的光環籠罩住,認為這個人所有的品質都很壞,是消極品質的暈輪效應,也稱掃帚星效應。

特點

由於掃帚星效應有時是推人及物或推物及人,有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的傾向,因而會使人以偏概全,對認知對象作出不夠客觀公正甚至十分錯誤的評價。

避免方法

掃帚星效應掃帚星效應

身為領導或教師,要注意儘量避免受“掃帚星效應”的影響,不要把工作成績不突出的下屬,或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看得一無是處,甚至損傷他們的人格。“光環效應”或“掃帚星效應”會使我們把一個人的品和學聯繫在一起,情不自禁地就由他人的“學”推論他人的“品”。對身為領導或教師的人而言,這也許只是你不小心所發生的偏見而已,但下屬或學生卻會把你的“偏見”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下來,並真的去實踐你的預言。你的下屬或學生可能真的會變得一蹶不振,你的推論甚至對其一生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事實上,別人或我們自己隨時隨地都在身不由己地用這種方式對待我們或他人。因此,在待人處事中,要儘量做到大方、真誠,裝束上應該儘量得體、端莊。避免一不留神被套上個“壞光環”。

舉例

戀愛時,“情人眼裡出西施”,總是忽略對方缺點,認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對的,就連缺點也是那么可愛。這就是暈輪效應。而結婚後,共同生活以及孩子的出生,雙方認清了對方的某些缺點,這個時候又產生了“掃帚星效應”,對方的缺點不斷放大、擴散,最終掩蓋了對方的優點。

在學校里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某學生數學課考試不及格,他的數學老師就容易推斷出這個學生一定是貪玩的學生,平時學習不努力,聽課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天資不聰慧,將來也不會有大作為等等。從而對這個學生的學習不太過問了,不知不覺中也就容易忽視這個學生的點滴進步,失去了激勵這個學生的大好時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