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卡岡諾維奇

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卡岡諾維奇

拉扎爾·莫伊謝耶維奇·卡岡諾維奇(Лазарь МоисеевичКаганович 1893—1991),原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1962年被開除黨籍,晚年在莫斯科賦閒。1991年7月去世。

簡介

拉扎爾·莫依謝維奇·卡岡諾維奇,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的領導人。烏克蘭的猶太人,1893年生於基輔州的卡巴尼村。早年當鞋匠,1911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1914年開始從事黨的工作。十月革命期間任戈麥爾黨委會主席,在那裡領導建立蘇維埃政權的鬥爭。1918年任全俄籌建工農紅軍委員會組織宣傳部政治委員,6月以後被派到下諾夫哥羅德、沃羅涅日、塔什乾做地方黨和蘇維埃政府的領導工作。由於在地方工作中表現突出,受到史達林的垂青,1922年起調到俄共中央工作,擔任組織指導部長、組織分配部長。1924年成為中央委員,接著又任中央委員會書記。1925~1928年任烏克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28~1939年任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書記,1930~1935年兼任莫斯科委員會第一書記。1926年起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1930年成為政治局委員。在修建莫斯科捷運和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等方面得到史達林的賞識,成為史達林領導核心成員之一。史達林曾委派他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包括聯共(布)中央農業工作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以及政府的交通重工業石油等人民委員,1938年擔任了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反法西斯戰爭期間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高加索戰線軍事委員會委員。戰後,1946~1947年擔任部長會議副主席,1947年曾被派到烏克蘭做黨的一把手,此後又任部長會議副主席。史達林逝世後任黨中央主席團委員、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1957年6月,同莫洛托夫馬林科夫、布爾加寧等試圖解除赫魯雪夫的領導職務,被定為“反黨集團”成員,開除出主席團和中央委員會。後來曾被任命為烏拉爾制鉀聯合企業的經理。1962年被開除黨籍,晚年在莫斯科賦閒。1991年7月去世。

人物生平

早期革命生涯
卡岡諾維奇卡岡諾維奇
1893年11月22日,卡岡諾維奇生於基輔省卡巴尼村一個貧困的猶太人家庭,烏克蘭人。他家境貧寒,家人無力供他讀書,從14歲起就在基輔當工人。為反抗沙皇專制制度的殘酷統治,他很早走上了革命道路。1911年,他剛滿18歲,就在基輔參加布爾什維克黨,開始了革命生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卡岡諾維奇積極執行列寧的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路線,先後在基輔、葉卡捷林諾斯拉夫(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工人和士兵中開展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宣傳工作。為此,他被沙皇政府逮捕,驅逐出家鄉。1916年,他到葉卡捷林諾斯拉夫市一家鞋廠當製鞋工,很快就與工人們打成一片,贏得工人信任。當他在該廠領導罷工被解僱時,工人們舉行了6個星期的罷工,強烈要求資本家允許他回廠工作。廠主最後被迫作了讓步。
1917年2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卡岡諾維奇曾擔任布爾什維克黨尤佐夫卡市(今頓涅茨克市)委員會委員等職,領導了當地黨組織同孟什維克分子和社會革命黨人的鬥爭。他後去部隊服役,是布爾什維克黨薩拉托夫軍事組織的領導人之一。1917年6月,他被選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全俄軍隊黨組織委員會委員。
十月革命期間,卡岡諾維奇根據黨的指示,領導了戈專爾城的武裝起義,任烏克蘭共產黨戈專爾市委員會主席。他領導該城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發動民眾,進行了廣泛的鬥爭,有效地牽制了反革命軍隊,使其企圖增兵彼得格勒鎮壓武裝起義的計畫破產。
十月革命勝利後,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立即遭到國際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國內的反革命勢力乘機發動暴亂。1919年10月,當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匪幫逼近沃龍涅什時,卡岡諾維奇參加了反擊白匪的戰鬥。10月24日,紅軍收復沃龍涅什,俘虜了數千名白匪,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和裝甲車。卡岡諾維奇任沃龍涅什省革命委員會主席,領導當地的黨和蘇維埃恢復被白匪破壞的工農業生產。
1920年,卡岡諾維奇任俄共(布)中央土爾克斯坦局委員,土爾克斯坦蘇維埃共和國工農監察人民委員和塔什乾市蘇維埃主席等職。當時土爾克斯坦各民族地區是蘇維埃俄國最落後的地區之一。為使經濟發展尚處於前資本主義階段的民族避免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向社會主義過渡,卡岡諾維奇在列寧和俄共(布)中央領導下,在民主改革方面作了不少工作。首先是宣布消滅沙皇政府軍事殖民統治的一切殘餘;將沙皇掠去的土地還給各族人民;消滅或限制封建上層階級的政治經濟特權;清除混入政府機構中的階級異己分子,有力地鞏固了蘇維埃政權。1923年他被選為俄共(布)中央候補委員,,1924年為中央委員,1924—1925年任俄共(布)中央委員會書記。烏克蘭第一書記

