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賢鄉

招賢鄉

招賢鄉地處豫北平原,位於太極之鄉溫縣的西南隅,南濱黃河,西與孟州市接壤,轄16個行政村,總面積31.14平方公里,人口2.2萬,耕地12750畝。 招賢鄉文化底蘊豐厚,人文景觀星羅棋布,美不勝收,這裡是晉宣帝司馬懿的故鄉,人稱“司馬故里”;這裡還是溫氏的發源地,境內現保存有溫國故城遺址、古晉城遺址、烘范窯遺址。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招賢鄉地處豫北平原,位於太極之鄉溫縣的西南隅,南濱黃河,西與孟州市

接壤,轄16個行政村,總面積31.14平方公里,耕地12750畝。

招賢鄉文化底蘊豐厚,人文景觀星羅棋布,美不勝收,這裡是晉宣帝司馬懿的故鄉,人稱“司馬故里”;這裡是溫氏的發源地,境內現保存有溫國故城遺址、古晉城遺址、烘范窯遺址。

招賢鄉 招賢鄉

歲月嬗遞,歷史滄桑。改革開放以來,招賢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問中心,按照“速度爭第一、總量求突破、縱向上台階、橫向進位次”的總體要求,以工業強鄉、農業富民、財政徵收、社會穩定為目標,工農商貿齊頭並進,一、二、三產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勢力不斷增強,農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近年來招賢鄉強力實施“興工強鄉”戰略,境內企業如雨後春筍,因時而出,建成了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的新天瑞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恆慧通肉類製品有限公司、德信木業有限公司等骨幹企業。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奮鬥目標,招賢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因地制宜,致力改善投資環境,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業精英、社會名流到招賢投資興業,從而推動全鄉經濟向規模化、集團化、多元化方向發展,使農工商貿朝著更高層次邁進。

鄉鎮建設

招賢鄉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溫縣招賢鄉西招賢、古城等村多年來排水不暢的安辛澇河終於被全線疏通,一座座沼氣池建了起來。該鄉這兩大工程的實施,把更多的勞動力從煩瑣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使農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安辛澇河清淤治理和沼氣池建設

招賢鄉 招賢鄉

解決內澇問題,最佳化鄉村環境。安辛澇河是招賢鄉境內的一條主要排澇河,也是西招賢、古城等5個村汛期行洪的唯一通道,全長2600米。由於近幾年雨水偏少,河道清淤管護工作逐漸弱化,一些排澇河段不同程度地被雜物填埋,影響了排澇作用的發揮。該鄉政府協調沿線村莊出動人力和機械,從7月10日起開始了安辛澇河清淤治理大會戰,僅用半個月時間,清淤治理工作就圓滿完成。據統計,此次清淤治理全鄉共出動勞力1500人次,機械作業累計224小時,挖掘土方8700立方米,敷設高規格地下排水管道210米,總投資達5.5萬元。

發展沼氣事業,惠及鄉民。為抓好農村沼氣工程建設,該鄉組建了專業施工隊上門服務,各道工序嚴格把關,使質量符合技術規程。對上級撥付的補貼資金,堅持做到不挪用、不占用、不剋扣,足額發放到戶。同時,該鄉還以村為單位搞好宣傳發動工作,讓率先用上沼氣的農戶談經驗、談體會,更新民眾觀念。如今,該鄉已有420戶民眾用上了沼氣,實現了家居燃氣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和農業生產無害化。關心五保戶群體,加快敬老院建設。近日,該鄉西招賢村五保戶牛永烈老人一有空便到該鄉即將完工的敬老院工地去轉轉,他逢人就說:“我很快就要搬進鄉敬老院居住了,感謝政府為俺建造了新家。”

以前因鄉敬老院房屋小,居住條件差,只能解決十幾個人的入住問題,還有22位五保老人均由各村分散供養。為改變這一現狀,今年年初,該鄉決定新建敬老院,對全鄉所有五保戶實行政府集中統一供養。目前,該鄉敬老院一層主體施工已經完成,預計8月底竣工。新規劃設計的鄉敬老院占地面積2770平方米,建築面積460平方米,總投資約50萬元。工程竣工後,可接納50位老人入住。

司馬懿 司馬懿

切實關注民生,加強扶貧濟困。2008年初以來,該鄉進一步加大了對扶貧工作的支持力度,救助資金總額較去年增加2.2%。1~7月份,全鄉累計向61個困難戶發放救濟金2.2萬元、被褥30套、煤球1.2萬塊、麵粉3300公斤。

行政轄區

轄16個村委會:西招賢村、東招賢村、西辛村、中辛村、東辛村、古城村、安樂寨村、上苑村、護莊村、單莊村、小營村、鄭莊村、河西村、龍渠新村、太澗新村、倉頭村。鄉政府駐西招賢村。

