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大傳

拿破崙大傳

書中描寫了拿破崙的一生體現出了人類的超越性。在其主政期間,他將大革命期間自由與民主的精神和資產階級的利益予以巧妙的結合,其對外征伐與擴張對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衝擊帶來了意義深遠的變革。拿破崙是他自己命運的產物,而非自身命運的創造者。他注定失敗,也注定不朽。書中既沒有把他塑造得神乎其神,亦沒有割裂成分散的主觀概念。在他一幕幕的人生畫面中,我們竭力去捕捉他心靈深處的情感變化,也正是因其合乎天性與常理,他才得以攀向巔峰,直至在聖赫倫那島度過餘生。《拿破崙大傳》的寫作手法與目的,是通過不斷探尋此人內心的過程,使他的決斷與克制,作為與痛苦,幻想與計算,發自肺腑的感情一一躍然紙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儘管有各種各樣的戲謗,但我絲毫也不擔心我名聲究竟會怎樣。子孫後代將會替我做出公正的判斷……我的飛黃騰達是無與倫比的……我參加和指導過的激戰多達50次,我幾乎全部都打了勝仗。我主編並實施了一部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法典,它使我揚名後代,永垂不朽。我白手起家,當上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君主。我曾經把歐洲踩在我的腳下……事業和前程的大門是向有才能的人敞開的,而不論其出身或財產如何。

媒體評論

我們有時試圖忘記歷史,但歷史卻不會忘記我們。

——艾倫·肖姆

……我敢說我的靈魂在我(生命)的朝聖之旅中完全是陌生的。

——弗朗西斯·培根

當然啦,朋友,他真是像個巨人似的

橫跨在這個小小的世界之上,而我們這些小人物

就在他的巨腿之間徘徊,探頭探腦地

走向我們毫無光彩的墳墓

人們有時候是他們自己命運的主人

——莎士比亞《尤利烏斯·凱撒》

這世界上沒有比他更偉大的人了。

——邱吉爾

拿破崙甚至在遭到失敗的進軍中也是一位偉大的統帥。

——恩格斯

拿破崙是在馬鞍上體現出來的世界靈魂。

——黑格爾

人類命運中這個人物的重量過分,攪亂了平衡。他個人計算著他比整個宇宙都要重要。人類的過剩精力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大腦中,一個人的頭腦要決定全世界命運,人類文明要延續的話。這將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雨果

身材短小,顏色黯淡,似乎無底的陰暗的眼,濃厚的黑色毛髮。他常穿著一件飄蕩的黑袍,用一條粗腰帶系住,像進香客_樣;不趨時髦,也不遵守社會的狹窄的規矩;在椅子上坐不舒服,卻常常盤膝在矮凳上,或棲息在窗台里;時而活潑狂笑,時而沉沒在憂鬱里。總之,他是一個活在夢裡的大夢想家。

