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裂創

挫裂創

挫裂創:(contusion-laceration)具有鈍器創的典型特徵,以頭部最常見。頭皮挫裂創的形狀能較好地反映致傷物作用面地形狀和大小。少見的鈍器創。只有皮膚裂開,兩側創緣和創壁並不伴有明顯的擦傷和挫傷。一般較表淺,有時在創腔內可見組織間橋,皮膚的裂開有時與皮膚的紋理一致。

機制

挫裂創挫裂創

挫裂創形成的方式和機制與挫傷基本相同,暴力強度小時,形成挫傷;暴力強度大時,形成挫裂創。但有時並不一定形成挫裂創,例如腹壁受打擊就不易形成挫裂創。通常都是在皮下有骨骼襯墊處,皮膚被夾在致傷物與骨骼之間,才易發生挫裂創,並可形成潛掘性的創腔。挫裂創形成後,創腔很快被流出的血液所充填。如未經恰當處理,極易發生感染,使癒合緩慢。創口癒合後遺留較大的瘢痕組織,缺少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結構。 挫裂創常發生在頭皮、頜面、肩部和四肢等。如外力與皮下骨骼相夾的力的強度超過了皮膚的彈性限度,引起皮膚、皮下組織或血管撕裂,形成挫裂創。結締組織纖維、神經纖維和血管皆具有韌性,由於這些組織抗張力的差異,常有一部分纖維或血管未發生斷裂,在兩側創壁間形成組織間橋。

意義

通過挫裂創的檢查可說明下述問題:①根據挫裂創的分布、數目、嚴重程度以及有無抵抗傷存在,可推測是他殺、自殺或意外事故;判斷暴力的作用方向,以及成傷的方式;②根據挫裂創的大小和形態,有時可推斷鈍器與身體接觸面的形狀進而推斷致傷物;③創口中若發現泥沙,應與發現屍體現場上的泥沙進行比對,以判斷屍體曾否被移動過。挫裂創有時伴嚴重內臟損傷而致死。

治療方法

(1)等採用顯微外科技術, 用10-0 尼龍線將蛛網膜裂傷嚴密縫合, 可顯著減少腦脊液漏發生率。筆者在術中, 清除額葉挫裂傷成血腫葉後, 注意對顱底區蛛網膜保持完整性, 並從硬膜下, 電凝聚蛛網膜使其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 其次, 注意對額竇及篩竇區探查, 單純線性骨折伴硬膜破損較輕,以骨蠟閉封及腦耳膠塗抹破損處, 多能達到滿意效果。 但合併粉碎性骨折較多游離的碎骨片時, 同時常伴有硬膜破損較大, 難以縫合和修補。 此時,額肌帽狀腱膜骨膜貼伏於前顱底區, 並以生物膠封閉, 從而使額部、 篩竇區開放予以密封, 手術效果滿意(2)。外傷性前顱底開顱顱底修補和重建: Atul Goel(3)以為顱底骨性結構重建, 目的在於支撐硬膜, 保證顱底的封閉性,避免腦脊液漏形成, 保護對腦組織免受損傷, 同時可防止腦膜腦膨出,對顱底骨缺損是否行移植骨或鈦網修補爭論較大。 隨訪中無腦膜腦膨出, 顯示外傷性前顱底缺損較小未必需異體材料修復。 至於修復材料的選擇、 帶蒂額肌帽狀腱膜瓣取材方便, 雙重血供, 外形美觀, 面積較大, 有硬性支撐,不需二期斷蒂等特點,目前被認為是修復前顱底缺損的最好材料(6)。我們的臨床實踐證明, 對於急性期嚴重顱腦伴前顱底損傷的患者,由於額眶部廣泛性骨折常伴額竇和篩竇破裂開放,前顱底骨折及硬腦膜撕裂範圍較大,常伴有顱內血腫、 腦挫裂傷及腦脊液漏, 氣顱等情況發生, 應儘早及時手術清創減壓和顱底重建。緩解顱高壓和減少顱內感染的機會。 異體修補材料可能會增加開放傷顱內感染的機率, 故本組病人以帶蒂肌帽狀腱膜瓣及局部骨片整復相結合,行一期前顱底重建和修補。術後均無鼻漏, 腦膜腦膨出, 取得了滿意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