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靶

拖靶是由載機(有人駕駛飛機或無人駕駛飛機)在空中拖帶的一種無動力靶標,用來模擬空中目標,供高炮、機炮或飛彈射擊訓練或性能鑑定之用。

拖靶是由載機(有人駕駛飛機或無人駕駛飛機)在空中拖帶的一種無動力靶標,用來模擬空中目標,供高炮、機炮或飛彈射擊訓練或性能鑑定之用。作為一種廉價、實用並大量使用的靶標,可以說世界各國都裝備有拖靶,當然我國也不例外。拖靶在航空、防空武器訓練中"犧牲"自己,從而有效地提高了作戰人員的技戰術水平,可謂默默的功臣
作為軍事訓練的拖靶種類繁多。按其結構材料來分,大體上可以分為軟靶和硬靶。軟靶是由特種紡織材料製成的,諸如旗靶袋靶三葉靶,軟靶通常作為低空低速的靶標,供高炮或機炮射擊訓練使用。硬靶則是用金屬或玻璃鋼等材料製成,例如光學靶、電磁靶、紅外靶和拉煙靶等,一般用作高空高速的靶標,多作地空或空空飛彈射擊使用。
若按釋放拖靶方式來分,拖靶又可分為地拖靶和空放靶兩大類。所謂地拖靶即把拖靶的拖繩按"之"字形放置在跑道上,拖靶由載機牽帶滑跑升空。在地拖靶方面,我國有旗靶三葉靶等,其靶重一般為136-295千克,靶徑大於0.6米。
空放靶是起飛前將拖靶掛在載機的絞車上,由載機攜帶升空,升空後再從載機上釋放拖靶,並由載機牽引飛行。我國的袋靶、空放三葉靶就屬於空放靶。空放靶又可分為可收放與不可收放靶,兩者區別在於打靶後,前者用絞車(收放機構)將靶回收到載機上帶回,後者則是由釋放機構將靶及拖繩一起投放在回收區內。空放靶一般在低速下釋放,這樣阻力小,衝擊過載小,然後拖帶機增速到所要求的速度再進行供靶。
我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使用的空放靶主要是從國外引進的袋靶,這種袋靶由伊爾一28飛機來牽引,除袋靶外,還有一種用厚型帆布製成的圓筒狀靶標,即筒靶。到五十年代後期,我國開始自行研製拖靶,包括軟質靶和硬質靶。前者是由殲-5飛機或米格-15比斯飛機牽引的旗靶;後者是由轟-5飛機牽引的帶穩定翼面的全金屬硬質拖靶。由於旗靶不是立體的,不便於飛行員從後方觀察。於是我國後來研製了地拖三葉靶,靶體是由三片互成120度的靶幅組成,使靶標成為立體狀。到1974年,為了減少牽引地拖靶飛機的耗油量,又著手研製了空放三葉靶,後來又研製了用"長空一號"無人機拖帶的硬質拖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