1925—1928年,卡岡諾維奇任烏克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26年被選為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候補委員。烏克蘭領土約46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有全俄最大的煤鐵基地。十月革命後,這裡的階級鬥爭異常尖銳複雜。波蘭地主支持彼特留拉匪徒為非作歹,馬赫諾匪幫也以羅馬尼亞為庇護所進行反對蘇維埃政權的罪惡活動。卡岡諾維奇號召烏克蘭的黨員和廣大民眾團結起來,同企圖顛覆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的敵人作不調和的鬥爭。他說,帝國主義者,其中包括波蘭反動派對烏克蘭感興趣,決不是為了建立“獨立”的烏克蘭,而是為了把烏克蘭變成進攻蘇聯的橋頭堡,分裂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卡岡諾維奇領導了烏克蘭的工業建設,主張發展煤炭、冶金、化學、機器製造工業。1927年烏克蘭開採的煤炭占全國採煤量的77.5%,生鐵產量占72.8%。他還領導了建造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水電站的前期工作。該水電站1926年動工,1932年建成,發電能力達55萬8千瓩,是歐洲最大的電站。為了建設這個電站,不僅集中了修建沃爾霍夫、沙圖拉等區域電站的優秀技術力量和建設者,同時廣泛採用了德國、美國先進的機械裝備。電站的建成為工業、農業、運輸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卡岡諾維奇對烏克蘭農業的發展十分重視,他認為烏克蘭黨組織的重大任務是改善黨對農業的領導。針對當時烏克蘭農村地區富農分子活動猖獗, 他提出對黨員和民眾加強政治思想教育,以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水平。烏克蘭1925年參加農業合作社的農民占27%,到1929年達67.4%。卡岡諾維奇反對糧食收購工作中的平均主義傾向,認為這反映了某些共產黨員對領導農業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他還強調要從烏克蘭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經濟作物,加速發展農業機械化、電氣化。