歷史沿革

1962年5月,從祥雲鎮公社析出成立招賢公社;1983年改為招賢鄉。1997年,面積29.5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東招賢、西招賢、安樂寨、古城、東辛村、中辛村、西辛村、上苑、護莊、鄭莊、小營、單莊12個行政村。

產業結構

招賢鄉盛產優質小麥、玉米,是全國聞名的小麥高產區,糧食畝產量達1000公斤以上,是焦作市畝產噸糧鄉鎮之一,也是“四大懷藥”的主產地。

2000年以來招賢鄉強力實施“興工強鄉”戰略,境內企業如雨後春筍,因時而出,建成了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的新天瑞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恆慧通肉類製品有限公司、德信木業有限公司

沼氣池 沼氣池

等骨幹企業,形成了食品加工、木業加工、建築材料、機械鑄造等主導產業。近幾年來,招賢鄉先後被市、縣人民政府授予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平原綠化、計畫生育、文化建設、農業結構調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

農業發展

招賢鄉立足“農”字做文章,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利用境內黃河灘區的自然優勢,積極打造中草藥生產基地,使種植戶每畝增收2000餘元,許多農民以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該鄉針對傳統農業種植模式效益低,農民積極性不高的狀況,經過仔細比較,從數百個種植項目中篩選出了既適合灘區種植,又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中草藥種植項目。

沼氣池 沼氣池

種植之初,該鄉在種苗、化肥、農藥、農機具的購買和引進管理技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委派鄉農科服務站統一採購, 既保證了質量,又降低了農戶生產成本。民眾不懂技術,鄉政府就定期到田間地頭舉辦培訓班,並免費印製管理技術要點,發放到民眾手裡,還開通了2部技術服務熱線,隨時為民眾提供技術服務。每到中草藥管理的關鍵時期,鄉政府還派技術人員逐地塊進行管理指導,深入田間地頭傳授技術。

強有力的激勵機制和服務工作的及時跟進,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的積極性。2008年該鄉草藥種植面積增至2160畝,占灘區耕地總面積的45%以上。品種也發展到丹參、白朮、防風等近10個品種

招商引資

沼氣池 沼氣池

2008年年初以來,該鄉認真分析研究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逐步完善了《招賢鄉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優惠辦法實施細則》,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和投資環境,並實行鄉領導班子成員包項目責任制,協助企業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全力提供優質服務。該鄉還注重發揮企業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主體作用,以企業為主線建立招商平台,擴大對外合作,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克服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工業基礎薄弱、電力供應緊張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取得了可喜成績。

焦作天泉能源再生有限公司投資1100萬元的生物柴油項目正緊張生產,預計年產值可達8000萬元;溫縣安樂鑄件廠投資300萬元的不鏽鋼鑄件項目產品供不應求,預計年產值可達600萬元;金思源肉類食品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元新上了一條肉類加工生產線,年新增產值600萬元……2008年,溫縣招賢鄉全力實施“以企招商”,加大招商工作和項目建設力度,已取得較大突破。截至目前,該鄉投產、擴建、洽談項目總計8個。

隨著2008年3個項目的相繼建成投產,該鄉企業已有20餘家,以恆慧通公司、金思源公司為主的肉類食品加工業,以天泉能源再生有限公司、中河科技盛達有限公司為主的高科技企業,以安樂鑄造、龍飛鑄造、五星機械包裝為主的機械加工業,以奧迪琪鞋廠、德信木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等四大行業初步形成,拉大了工業經濟框架。華夏澄泥硯廠是招賢的招商引資項目。該廠的制硯工藝既繼承了傳統手法又推陳出新,將華夏文明、河洛文化、太極文化等多種內涵科學、有機地融為一體,使澄泥硯這一古老藝術品歷久彌新、雅俗共賞,成為繼“四大懷藥”後焦作的另一極具潛力的旅遊產品。

歷史文化

西周時,招賢為蘇國中心;漢封河內郡,名曰孝敬里;魏晉時,司馬懿、司馬昭曾在此設招賢館,後改名招賢。招賢鄉文化底蘊豐厚,人文景觀星羅棋布,美不勝收,是晉宣帝司馬懿的故鄉,人稱“司馬故里”;這裡還是溫氏的發源地,境內保存有溫國故城遺址、古晉城遺址、烘范窯遺址。

走進村莊

太澗村

太澗村位於溫縣招賢鄉黃河灘區,北與單莊村相望,東與河西村相鄰、南至吉祥大道、西與孟州相接。我村原居新安縣峪里鄉太澗村,因小浪底水庫建設,於 1998 年 8 月 8 日 開始建設新村, 1999 年 4 月整村遷居招賢鄉黃河灘區至今