——羅曼·羅蘭

有過一個日子——有那么一刻

大地是高盧的,而高盧屬於你

如果那時候,不等享受太多

你就放下這無限的權力

那一舉給你帶來的美名

會勝過馬倫哥傳揚的英名

而在一次悠久的晚霞里

它會把你的沒落鍍上金色

你的罪愆也只是浮雲掠過

——拜倫

他常常最感遺憾的一件事是,他無法接引正統的原則來作為他權力的基礎。很少有人像他這樣深刻地意識到喪失了這種基礎的權力是岌岌可危、搖搖欲墜而又是容易遭受攻擊的。

——梅特涅

野心是他心智的原動力和他意志的永恆的實質,它是如此地密切,以致不能同他本身區別開來,甚至有時還達到了不知不覺的程度。

——泰納

圖書目錄

序言

拿破崙大傳拿破崙大傳

第一卷 炮兵上尉:他的祖國需要一個救世主

第一章 危險的島民

第二章 聽任天命

第三章 新亞歷山大大帝

第四章 十字路口

第五章 決定

第六章 海軍艦隊

第七章 法老的領地

第八章 深淵

第九章 失敗的陰影

第十章 蒂沃利花園和其他

第十一章 通往大馬士革之路

第十二章 政變的前奏

第二卷 第一執政:連上帝對他也無能為力了

第十三章 霧月政變

第十四章 三人執政

第十五章 外交部長

第十六章 富歇的警署

第十七章 富歇其人

第十八章 聖誕夜的密謀

第十九章 革命已告結束

第二十章 狼煙再起

第三卷 法蘭西皇帝:一個人的偉大智慧

第二十一章 加冕典禮

第二十二章 可恥的事情

第二十三章 波拿巴的插曲

第二十四章 奧斯特里茨的第一聲喪鐘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進行曲

第二十六章 走上不歸路

第二十七章 伊比利亞

第二十八章 另一個致命的錯誤

第二十九章 另一場多瑙河戰役

第三十章 瓦格拉姆

第三十一章 夏日最後的玫瑰

第三十二章 警鐘長鳴

第四卷 聖赫倫那島囚徒:借其爐邊一席之地

第三十三章 俄國風雲

第三十四章 馬萊之變

第三十五章 死亡進軍

第三十六章 薩克森戰役

第三十七章 萊比錫

第三十八章 哥薩克人來了

第三十九章 動亂與傾復

第四十章 征服或滅亡

第四十一章 英雄末路

結語

編輯推薦

《拿破崙大傳》中拿破崙是政治家眼中的“偉人”,是軍事家學習的典範,是軍事愛好者心中的戰神,更是普通大眾心中永遠的“謎”。在他身上,我們會看到自信和勇氣,激情與幻想,勤奮與鬥志,而他也憑藉這些,使自己的人生達到輝煌。今天,世界充滿著變化,無數的機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歐洲的熱血青年們,沒有誰比拿破崙更適合做你們的榜樣了!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路德維希 譯者:鄭志勇

路德維希,20世紀德國最偉大的傳記作家。1881年生於德國布雷斯勞(今屬波蘭)。他在大學的專業是法律,卻選擇了寫作作為自己的事業。20世紀20年代《歌德傳》及《拿破崙大傳》的出版使他成為享譽世界的傳記作家,他以強調人物個性為特點的寫作方式開創了傳記寫作的新流派。他的傳記作品如《米開朗琪羅》《林肯》《俾斯麥》《史達林》等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

序言

一、重點人物概況

拿破崙:生於1769年8月15日,卒於1821年5月5日。1804年稱帝前,人們習慣地稱他為“波拿巴”。稱帝後,改名“拿破崙”。筆者在後面的敘述中,提到帝王一詞,則指拿破崙。

萊蒂齊婭:生於1750年(月、日不詳),卒於1836年2月2日,是拿破崙的母親。出身於名門望族,才貌雙全。

約瑟夫:生於1768年1月17日,卒於1844年7月28日,是拿破崙的長兄。儀表堂堂,風流倜儻,先被封為那不勒斯國王,後任西班牙國君。

呂西安:生於1775年5月21日,卒於1840年6月29日,是拿破崙的大弟。才思敏捷,在霧月政變中,傾全力幫助拿破崙得以執政。

路易:生於1778年9月2日,卒於1846年7月25日,是拿破崙的二弟。曾出任荷蘭國君,其子即為日後的拿破崙三世。

熱羅姆:生於1784年11月15日,卒於1860年6月24日,是拿破崙的小弟。曾在法國駐美洲艦隊服役,1803年娶美國一女子為妻,生有一子。後在拿破崙的逼迫下離婚,繼而被封為威斯特伐利亞國君。

