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烏尼翁

薩爾瓦多東部港市,拉烏尼翁省首府。

基本信息

介紹

薩爾瓦多東部港市,拉烏尼翁省首府。在孔查瓦火山北麓,瀕臨拉烏尼翁灣。人口4.8萬(1980)。始建於十八世紀末。1947年遭地震破壞後重建。內地畜牧區的商業和工業中心。全國第二大港,能停泊吃水8.5米深的船隻。集中全國進口貨物的三分之二和出口貨物的三分之一。主要輸出咖啡皮革、劍麻扣秘魯香液。有玳瑁製品加工和海濱旅遊業。漁港。交通發達,國際鐵路終點站,泛美公路樞紐,有飛機場。

平靜繁榮的拉烏尼翁省有許多值得讚美和感謝的地方。現代的拉烏尼翁居民歸功於150多年的歷史,包括歷史成立1850年前。現在拉烏尼翁被認為是到Ilocos 和 Cordillera2個區的通道,做為群島第一區的區中心。 拉烏尼翁對於此地區以及國家事務上關鍵的角色和重要的影響至關重要。拉烏尼翁經歷了許多社會政治和經濟文化以及西班牙(1521 - 1898)、美國(1898-1946)和日本 (1941-1945)的皇權殖民化,二戰, 1986 EDSA 起義以及最近的前夕年紀念。

人口

儘管拉烏尼翁全部152年的歷史,但是一些歷史人物推動了這個國家歷史的發展。一些名字還在我們的耳邊迴響:愛國英雄Diego Silang;Camilo Oasis, 參議員和教育家; Francisco Ortega, 目前的評論員; Alejo Mabanag, 參議員; 宗教領導者Mariano Madriaga 和 Enrique Sobrepeña,; 作家Manuel Arguilla, ; 新聞記者和學者Angel Anden; 歷史學家和教育家Nicolas Zafra; 傑出的月亮兄弟的母親Laureana Novicio ; 參議員和女商人Magnolia Antonino, , 國會議員Manuel Cases; Epifanio Castillejos, bureaucraft;, 律師和議員Joaquin Ortega; 國會議員,前旅遊秘書; 最高法院法官Juvenal Guerrero; 國會議員,憲法大會代表以及現地方長官Victor F. Ortega; 軍人外交官Fortunato Abat; 官員和紳士Arteimio Tadiar;法理學家 Sixto Domondon;著名的大使和專欄作家 Melchor P Aquino;初級墨西哥大使Justo O. Orros。

海灘

自從1972年軍事法出現以來,拉烏尼翁有了顯著的進步。在商業方面,與鄰省的貿易增多。除了稻穀和菸草,居民還種植了棉花、椰樹、可可、芒果和蔬菜。主要的商業和儲蓄銀行在San Fernando也有了分支。遊客受到美麗的沙灘的誘惑。沿沙灘,許多新的度假村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通道

因為作為通道的戰略性地理位置,拉烏尼翁 Ilocos的入侵點以及到 Cordilleras的通道。著名的Kennon 路由 Rosario 丘陵地帶一隻延伸到夏季首府碧瑤市。另外兩條路,Naguilian路和Marcos 公路也通向 Cordillera 區。

薩爾瓦多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