河西村

華夏澄泥硯 華夏澄泥硯

河西村是國家重點工程小浪底水庫建設搬遷的移民村, 1997 年遷移到溫縣招賢鄉黃河灘區,東至龍渠村,西至太澗村,南至漭河大壩,北至單莊村,該村現有農戶 345 戶,村民 1270 口人,耕地面積 1500 畝,人均 1.1 畝,全村中共有黨員 32 名。

單莊村

單莊村位於招賢鄉南部,東鄰小營村,西鄰孟州市,南接新蟒河 ,北接老蟒河,處於安樂寨和河西村中段。

東辛村

東辛村位於古溫國 10 公里 處 , 黃河北岸 , 青峰嶺一帶 , 原村名辛莊村 , 解放初期稱之為辛莊三社 ( 辛三大隊 ). 目前的東辛村北臨溫孟路和谷黃路 , 距黃河大橋 10 公里 處 , 東臨夏莊村 , 西臨中辛村 , 北臨東招賢村 , 南臨趙馬村 , 人口 1600 人 . 土地面積 3000 余畝 ,6 個居民小組 。

鄭莊村

鄭莊村西半球招賢鄉南部,東臨祥雲鎮趙馬村,西臨小營村,南接新蟒河,北邊老蟒河,住在中辛村至倉頭大路中段。

上苑村

上苑村位於溫縣的最西端以豬龍河為界與孟州市相接 , 東與古址司馬懿安樂寨相連 . 北臨護莊 , 南臨溫孟路 , 全村共有 4000 余戶 .1700 餘人 ,8 個村民小組。又名上花苑

中辛村

中辛村位於招賢鄉東部,現有居民 1265 人,下轄 6 個居民小組。中辛村土壤肥沃,氣候濕潤,特別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村民有長期種植中草藥的習慣,主要品種有生地、白朮、白芷、懷山藥等。種植面積達 200 余畝。

小營村

小營村位於招賢鄉南部,東鄰鄭莊,西鄰單莊村,南鄰新蟒河,北鄰老蟒河,位於古城村與龍渠村大路中段。

西辛村

西辛村位於招賢鄉東南部,沿清峰嶺分布,西辛村有 9 個居民小組, 410 戶村民,總人口 1600 人,有耕地 1800 畝,均屬一類水澆地。

龍渠村

龍渠村位於溫縣西部,距縣城約 15 公里,東與倉頭村相通,西與河西村接壤,南距黃河 3 公里,北距招賢鄉政府 4.5 公里。

護莊村

護莊村是三國時期護駕司馬懿而得名的,原名是護駕莊,後簡稱護莊。居住在西招賢鄉西北隅,距西招賢村一公里,地處谷黃路與新洛路交匯處,交通十分便利。村中姬科同學在2013年被鄭州輕工業學院錄取,全村上下鞭鼓齊鳴,四面八方親朋好友都來捧場,可喜可賀。

古城村

古城村位於招賢鄉中部,東臨西辛村,西鄰安樂寨村。自古鐘靈毓秀、人傑輩出,四大懷藥益壽長,萬民和諧,百業振興。

東招賢

東招賢村有 7 個居民小組, 326 戶,現有人口 1236 人。其中黨員 45 名,耕地面積 100 余畝。該村現有 2 箇中型企業,主要產品有懷山藥果脯、懷菊花茶、懷菊花枕頭等。現有 18 戶居民從事養殖業,年出欄豬 1000 頭,養雞 3000 余只,懷山藥種植面積達到 500 畝以上 。

倉頭

該村於 1998 年由新安縣遷入溫縣。在省、市縣政府和移民局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在一年時間內,按照規劃,完成了 614 戶村民住房和倉頭醫院、學校、村委辦公樓等基礎設施建設。

安樂寨

安樂寨位於溫縣城西南 13 公里,因為晉宣帝司馬懿故里而 古稱晉城,又名安樂宮。牛強是村里非常用功的大學生。於2013年被中原工學院錄取,並且連續3年獲得國家獎學金。

西招賢

司馬故里西招賢位於溫縣城西 25 華里處,秦末時村名“孝敬里”,此地自古鐘靈毓秀,人傑輩出,歷時數千年,直至抗戰前夕這裡仍是北至懷府諸縣,西北至山西東部,南渡黃河直通豫西的工業重鎮,各路客商均以招賢鎮為水陸碼頭旅居於此, 可謂車水馬龍,萬商雲集的繁榮之邑。如今更是公路成網,四通八達,一橋飛架南北,黃河天塹變通途。司馬太極五州冠,四大懷藥益壽長,萬民和諧,百業振興,名勝集中的豫北名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