埃利茲:生於1777年1月3日,卒於1820年8月7日,是拿破崙的長妹。被封掌管托斯卡納。1820年患胃癌去世。

波利娜:生於l780年10月20日,卒於1825年6月9日,是拿破崙的二妹,最得拿破崙的寵愛,被譽為歐洲第一美女。

卡羅利娜:生於1782年3月25日,卒於1839年5月18日,是拿破崙的小妹。丈夫是元帥繆拉。

朱莉:是約瑟夫的妻子,即拿破崙的大嫂。

歐仁妮•德西蕾:生於l777年11月8日,卒於1860年12月17日,是朱莉的妹妹。曾是拿破崙的未婚妻,最終嫁給貝爾納多特,並被封為瑞典王后。

拿破崙大傳前言約瑟芬:生於1763年6月23日,卒於1814年5月29日,是拿破崙的妻子,即後來的皇后,但因一直沒有生育,1809年無奈與拿破崙離婚。

歐仁•博阿爾內:生於1781年9月3日,卒於1824年2月21日,是約瑟芬與前夫的兒子。戰場上屢立奇功,對拿破崙忠心耿耿。

奧斯坦:生於1783年,卒於1837年,是約瑟芬與前夫的女兒。丈夫是拿破崙的二弟路易,被封為荷蘭王后,他們的三子小路易,日後成為法國國君,即拿破崙三世。

萊昂•德尼埃爾:生於1806年12月13日,卒於1881年4月14日,是拿破崙的長子。母親是德尼埃爾,但該子長大後不爭氣,終日沉迷於女色,並在賭場中肆意妄為,拿破崙留給他的巨額家產都被揮霍乾淨。

亞歷山大•瓦萊夫:生於1810年5月4日,卒於1868年9月27日,是拿破崙與波蘭之妻生的兒子。擅長交際,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頗為深厚。

亞歷山大一世:生於1777年12月23日,卒於1825年12月1日,是俄國沙皇。執政期間,與法國的戰爭多以失敗告終,但在神聖同盟的活動中,卻是個極為活躍的分子。

庫圖佐夫:生於1745年9月16日,卒於1813年4月16日。是俄國著名將領,多次擊敗土耳其軍隊。法國大舉侵入俄國不久(1812年6月),他就被沙皇封為俄軍統帥,並在戰鬥中擊退法軍。

巴克萊:生於1761年12月24日,卒於1818年5月26日。是俄國將軍,在拿破崙率軍入侵俄國期間,一味地強調退讓,後被亞歷山大起用的老將庫圖佐夫取代。

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生於1770年,卒於1840年,是普魯士國君,他的叔父是腓特烈大帝。

路易莎:生於1776年3月10日,卒於1810年7月19日,是普魯士王后,美貌絕倫。

布呂歇爾:生於1742年12月16日,卒於1819年9月12日。是普魯士將軍,人們尊稱他為“無畏將軍”,因為他本人雖然才不出眾,但作戰勇猛,從不退縮。曾在70歲高齡時還率軍參加抗法戰鬥,最終在滑鐵盧戰役中打敗拿破崙。

納爾遜:生於1758年9月29日,卒於1805年10月21日。曾任英國海軍司令,聲名顯赫。1798年,在尼羅河口大敗法國海軍,使其沒有退路。在海戰中,身體多處受傷,甚至失去了一隻眼睛,右臂也被截去。1805年10月,在特拉發加戰役中,他率領英國艦隊大勝法、西海軍,自己卻不幸以身殉職。

威靈頓公爵:生於1769年,卒於1852年。是英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曾於1814年擊敗拿破崙,1815年6月18日,在滑鐵盧戰役中,再次重創法軍,因此名震天下。

羅馬王:生於1811年3月20日,卒於1832年7月22日。是路易絲之子,被封為羅馬國君。自幼生活在奧地利宮廷之中,不幸染上家族遺傳性結核病,英年早逝,死時年僅21歲。

弗朗西斯二世:生於1768年2月12日,卒於1835年3月2日。是大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執政於1792—1806年。

