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統貝

拉統貝是納西族傳統宗教僧侶在超度亡靈的儀式上頌唱的起源詩篇,出自《東巴經》。

名稱簡介

《拉統貝》是納西族東巴(納西族傳統宗教僧侶)在超度亡靈的儀式上頌唱的起源詩篇,出自《東巴經》。
【內容】
開篇直入主題,敘述虎的來歷:
天上的玉綠天龍和地上的金黃地貓在居那什羅山相遇,化育出一個金黃色的蛋,這個蛋一變化,大地紅虎便出現了:
虎頭受賜於老天,
虎皮受賜於大地;
虎肺受賜於太陽,
虎肝受賜於月亮;
虎骨受賜於盤石,
虎肉受賜於黃土;
虎氣受賜於白風,
虎血受賜于山泉;
虎嘴受賜于堅鐵,
虎眼受賜於星星;
虎聲受賜于天龍,
虎爪受賜於蒼鷹;
虎腎受賜於白牛,
虎臉受賜於神狼。
老虎一出世便這樣不凡,但它還沒有斑紋。烏鴉以為是一團紅肉,就來啄食,惹怒了老虎。烏鴉便對紅虎說:“老虎吃肉呀,要同烏鴉來合夥;我就賞賜給你--美紋虎身加威嚴!”老虎便逐日去撲咬鹿、獐、岩羊、紅牛、黃鼠、野豬、白蛇、青蛙、白狼、氂牛、肥羊,與烏鴉共享這些美食。每抓到一種動物,烏鴉就在老虎身上畫下一種花紋,最後老虎“身壯又美貌,紋麗又威嚴”,成了威風凜凜的百獸之王。後來人類英雄崇仁潘迪和紅虎相遇成為知己,並約定患難之際相互幫助,英雄老死超薦之時,約定紅虎前來陪祭送喪--後來便由塔里布里塔將虎射祭,虎皮由尤老丁冬切割成九大條、九十九小塊分賜給了神主美令東主、東族的九個常勝將軍、人類創世祖先崇仁利恩及其子孫等,使他們都得到了英雄和能人的美名。

解析介紹

作品形象地敘述了蛋生老虎、萬物造虎、烏鴉添飾虎紋的過程,對象徵吉祥和威榮的虎著力進行歌頌和渲染,把上古口承神話中的虎圖騰崇拜推向新的高峰:虎成了氏族興旺發達的徽標,成了先民戰無不勝的大纛。虎與英雄同患難、共存亡,成了先民永傳勝利美名的聖體。從這裡傳遞出虎圖騰的文化信息是那樣強烈而鮮明。而作品對虎的極盡其能事的頌讚,最終落筆於人的英雄形象的塑造,歌頌的是人的伏虎降獸的無畏精神和氣概。這樣曲折的構思,反映了人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而回到作品的開頭,實則它折射的是納西先民的虎肢解化生世界的宇宙觀:天作虎頭,地作虎皮,太陽作虎肺,月亮作虎肝,石頭作虎骨,泥土作虎肉,風作虎氣,泉作虎血,星星作虎眼……整個宇宙構造竟凝固於虎體,從虎體也可擴出一個大宇宙。
崇虎祭賢也是納西族的古俗,東巴經有一本《當恩·拉統貝》(超薦能入·虎的歷史),“虎”是“賢能”的象徵,貴族死了就要祭賢。以虎為賢,要念確“虎的歷史”,這與同一語支彝族的虎圖騰和漢族古代“伏羲就是虎圖騰”,當是古代文化同源的關係,值得認真探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