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一首經典宋詞。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
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
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
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作者】:周邦彥朝代】:北宋體裁】:
----------------------------------------------------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 ▲仄韻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
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
●●○○,●○○⊙▲
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
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
●○⊙、●●○○▲
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
○○●、●●○○●,●●●●○○,●○○⊙▲
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
●○○●●○○●,⊙○●、●●○○△
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

注釋

1.秋娘:唐宋時對歌妓的一般稱呼。
2.瓊枝玉樹:是形容她的高貴潔白
3.暖日明霞:是形容她的光彩奪目 4.水盼:指眼波。盼:眼睛黑白分明的樣子。
5.春風:指容貌美麗的。
6.瑤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裡借指伊人住所。
7.怎奈何:怎么辦?何,語助詞。

賞析

此詞以別具一格的手法,滿懷激情地追憶自己與一位妓女的情事。詞中所描繪的女性形象,給讀者以難以忘懷的印象。“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先寫時間和地點:四圍的夜色催動了更鼓,路上的輕塵吸收了露水,已不會飛揚起來。天上是缺月,微光淡彩,使得小曲幽坊籠罩著一層幽暗的顏色。“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寫他看到了他平日所愛慕的以竹為檻的庭院:燈隱窗內,十分幽美。一路迤邐行來,月光、夜色、更聲陪伴著詞人到達了目的地,五句話非常簡潔,而此中人物已呼之欲出。接著就寫一見傾心,兩情歡洽:“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這是極為艷麗的警句。這次來訪,仿佛遇仙,一剎那間,真覺眼前一亮。從環境到人,都不同尋常。這裡則是寫美人的光彩照人,光彩是內的精神美通過外貌美而反映出來的,故覺得不同於尋常。”瓊枝玉樹“的”相倚“,”暖日明霞“的”光爛“,已寫到一見傾心,互相偎傍親昵的狀況;而且枝之於樹,霞之於日,有依存關係,寓意兩情融洽,如一體之不可分。而這兩句用“似覺”二字領起,亦有深意,因雖然平時傾慕,但這次受到她如此的愛寵,感到有些突然。著“似覺”兩字,疑夢疑真的驚喜之情,便躍然字裡行間。“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寫她水汪汪的眼睛能說話,象幽蘭般的芳情薰人慾醉。兩句寫足了兩情的歡洽,寫足了目交心許的,幸遇之情。上闋的實寫手法,使過去的事,恍如就眼前,加強了真實感。下片“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舊識”點明上闋是回憶。過去已看到她的畫像,傾慕她的美麗。但意料不到的是,她竟會愛上我這個不為流俗所喜的人;更意料不到兩情如此融洽,意謂層層遞進,幾經轉折,有“加倍跌宕”之妙。“誰知道”和“苦”,就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上的突起突落,從驚喜幸遇到擔心被拆散到竟然被拆散,反映詞人的心理變化過程。“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一對鴛侶實然被拆散,現自己置身荒寒寂寞概無他人的客館中,重門閉著,只聽到敗壁秋蟲悲鳴,似助人嘆息。此情此境是一種鮮明的前樂後苦的對比。“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說這等淒涼之下,奈何尚添兩地相思之苦!歇拍兩句,表現了詞人對愛情的執著,也表現了相思的痛苦。----------------------------------------

這首詞所詠乃情呈,作者神馳舊遊,為讀者繪製了一幅動人的女性畫像。上片寫初見情人時的清幽環境及喜不自勝的情懷,描寫細緻生動。下片前半繼續寫往日的歡情,中間用苦驚風吹用輕輕一點,交待出前文均是憶中之情景,化實為虛。結尾幾句環境的悽苦和相思的難耐。上片不惜篇幅,極力描寫佳人非同尋常的美麗,最後以總平生稀見一句,總結為自己目交心許的幸遇之情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笑相遇以下幾句寫乍見美人時驚艷的感受,不用明眸皓齒類的直接描寫,而從虛處傳神,從自己的感受人笑,萬為精彩,不落俗套。過片追溯未見美人時的傾慕,加倍寫見美人兩情相依的難能可貴。;下片在感情上有較大起落,苦驚風吹散句,道盡了作者當時內心的苦楚,而迴腸百轉的相思之情,也盡在一個苦字之中。全詞結構上將虛實結合,一虛一實描寫傳神,讀來餘韻悠悠。

集評

周濟《宋四家詞選》中評此詞曰:“全是追思,卻純用實用。但讀前闋,幾疑是賦也。換頭再為加倍跌宕之。他人萬萬無此力量。”這一評價,頗能闡明本詞布局和抒情方面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