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哺乳

捷運哺乳

2015年11月27日,一張4號線上母親捷運哺乳的照片在網路上被評論“在公眾場合應該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後引起網友熱議。 2015年11月30日,當事母親稱此事已對其生活造成困擾,其丈夫準備打官司維權。拍照博主在被網友聲討後終於道歉:“我應該理解那位媽媽的行為,再次說聲對不起。”

由來

1993年出生的楊女士已經是2個孩子的母親,老大2歲半,小女兒才滿3個月。自從有了孩子,楊女士就當起了全職媽媽,兩年里很少出門,姐妹們約她出去買衣服,她也只能拒絕。自己哺乳的照片在沒有打馬賽克的情況下被上傳到網上,並被指“裸露性器官”,楊女士挺煩惱的,為此她特意註冊了微博,每一條評論都看。“看的我心裡煩得慌。”她告訴記者,這件事弄得她很是“上火”。楊女士是在11月29日知道這件事的,當時她正帶著女兒在北京兒童醫院裡輸液,丈夫在旁邊的椅子上瀏覽新聞網頁時看到了這個訊息。通過服裝和臉型的辨認,方先生一下就認出照片中的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看到如此沒有遮掩的評論,方先生十分生氣,正抱著孩子的楊女士也一下子不敢相信被拍了。

對此,有人認為:一位在外打工的年輕母親,在給襁褓中的女兒看病途中,由於女兒餓哭,迫不得已在捷運上給孩子餵奶。這本是一個人之常情的舉動,結果卻因為有人拍照發微博而引發輿論爭議,並由此影響到了當事母親的正常生活。雖然經過網友聲討,拍照博主終於刪博道歉,但如何看待捷運哺乳,還需多一些文明眼光和文明思維。

堅守法治底線,才能讓文明走得更遠。無論這位“韓家小乖雪”的微博用戶目的和初衷有多“公益”和純正,偷拍他人照片,並肆意進行公然發布,還配上“裸露性器官”的非議語言,這都是有違法治底線的。在文明的社會,即便你是在傳播文明,弘揚正義,也不能侵犯他人隱私。尤其是在網路時代,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或許就會給當事人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遵循法治底線,才讓公益和文明走得更遠。

爭論

多一些換位思考,才能讓文明之花在包容中綻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都是從襁褓中成長起來的,當我們自己也曾經嗷嗷待哺時,我們的母親或許也一樣也曾經這樣餵養過我們。試想一下,作為母親,看到小孩因為飢餓哭鬧,並影響周圍乘客,其焦躁和愛憐之心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情勢所迫,誰願意在那么多人面前餵奶?

在目前我們國家缺乏在公眾場合為母乳餵養提供條件的情況下,這位年輕目前迫不得已進行捷運哺乳也情有可原。無論是網路輿論,還是這位當初的偷拍者,最終都理解了這位媽媽的行為。由此說明,如果我們彼此都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份包容與理解,文明與和諧就成為社會主流。

多一些呵護與堅守,才能讓文明就在身邊。其實捷運哺乳本身事情不大,關鍵是通過微博之後引發的輿論討論。在這個網路輿論事件過程中,無論是公眾,還是官方微博,無論是醫護工作者,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家都旗幟鮮明的亮出了正面的觀點,都在用一種文明的視角和眼光在審視看待“捷運哺乳照”事件。

正是有了大家的呵護與堅守,最終達讓這起網路事件有了基本圓滿的結果。其實文明就在身邊,關鍵是我們要敢於去發現,敢於去展示和宣揚,對於不文明的現象要敢於站出來,進行鞭策與呵斥,文明的光亮多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就會少一些 。

堅持走法律途徑是為更多母親維權

雖然微博的首發者和轉發並評論的北京往事網已經在微博上道歉,但楊女士一時仍無法接受。她認為作為官方微博,在轉發評論的時候應該注意用詞,並且應該有打馬賽克的意識。影響已經造成並且還沒有消除。

楊女士說不可能在對方道歉後就結束這件事情,首先因為影響已經造成了。另外,作為一個哺乳期媽媽,她想為更多哺乳母親而維權。

在我國沒有明確法律保護或者禁止公眾場合哺乳,如果她放棄維權,那么以後難免還會出現其他母親在公眾場合哺乳時被偷拍,其他哺乳期的母親很可能要因為她的經歷而變得提心弔膽。“所有母親都是無奈的情況下才在公開場合哺乳的。”楊女士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