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儂佛塔

拍儂佛塔

拍儂佛塔是一處景點,位於泰國湄公河西岸那空拍儂府讀拍儂縣讀拍儂區,與寮國甘蒙省色邦菲河口隔河相望,是泰國著名佛塔之一,此塔逐漸產生影響,寮國菩提沙拉王朝國王親自來塔禮拜,出資建造精舍,派遣僕從維護佛塔,定期供養,拍儂佛塔成為寮國人的崇拜聖地。

概述

拍儂佛塔拍儂佛塔
拍儂佛塔
拍儂佛塔位於泰國湄公河西岸那空拍儂府讀拍儂縣讀拍儂區,與寮國甘蒙省色邦菲河口隔河相望,是泰國著名佛塔之一。
此塔建造年代不詳,有人認為是5 世紀的建築,也有人說是10 世紀建造

歷史

傳說2000 多年前,佛祖飛來此地並留宿一夜,接受供養許願將來分送部分骨灰在此埋葬。佛寂後,大弟子迦葉尊者帶領500 羅漢將分送的佛骨護送來此,當地五王即戈答汶王、朱尼拉王、廊限逢王、廊限鑾王、因他北他王倡議共建佛塔。四面塔基由四王分建,各高2 米。塔基完成後,廊限鑾王加高2 米,500 羅漢又加蓋2 米,蓋成原始的拍儂佛塔,並將佛骨和珍寶安放在塔中,有八大神龍在此守護。
11 世紀左右,此塔逐漸產生影響,寮國菩提沙拉王朝國王親自來塔禮拜,出資建造精舍,派遣僕從維護佛塔,定期供養,拍儂佛塔成為寮國人的崇拜聖地。1886 年法國和暹羅(今泰國)劃分領土時,佛塔所在地區被劃歸泰國。後來佛塔多次修葺擴建,第4 次修建是公元1690~1692 年,這次修建使佛塔成為3 層高的形式,呈正方形,四邊底座寬16 米,一、二層是原始塔樣,下層塔身高10.80 米,總高43 米。1940 年又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修建,重修塔身,加高塔端,使塔高達53 米,加上4.5 米的金幡傘,全塔總高57.50米。塔頂金幡傘用純金7 公斤,金色礦物約20 公斤,結果導致佛塔於1974年坍塌。

特點

佛塔用磚砌成,下部刻有羽翎卷草紋、藤蔓卷草紋等圖案,還有或騎馬或騎象,手握短劍或手持長矛,張弓待發的剎帝利武士像,以及獅子、老虎、大象等動物像。所刻人物形體矮小,留髻,身上掛零碎布片,是當地土著人的形象。塔四面門上部為半圓形,有雄獅像,門上有婆羅門乘雙鵠圖、四手毗濕努騎金翅鳥圖、濕婆騎黃牛圖等圖案。四門不能開啟,沒有門楣和側柱,
這種形式與緬甸早期的祠相同。塔周圍還放有青銅佛和石雕。拍儂佛塔前面有一座壯觀美麗的大牌樓和兩座小牌樓,牌樓上塑有兩尊神像,神像兩旁塑有猛虎侍侯,離塔不遠處還有一座蓮花池。如今,這裡已
成為泰國境內著名的佛教聖地,來此朝佛的人絡繹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