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

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

《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是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

《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插圖典藏本)+包容的智慧2·修好這顆心》包括了:《包容的智慧2:修好這顆心》和《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插圖典藏本)》。附贈《佛學啟蒙:人人都讀得懂的佛學入門書》1本。《包容的智慧2:修好這顆心》內容簡介:今年春天,當大地開始滋養萬物的時候,鳳凰衛視和佛光山聯合拍攝了兩部紀錄片《地水火風緣起再生》和《地球的溫度》,告訴人們,自然萬物與人類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同體共生關係,人類只有樹立了慈愛一切生命的環保意識,地球才能得救。近兩年來,我與長樂先生在深圳、香港、南京等地多次見面、暢談,於是有了這本《修好這顆心》。世間的人稱讚別人,往往會說:“這個人好偉大,那個人好偉大!”仔細想一想,偉大裡面是多少的心酸、多少的苦難,要付出多少的犧牲、多少的忍辱,才能偉大。所以,要想做個有成就的人、偉大的人,就必須要有力量,能忍辱,能布施,能持戒,能精進,能禪定,能有般若,那么就能波羅蜜了。心,人人都有,卻人人不識。心,生生世世、永永遠遠跟隨我們,我們卻常常忽視它。佛說,“一切唯心造”,“心外無法”。宇宙間一切萬象,人生中一切際遇,莫不是由這顆心所變現、所幻化。不識本心,心隨物轉,迷障重重;了知自心,境由心轉,得大自在。凡聖間的唯一差別,就在於是否有意識、有毅力、有目標的來修正這顆心。長樂先生曾問我,中華民族要復興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還缺什麼?我覺得,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慈悲、包容是我們缺乏的。講究心靈的淨化,講究內在的美,不要眼睛向錢看,世界上有比金錢比愛情更好的東西,那就是佛教講的慈悲,儒家講的仁義,道家講的超脫無為,這些都比金錢和名利價值更高。《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插圖典藏本)》介紹了“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的最終目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這顆心,達到心的覺悟。這顆覺悟的心,你若能把它歸入正道里,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年-),俗名李國深,農曆七月二十二日出生,原籍中國江蘇江都,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自中國大陸來台後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國民黨黨務顧問、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佛光山開山宗長,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中國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2010年1月13日獲得“中華文化人物”終身榮譽獎。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5年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台灣。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早年主要在宜蘭弘道,1967年依託信徒支持在高雄縣大樹鄉購買土地,從此創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里程碑。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國小等數十所。星雲撰有《釋迦牟尼傳》、《星雲禪話》、《迷悟之間叢書》等幾十種著作,並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大師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餘人,全球信眾則有數百萬之眾。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於五大洲成立170餘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劉長樂(1951年11月-),出生於上海,劉向一之子。現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及香港亞洲電視股東。祖籍山東萊蕪。高中畢業於現甘肅省西北師大附中,一九八零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一九八零年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先後任記者、編輯、新聞評論員以至高級管理人員。劉長樂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和南開大學的客座教授,2009年5月22號正式受聘為武漢大學客座教授。同時也是南京大學的校董。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劉長樂在香港與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合作創辦了鳳凰衛視有限公司。2000年連同陳永棋收購亞洲電視股權成為大股東,出任主席。劉長樂先生創辦的鳳凰衛視於二零零零年六月三十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易名為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劉長樂擔任該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鳳凰衛視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啟播,以“拉近全球華人距離”為宗旨,全力為全世界華人提供高質素的華語電視節目。龐大的環球市場加上成功的擴展策略,令鳳凰衛視得以發展為多頻道的平台,旗下的鳳凰衛視中文台、鳳凰衛視電影台、鳳凰衛視資訊台、鳳凰衛視歐洲台及鳳凰衛視美洲台,透過亞洲三號S.EUROBIRD衛星、EUROBIRD衛星及美國DIRECTV和ECHOSTAR衛星直播平台,覆蓋亞太、歐美、北非九十餘個國家及地區。此外鳳凰衛視還擁有鳳凰周刊和鳳凰網,使集團成為一家在國際社會享有盛譽的多媒體跨國機構。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於二零零零年六月三十日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上市。由北京大學和《經濟觀察報》共同組織的“中國最受尊重企業”評選活動中,鳳凰衛視自二零零一年以來,連續三年榜上有名。在二零零零年一月出版的《華聲月刊》中,劉長樂被評為99年度“十大華聲人物”之一。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中國新聞周刊》“2000年新聞人物十大派對榜”,劉長樂被評為“傳媒智者”。二零零四年五月,劉長樂獲得“2004年蒙代爾世界經理人成就獎”。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亦在各類選舉中獲獎,有“傳媒智者”、“中國企業領袖”、“亞太最具創造力之華商領袖”、“全球華語節目提供商領導者”之稱。鳳凰衛視連續四年入圍《亞洲周刊》舉辦的華商500強排行榜;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並獲“2004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殊榮。鳳凰衛視在劉長樂的帶領下,龐大的環球市場加上成功的擴展策略令鳳凰衛視由單一頻道發展為多頻道的平台。到目前為止,鳳凰衛視擁有中文台、電影台、資訊台、歐洲台和美洲台五個頻道。現在,鳳凰衛視通亞衛三號S.EUROBIRD衛星,美國DIRECTV及ECHOSTAR衛星直播平台,已覆蓋了亞、歐、北美、北非等95個國家和地區,在香港也進入了有線電視和NOWTV寬頻網,成為公認的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華語媒體之一。2008年,劉長樂先生與台灣佛光山星雲大師的對話錄《包容的智慧》一書一經出版,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目錄

《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插圖典藏本)》目錄:

壹 職·場·篇

成功者的願景

最棒的生涯規劃

立志與發願

為什麼失敗

上班族的壓力

買賣的真經

啟發靈感

特效藥

耽誤總是憾事

五分鐘的熱度

沒有辦法的辦法

少管點事,多辦成事

化繁就簡

少管點事,多辦成事

做一個德高望重的領導者

事業要交棒

從善如流的被領導學

做部屬的十項全能

辦公室里的春秋

低調才好

螃蟹行為

抬轎子

請示的竅門

服務的偉大

格局與破格

拒絕要有代替

做個能講話也會聽話的人

人間聖賢

去留三岔口

不如歸去

挖角

忍耐就是力量

精神力,無極限

脫困之道

不要錯失良機

貳 日·常·篇

帶著覺性生活

將心比心

男人心事

女人情怨

不世之才的早教

老人的贍養與頤養

病的價值(一)

病的價值(二)

好好休息

難忍能忍

人我之間跳探戈

禮貌

交朋友的可能性

美好的隨喜

打破僵局

不逆人意

人我之間跳探戈

化敵為友

處眾和而不同

請客之道

用正念降伏煩惱

上癮

應付錯誤

用正念降伏煩惱

克制情緒

發泄情緒

增加福德的營養

包袱

閒話

不要同歸於盡

零碎時間

“我以為”

煞車

不要同歸於盡

留有餘地

眼睛與嘴巴

最好的抉擇

拙的智慧

叄 修·身·篇

給人利用才有價值

歡喜與不歡喜

人生三百歲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貧窮就是罪惡

過有道德的生活

給人利用才有價值

人以理想立世

人如棋子

手的百態

人生有五味

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了不起的眼光(一)

了不起的眼光(二)

六種人生的鏡子

不比較,不計較

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對待偶像

無情說法

捉心中之賊難

做自己的主人

耐煩做人

人生的相對論

流動的美

要活的

耐煩做人

沉得住氣

自製的功夫

嗔恨之害

盲從的突破

積極的人生觀

以舍為得,屈伸自如

衡量

認錯要有勇氣

給的境界

得失之間(一)

得失之間(二)

得失之間(三)

以合為得

回應

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

肆 養·心·篇

天堂與地獄一念間

心的禍患

天堂與地獄一念間

莫在慾海里沒頂

寧正不邪

信心是寶藏

在當下解脫

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換一顆心

不見不聞的世界

反躬自照

天人交戰

作繭自縛(一)

作繭自縛(二)

山高豈礙白雲飛

放下,就會自在

從擁有到用有

要忍一時之氣

低頭在人間

慈悲的真義

少的益處

放下與拿開

門裡門外

信仰使身心安住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念力增上

享受寧靜

六根互用

信仰使身心安住

附 星雲大師傳略

《包容的智慧2:修好這顆心》目錄:

這顆覺悟的心(代序)

人生是一條激流(序章)

人生的真相

與生活的激流融為一體

明知是“空”為何還要奮鬥

心治

為了熱愛而來

“內行”管“內行”

啐啄同時

對屬下要能懂他

包容無心的錯誤

最高明的管理

管理學的“學分”

女性之德,引我向上

義利

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

孝乃成大事之本

不是“關係”,是“因緣”

“誠信”是金字招牌

學習當一個勇者

一碗熱湯麵

將心比心,怨親平等

“我”就是自己的貴人

我如善導,導人善路

財富

不用錢,最有錢

真正的貧窮是坐以待斃

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

“才”與“財”

貴氣,“貴”在哪裡

從“擁有”到“用有”

賺錢不是最高本領

格局

人生當有大格局

拔尖精神

傳播也講“菩提心”

挨罵的氣度

有信仰,心中才有主

才智越高越容易陷入自我困局

圓融

我也可以叫“星雲小師”

與人寬得和諧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左右逢源,五環同心

尋求“共生之道”

忍辱

忍讓是一種力量

身體就是一座煉鋼廠

平心靜氣接受壓力

少一些無謂的爭鋒

工作越努力,運氣就越好

不向如來行處行

不放棄

捨得

我命在我

人該不該有欲望

習慣控制命運

創新,就是一種“敢”的精神

“有”和“無”

積極的人生、退後的人生,都是人生

捨得四問

篤學

與書無緣最可憐

學習做聖賢與天命無關

不要做現代文盲

寫作如同播種

讀書是一種實力指標

琴棋書畫皆相通

慈愛

人生就像一隻旅行箱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是會微笑

“說出來”

精進是成功之本

唯有寧靜可安住

素食與慈悲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佛學啟蒙:人人都讀得懂的佛學入門書》目錄:

[一]釋迦牟尼

[二]十大弟子

[三]十六羅漢

[四]佛法警示

[五]皈依三寶

[六]佛法總綱

[七]佛法大意

[八]生滅緣起

[九]業力因果

[十]因緣果報

[十一]有情世間

[十二]器世間

[十三]五乘佛法

[十四]五戒十善

[十五]八關齋戒

[十六]根本煩惱

[十七]聲聞四果

[十八]四種聖諦

[十九]三十七道品

[二十]四念處

[二十一]八正道

[二十二]五蘊四大

[二十三]十二因緣

[二十四]六波羅蜜

[二十五]四無量心

[二十六]四攝法門與四宏誓願

[二十七]基本教理

[二十八]四次結集

[二十九]三藏十二部

[三十]印度佛教

[三十一]部派佛教

[三十二]佛教入傳

[三十三]四大菩薩

[三十四]中國十宗

[三十五]佛教藝術

[三十六]信徒類型

[三十七]六和敬

[三十八]知恩報恩

[三十九]學佛的目的與任務

[四十]入寺注意事項

[四十一]佛教是什麼

[四十二]佛是萬能的嗎

附錄:法相名詞及佛教常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