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斜運動

掀斜運動

掀斜運動(tilted movement)亦稱“翹起運動”。地殼中的斷塊相 對於某一高程的水平面,一端作相對上升、另一端作相對下降的運動。 是斷塊垂直運動方式之一。

簡介

掀斜運動(tilted movement)亦稱“翹起運動”。地殼中的斷塊相 對於某一高程的水平面,一端作相對上升、另一端作相對下降的運動。 是斷塊垂直運動方式之一。

原因

作用力大小不一樣

斷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各處不相等,一端作用力大,另一端作用力小; 斷塊一端因接受沉積而載荷加重,另一端因遭受剝蝕而載荷減輕;斷塊一端斷層傾角大或近於直立,上升時受到斷面的摩擦阻力小,另一端斷層面向另一斷塊之下緩傾,上升時因受另一斷塊的阻力而降低了上升速度等。作掀斜運動的斷塊稱為“掀斜斷塊”,其上升的一端相對於鄰區或相鄰斷塊的運動稱為“掀斜抬升”,通常形成單面山地貌,與掀斜斷塊相鄰的一般為斷陷盆地或斷層角盆地。活動的掀斜斷塊邊緣有時會有地震發生或火山噴發。如中國秦嶺北部為一近東西向展布的掀斜式斷塊山,其北側與渭河斷陷盆地的相鄰部位,是一強震蘊育和發生的場所,曾發生過1556年的陝西華縣8級大地震。

特殊構造運動

地質斷塊和地塊的兩側上升(或下降)幅度不等的一種較大面積的特殊構造運動,某一側所伴有的斷裂上升(或下降)幅度較大。掀斜運動產生的構造稱掀斜構造或翹起構造(tilted structure);發生掀斜運動的地塊稱掀斜地塊(tilted block)。掀斜運動在新構造運動期間常造成盆地、山脈相間或分水嶺兩側河流的不對稱,如鄂爾多斯周邊的河套地區與大青山、渭河盆地與秦嶺,以及中秦嶺南北側水系明顯的不對稱等均系斷陷帶及其外側山地斷塊背向鄂爾多斯塊體作掀斜運動的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