瑪麗•瓦萊夫斯卡:生於1786年12月7日,卒於1817年12月15日。是波蘭伯爵夫人,1807年曾與拿破崙在華沙熱戀,並為其生下一子。

博利厄:生於1725年,卒於1819年。是奧地利著名將領,但在1796年第一次義大利戰爭中,敗於拿破崙。

維爾姆澤:生於1724年5月7日,卒於1797年8月27日。是奧地利將領,三軍統帥。1797年2月,所率部隊屢受重創,73歲高齡的老將無奈地在26歲的拿破崙面前降服,將曼圖亞要塞拱手相讓。

瑪麗•路易絲:生於1791年12月12日,卒於1847年12月17日。是奧地利大公主,1810年與拿破崙結婚,生有一子。1814年,因拿破崙退位,母子被人挾持,從此離開拿破崙。

梅特涅:生於1773年5月15日,卒於1859年6月11日。是奧地利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從政數十年。曾組織反法同盟,重創拿破崙,使得瀕臨滅亡的奧地利又獲得了新生。

小克勒曼:是元帥大克勒曼的兒子。馬侖哥戰役中,曾率領騎兵大敗敵軍,作戰勇猛,與繆拉不相上下。

巴拉斯:生於1755年6月30日,卒於1820年1月29日。是法國政治家,在大革命中扮演恐怖分子角色,於1794年發動熱月政變。為官期間,腐敗不堪,貪污受賄,無所不能,而且生活作風糜爛,擁有眾多情婦。唯一的可取之處是發現並提拔了拿破崙。

塔列朗:生於1754年2月2日,卒於1838年5月17日。身兼政治家、外交家雙重身份,在法國頗有名氣。不僅在拿破崙當權時地位顯赫,波旁王朝復辟,甚至在路易•菲利普政府中,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富歇:生於1759年5月21日,卒於1820年12月25日。是法國政治家,組織創立了法國警察,本人為雅各賓黨。1794年參與熱月政變,並支持拿破崙的霧月政變。被拿破崙封為警務司令,但其忠心欠佳。滑鐵盧戰役後,擔任臨時政府主席,拿破崙被其逼迫離開法國。

貝爾蒂埃:生於1753年11月20日,卒於1815年6月1日。是拿破崙手下最有才華的參謀,被任命為元帥、親王。

奧熱羅:生於1757年10月21日,卒於1816年6月12日。被拿破崙封為元帥、伯爵。曾於1797年9月發動果月政變,但此人厭戰情緒明顯,在拿破崙初次退位後,效職於路易十八。

馬塞納:生於1758年5月6日,卒於1817年4月4日。被拿破崙封為元帥、親王,並被其譽為功績最大的人。

貝爾納多特:生於1763年1月26日,卒於1844年3月8日。被拿破崙封為元帥,並深得其喜愛,妻子是拿破崙當初的戀人歐仁妮•德西蕾。1810年8月,受封為瑞典王儲,即後來的查理十四世。

波尼亞托夫:生於1763年5月7日,卒於1813年10月19日。是波蘭國君的侄子,被封為親王,曾給拿破崙做了兩天的元帥。

內伊:生於l769年1月10日,卒於1815年12月7日。作戰勇猛,無人能比。被拿破崙封為元帥、伯爵、親王。

蘇爾特:生於1769年3月29日,卒於1851年11月26日。被拿破崙封為元帥、伯爵。在滑鐵盧戰役中,任參謀長,他沒有很好的軍事才能,做事拖拉,下達的命令內容不明確,並因此而貽誤戰機。