莫斯科第一書記
莫斯科捷運莫斯科捷運
1930年,卡岡諾維奇調任聯共(布)莫斯科市委員會第一書記,同年任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卡岡諾維奇根據蘇聯政府和聯共(布)中央關於改建莫斯科總計畫的決議,領導了莫斯科地下鐵道的建設。捷運從1931年開始修建。1934年7月,他在莫斯科市蘇維埃全體會議上作了“關於莫斯科捷運建設和城市規劃”的報告,就如何造就一支專業化的捷運建設隊伍和高質量地完成捷運建設任務作了詳細論述;還就舊城區的改建、城市綠化、用水、發展住宅建設等問題作了說明。1935年5月,莫斯科捷運第一期工程建成,全長11.6公里,從索科爾尼基站到中央高爾基文化休息公園站。為表彰卡岡諾維奇的成績,蘇聯政府5月31日作出決議,以卡岡諾維奇的名字命名莫斯科地下鐵道。
卡岡諾維奇還主持了莫斯科州的農業工作,使其逐漸從消費州變為生產州。由於他在發展莫斯科州的農業生產方面作出突出的成績,被授予列寧勳章。從1933年起,,卡岡諾維奇兼任聯共(布)中央農業工作部部長。在農村中,以新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代替舊的生產關係,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卡岡諾維奇走遍了蘇聯大部分邊疆地區,特別是北高加索、烏克蘭、西伯利亞、沃龍涅什等地,領導當地人民克服困難,執行黨的鞏固和發展集體農莊的各項措施。 在1934年2月召開的聯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卡岡諾維奇當選聯(布)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是1933至1934年清黨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交通人民委員
高爾基,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史達林高爾基,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史達林
1935年,卡岡諾維奇任交通人民委員。發展鐵路運輸是蘇聯進行第二個五年計畫(1933—1937年)的主要任務之一,除修建新鐵路、建造複線外,還要進行機車車輛的技術改造以及改建車站和樞紐等。卡岡諾維奇1936年7月在一次報告中指出:當我們的國家以巨大的步伐向前邁進的時候,工業農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一切都在提高,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運輸。正如我們身體輸送血液的血管一樣,如果運輸造成血管的堵塞,就會阻礙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後來衛國戰爭期間, 隨著工業內遷到東部、烏拉爾、西伯利亞和中亞,這些地區的貨運量驟增。卡岡諾維奇領導修建了伏爾加幹線等戰略鐵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保證了前線和後方急需的物資供應。這一突出貢獻使他榮獲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被授予列寧勳章和鐮刀與錘子、勞動紅旗等勳章。 1935年,蘇聯各地開展了斯達漢諾夫社會主義勞動競賽運動。在交通運輸部門,卡岡諾維奇大力推廣頓涅茨鐵路司機克里沃諾斯的先進事績。1935年10月13日《真理報》社論寫道:第一個真正評價機車司機克里沃諾斯的先進事績,大力表彰交通部門這位斯達漢諾夫工作者的是卡岡諾維奇同志。同年11月14日,全蘇斯達漢諾夫工作者會議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開幕,有3000多人出席。卡岡諾維奇在會上發表了演說。他說,斯達漢諾夫運動是布爾什維克黨多年奮鬥的成果。他號召全體工人階級積極投入到這一運動中去,掌握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掀起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高潮。會後,斯達漢諾夫運動進一步發展成為廣泛的民眾運動。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在聯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談內部宣傳問題時,曾說:“在我國有兩種宣傳家,有一種是能鼓動民眾前進的。”當時在場的伏羅希洛夫插話說:“舉個例吧,這就是卡岡諾維奇同志。”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戰爭爆發後,蘇聯立即成立了由史達林任主席的國防委員會,卡岡諾維奇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委員。在北高加索地區,他參加了頓河下游、斯塔夫羅波爾、克拉斯諾達爾地區防禦戰的領導工作。在外高加索地區,他參加了高加索主山脈各山口的防禦戰,同兄弟部隊密切配合,徹底粉碎了德軍的攻勢,為戰略反攻做好了必要的準備。
衛國戰爭勝利結束後,聯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員會責成國家計畫委員會制定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四個五年計畫。1946年3月,經蘇聯最高蘇維埃批准實施。第四個五年計畫的主要任務是迅速恢復由於戰爭而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1946年,卡岡諾維奇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兼任建築材料工業部部長。他在《真理報》撰文說,第四個五年計畫將改變我國的面貌,為建立新的社會主義工業、農業打下基礎。1950年初,蘇聯人民提前完成了五年計畫的主要指標,工業總產值增加73%,煤、鋼鐵、石油產量已超過戰前水平。農業在五年內穀物播種面積增加了20%,技術作物播種面積增加了60%,基本上達到了戰前水平。
1952年10月,卡岡諾維奇在聯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主席團委員。1953年3月6日,即史達林逝世的第二天,蘇共中央、部長會議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聯席會議決定,任命卡岡諾維奇為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1955年5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定成立蘇聯部長會議國家勞動和工資問題委員會,卡岡諾維奇被任命為該委員會主席。
1956年2月,蘇共召開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大會譴責個人崇拜,同時討論了關於1956—1960年發展蘇聯國民經濟的第六個五年計畫。會上,卡岡諾維奇就蘇聯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在運輸部門,我們期望迅速實現技術改造,但也不應放鬆更好地挖掘鐵路運輸、內河運輸、海上運輸和公路運輸的潛力。他認為,挖掘潛力同採用新技術並不矛盾,同樣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

最後一個反黨集團
晚年的卡崗諾維奇晚年的卡崗諾維奇
蘇共二十大結束後,卡岡諾維奇辭去了蘇聯部長會議國家勞動和工資問題委員會主席職務。1957年6月,蘇共中央舉行全會,通過了“關於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和莫洛托夫反黨集團”的決議。全會指責他們在許多重要的原則問題上反對黨的二十大路線,“用反黨的宗派活動方法”力圖更動蘇共中央領導機構的成員;反對黨中央關於消除個人崇拜後果等重要措施。全會決定取消卡岡諾維奇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和中央委員會委員的資格。全會結束後。卡岡諾維奇鏇即被解除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職務。

結局

以後,他作為一個養老金領取者渡過了餘生,卡岡諾維奇退休後曾在圖書館寫過一段時間的《回憶錄》,但因無法出版,後來就不寫了。由於害怕上街被民眾圍攻,所以他除了早上時間在寓所附近寂靜的小道上散散步外,唯一娛樂就是在他寓所外的一塊空地上,和其他老人玩多米諾骨牌。後來通過他的老關係,說服當地政府,居然為這些老人們蓋了一個裝有電燈的大棚屋,連晚上也可以盡情地玩牌了。在30年中,他曾不斷要求恢復他的黨籍,但都沒有回音。1991年7月13日,那天電視機里出現了戈巴契夫葉爾欽,此時柳德米拉突然聽見他說:“這真是災難!”待她轉過身去看時,他已經在電視機旁斷氣了。他一直到死,從不認罪,對史達林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不”字,堪稱是一個最頑固的史達林分子,可以說他是帶著花崗石腦袋去見他心目中的上帝的。就在他死後的一個多月里,人們搗毀了列寧紀念碑,砸碎了黨中央那座神聖大樓的玻璃,鐮刀斧頭紅旗被扯了下來,由列寧締造、史達林建立的那座號稱為永世不朽的社會主義帝國大廈,就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速度灰飛煙滅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