繆拉:生於1767年3月25日,卒於1815年10月13日。是法國元帥,妻子是拿破崙的小妹。1808—1815年,被封為那不勒斯國君。

莫蒂埃:生於1768年2月13日,卒於1835年7月28日。法國的每一次革命戰爭,都親身參與,拿破崙封他為元帥、伯爵。

拉納:生於1769年4月11日,卒於1809年5月23日。立有卓著戰功,為人秉直,是第一個為了拿破崙的偉業戰死沙場的元帥。

達武:生於1770年5月10日,卒於1823年6月1日。被拿破崙封為元帥、伯爵、親王。為人忠誠,竭盡全力效忠拿破崙,心思縝密,立有無數戰功。

馬爾蒙:生於1774年7月20日,卒於1852年3月2日。與拿破崙是戰友,兩人情同手足。他久經沙場,是拿破崙最信任的人,被封為元帥、伯爵。

格魯希:生於1766年,卒於1847年。他是拿破崙封的最後一位元帥,身為騎兵統帥,立有顯赫戰功。但在1815年6月的滑鐵盧戰役中,因他指揮的援軍未能及時趕到,造成了全軍最終的慘敗。

迪羅克:生於1772年10月25日,卒於1813年5月23日。是法國將軍,深得拿破崙的信任。為人有大將風範,極具儒家風度,對拿破崙毫無二心,被封為宮廷總監。

科蘭古:生於1773年12月9日,卒於1827年2月19日。與拿破崙是朋友,而且交情深厚,是法國的將軍,擅長外交,被封為公爵。

卡爾諾:生於1753年5月13日,卒於1823年8月2日。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他的軍事、政治才華充分地展現出來。

拉斯卡斯:生於1766年6月21日,卒於1842年5月15日。出身於法國貴族,曾經流亡國外,後被召回。他對拿破崙赤膽忠心,帶著自己的兒子跟隨拿破崙流放,寸步不離其左右。著有《聖赫倫那島回憶錄》,書中詳述了拿破崙在島上流放時所過的非人生活。

梅內瓦爾:生於1778年,卒於1850年。是拿破崙的秘書,對其忠心不二。後隨瑪麗•路易絲到維也納。1815年5月回到法國,為了紀念拿破崙,著書《憶拿破崙》。

貝特朗:生於1773年3月28日,卒於1844年1月31日。是法國將軍、伯爵。多年追隨拿破崙,1815年攜家眷同拿破崙一起流放到聖赫倫那島,直至拿破崙去世。著作《札記》中,記錄了拿破崙最後7年中的大部分言論。

蒙托隆:生於1783年,卒於1853年。是法國將軍、伯爵。1815年,帶家屬隨拿破崙一起流放到聖赫倫那島。

拉法葉特:生於1757年9月6日,卒於1834年5月20日。是法國著名政治家,而且參與了美國的獨立戰爭,號稱“兩個世界的英雄”。

克萊貝爾:生於1753年3月9日,卒於1800年6月14日。是法國將軍,在1794年6月26日攻克比利時的戰役中,立下奇功。拿破崙遠征埃及時,他戰功卓著,被封為駐埃及法軍司令。

古爾戈:生於1783年11月,卒於1852年7月25日。是法國將軍,曾和拿破崙一起征討俄國,在1814年的戰爭中,使得拿破崙死裡逃生,1815年,他主動追隨拿破崙流放到聖赫倫那島。

施泰因:生於1757年10月26日,卒於1831年6月29日。普魯士人,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通曉法律、經濟、歷史等多門學科。曾擔任稅務大臣,1804年提出改革體制的建議,此舉激怒了普魯士國君,後來無奈流亡俄國,被沙皇聘為顧問。

查理大公:生於1771年9月5日,卒於1847年4月30日。是奧地利國君的胞弟。被封為陸軍司令,在軍隊中實行改革,效果很好。曾經戰勝過法國軍隊。

施瓦岑貝格親王:生於1771年4月15日,卒於1820年10月15日。是奧地利元帥。自1792年之後,每一次的反法戰爭都親自參加。曾被封為奧地利駐法大使,並為拿破崙與路易絲主持了婚禮。

若米尼:生於1779年3月6日,卒於1869年3月24日。是瑞士的軍事家,理論性強,曾效力於拿破崙,但後來倒戈投降反法同盟。

二、作者自述

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是與同時代的大背景相聯繫的,但我們不能因此把人物的歷史與社會的歷史等同起來。因為二者有著顯著的區別。因此,在記載這二者時,寫作手法也是迥然不同的。想要混淆二者,使之結合成一體的想法,顯然是不可實現的。普魯塔克普魯塔克(467—1207):羅馬人,是希臘傳記作家、倫理學家。著作中《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最著名,被後人廣為傳誦。傾力於人物傳記,而卡萊爾卡萊爾(1795—1881):蘇格蘭人,是散文作家、歷史學家。著有《法國大革命》等著作,曾被聘為愛丁堡大學校長。則注重史實,兩位大家各自著書立說。不過,在我看來,後人中到今天還沒有誰能夠與普魯塔克齊名。

人物傳記,不是歷史學家的研究範疇,但同樣要求素材的真實性。那些文人墨客喜歡戲說歷史人物,甚至會寫出四不像的東西,還自稱為“歷史小說”。對此,歌德與拿破崙觀點一致,認為這樣的東西毫無脈絡可言,一切都亂糟糟的。

如果一個人的行大於言,那么,想要為這個人作傳就會更加不易。歷史上的風雲人物:愷撒愷撒(公元前100—公元前44):古羅馬人,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是他,改變了希臘至羅馬的歷史。與龐培、克拉蘇並稱為前三雄。著作有《高盧戰記》、《內戰記》。其“吾至,吾見,吾勝”的名言被後人廣為傳誦。、腓特烈大帝腓特烈大帝(1712124—1786817):普魯士國君。最主要的言論為“國君,應該是人民的第一公僕”。他禁止在審訊過程中拷打人犯,宣揚人人平等。著作有《反權術主義》。在他的帶領下,普魯士贏得“天下無敵”的美名。和拿破崙,都曾因為戰場上的戰無不勝而成為萬人之首,但是,時至今日,這些戰役的意義已經顯得沒那么重要了。曾經轟動一時的法薩盧斯戰役法薩盧斯戰役(公元前48年8月9日):是古羅馬內戰中的決定性戰役。愷撒率軍大敗龐培,而自己的軍隊只傷亡了二百多人。他看到戰場上屍橫遍地,說:“他們自尋死路,活該!”、羅斯巴赫戰役羅斯巴赫戰役(1757年):普魯士軍隊大獲全勝,奧地利士兵潰不成軍。和奧斯特里茨戰役奧斯特里茨戰役(1805年12月2日):這是拿破崙執政一周年紀念日,他率領法軍,在摩拉維亞小鎮大勝奧地利俄國聯軍,此戰也被稱為“三皇之戰”。聯軍傷亡慘重,拿破崙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大概只有酷愛軍事的人才會有興趣談起了。如果前面提到的三位統帥只是一介武夫,別無所長,那就同克拉蘇克拉蘇(公元前115—公元前53):古羅馬人,是政治家、商人。在蘇拉奪取政權中為其效力,並擊敗了斯巴達克領導的奴隸起義。他本人因此成為一方首富,公元前54年,在一次戰役中橫死疆場。、賽德利茨賽德利茨(1721—1773):腓特烈大帝執政時,被封為騎兵統帥,作戰勇猛。1757年,在羅斯巴赫戰役中,因戰功顯赫,被提升為西里西亞騎兵總監。和馬塞納馬塞納(1758—1817):法國人,是大革命時期的著名將領。拿破崙評價他為功績最大的元帥。沒有兩樣了。唯有他們的政治天賦,才能讓他們風姿卓越。因為政治家將影響到世界的風雲變幻。

我在努力尋找一種途徑,即通過對拿破崙心路歷程的描述,讓世人更加清楚地認識他,了解他。因為,他的政治生命是與個人的人格緊密相連的。他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在政壇上呼風喚雨,這一切,都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而在此書中,那些輝煌的戰役,各國的紛爭,都不是最主要的,如同天氣總會變化一樣,我們無須去注意。但是,他與家人的喜怒哀樂,他臉上表情的每一次變幻,都是他人格的間接反映。

在教科書里,我們通常所能見到的,是拿破崙在歷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不過,在本書中,他的這些豐功偉績,將被儘可能地壓縮。讀者在此會看到更多的,他那些曾經被歷史學家,軍事學家,包括政治家所忽略的東西。我要傾力展現的,絕不僅僅是那些法國作家曾經描述過的“拿破崙”,我所要做的,是讓大家真正地走近拿破崙,換一種全新的角度來審視他。本書儘可能多地截取了他一生中的小插曲和片斷作為切入點,以此來向世人展示一個真實的人物。我會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進拿破崙的內心世界,在此,他的果敢與柔情,他的成功與失落,他的一切一切,都將毫無保留地顯現在讀者面前。所以,我在書中沒有花費力氣去描寫諸多的元帥與將軍,因為這些對於我們了解拿破崙的內心世界作用不大。

為了將拿破崙有血有肉的形象真實地再現於讀者眼前,就讓我們跟隨他人生的腳步,一起感受他的成長與變化吧。這樣,我在書中盡最大可能用拿破崙本人的原話來說明問題。因為由自己來介紹自己,是對自己最好的而且最真實的評價;或許這其中會有不妥之處,但即便如此,哪怕是他在說謊,也是給世人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自己。當然,我不得不把自己當做什麼也不知道的人,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把自己作為局內人,跟著主人公一起喜怒哀樂。因此,我和拿破崙有著真誠的情感交流,使他的內心世界再無秘密可言。當我作為局外人的身份,冷靜地評價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時,已經是本書的結尾了。正如旁觀者清。唯此,才能公正客觀地給他定論。

在保持史料的真實基礎上,我力求語言生動,給讀者帶來一個血肉豐滿的拿破崙。所以,我認為書中所描述的每一事件,都有其發生的必然性,不會隨機出現;我也不想去對其進行加工或改造,更不會趨炎附勢於某一說法;當然,可能會為了敘述的需要,省略一些事件。

可以肯定,書中除了主人公的內心獨白,其餘資料都是無可爭議的史實。正如歌德在評價布里昂的《憶拿破崙》時所說:“那些新聞記者、史學家和詩人,花費了諸多力氣造就的戴滿光環的拿破崙,在此書無可爭議的寫實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不過,拿破崙的偉大形象,卻因此更加明朗。我們不得不承認,真實才是最有說服力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敢於把它說出來。”

拿破崙的一生,對於整個歷史長河來說是短暫的,但是,他的生命歷程如同史詩一般;那深刻的底蘊,膚淺的人根本不可能體會,只有崇尚真實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內心深處。他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用一生寫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們會看到自信和勇氣,激情與幻想,勤奮與鬥志,而他也憑藉這些,使自己的人生達到輝煌。今天,世界充滿著變化,無數的機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歐洲的熱血青年們,沒有誰比拿破崙更適合做你們的榜樣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獨一無二,在歷史的舞台上呼風喚雨,掀起狂風巨浪,並為之付出了畢生的代價。

媒體推薦

有什麼困難拿破崙沒有經歷過!從火焰似的敘利亞沙漠到莫斯科的大雪紛飛的戰場,他經歷過無數次的行軍、血戰和夜間露營!哪樣的睏倦饑寒他沒有忍受過!覺睡得極少,飯也吃得極少,可是頭腦仍經常顯得高度活躍。在霧月十八日的整天緊張活動之後,到了半夜,雖然他整天沒有進什麼飲食,卻毫不考慮自己的體力,還有足夠的精力在深更半夜裡寫出那份著名的告法蘭西人民書。如果想一想拿破崙所成就和所忍受的一切,就可以想像到,在他四十歲的時候,身上已沒有哪一點還是健全的了。可是甚至到了那樣的年齡,他還是作為一個完好的英雄挺立著。

——歌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