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趾

拇趾

拇趾,一般指足的第一個趾頭,短而粗。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內側、外側、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稱趾腹或趾端掌跖面。

拇趾拇趾
人們直立行走,靠雙腳戰立於地面,那么拇趾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作用?有哪些常見病呢?

介紹

拇趾,一般指足的第一個趾頭,短而粗。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內側、外側、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稱趾腹或趾端掌跖面。

作用

一、承擔重力

在正常情況下,體重的50%的力作用在腳跟,25%作用大拇趾,25%作用在小趾。如果高跟鞋後,步行時由於趾部首先接觸地面,原來由腳跟承擔的力幾乎都到了腳掌趾部。由於所有腳上的神經都是由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的神經控制,所以腳部疼痛和穿不適腳的鞋步行,都會使腳部神經興奮,傳遞至腰椎而引起腰痛

二、多動腳趾有利健康

大家都知道多活動手指有助於鍛鍊大腦的功能。其實,腳趾,不但具有手指同樣的功能,而且還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多活動腳趾可以減少腰痛。因此,腰痛患者宜多活動腳趾,多走路,讓肢趾處於靈活活動的狀態,洗腳時應有意識地活動腳趾。

常見病

拇趾拇趾
拇外翻(HallexValgus)是指拇趾過度地向外側偏斜超過一定角度時,稱為拇趾外翻,一般以近節趾骨與第一跖骨之間的夾角稱為HA角,正常時HA角<150,當HA角>150時,即可稱為拇外翻,當有拇外翻時,常伴有拇趾的鏇轉畸形(鏇前畸形)。

拇趾外翻的發病原因極其複雜,從臨床統計學來看由於受到生活水平、生活習慣的影響,各不同地域或不同國家,從各發病原因,發病幾年來講有所不同。一般來講,其發病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一、遺傳因素;二、穿鞋因素;另外,在拇外翻的原因中,除了上述兩種最常見原因外,還有一些非常見原因,如:一、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病變直接侵犯跖趾關節,造成跖趾關節變形,而形成拇外翻畸形。二、外傷因素,由於外傷造成關節、關節周圍軟組織,成骨折造成拇外翻畸形。三、神經肌肉性疾病,也可以造成拇外翻畸形。

拇趾外翻的病理及臨床表現

拇趾拇趾
一、當有拇趾外翻時,隨著畸形加重都有第一跖骨內翻,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拇趾外翻是由先天性跖骨內翻引起,而使前足變得寬大,腳形變得難看,甚至穿鞋困難。

二、第一跖骨頭內側受長期鞋的擠壓,摩擦,局部滑囊增厚,內側骨贅增生,形成拇囊炎腫(bunion),當局部有無菌性炎症時,表現為紅、腫、疼痛,此時稱拇囊炎

三、拇趾過度向外偏斜,而將第Ⅱ趾背起,造成第Ⅱ趾槌狀趾,仰趾畸形,當形成硬性槌狀趾時,多伴有趾間關節背側的雞眼,另外第Ⅴ趾受鞋向內側擠壓,也會形成槌狀趾畸形,而在趾間關節形成雞眼,可伴有劇烈疼痛。

四、由於長期第Ⅱ趾仰趾,槌狀趾畸形,而將第Ⅱ跖骨壓低、塌陷。當負重行走時,使第Ⅱ跖骨頭下方負重過度,局部集中受力,而出現第二跖骨頭下方疼痛,胼胝體形成,病程長者,甚至出現第二跖骨軟骨破壞,缺血壞死等病變,出現頑固性疼痛加重。

五、由於前足的變寬,跖骨頭的塌陷,使前足橫弓塌陷消失,影響患者彈跳等運動能力,另外,由於足底肌肉疲勞,可出現縱弓塌陷,嚴重影響運動能力。又可以加重拇外翻的發展。

拇趾拇外翻的預防及治療

嚴格來講拇趾外翻在沒有嚴重影響活動時,沒有嚴格的手術適應症,也就是說,雖然拇外翻畸形較嚴重,甚至有一些拇外翻病理變化,當患者不想手術時,可以不採取手術治療。相反,拇外翻也沒有絕對手術禁忌症,譬如象一些年輕的拇外翻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只是因為不能穿漂亮的鞋子,影響美觀。而想選擇手術矯形也可以手術治療。這就是說當拇趾外翻沒有影響足部功能,患者不想手術的情況下,都可以採取一些預防性保守治療的方法來處理。具體措施有以下幾種:

一、選擇一雙寬頭鞋,使足趾在鞋裡有一定活動空間,不受任何擠壓;

二、多用手將拇趾內側掰動;

三、建議多做赤足運動,鍛鍊足底肌肉力量,延緩拇外翻發展;

四、拇外翻矯形器具的套用,通過日、夜用拇外翻矯形器,給拇趾一個持續的向內側牽拉的力量,以達到緩解拇外翻的作用。

五、矯形鞋墊,矯形鞋墊的作用在於緩解拇內肌拉力作用,延緩拇外翻加重發展,另外作用可以預防治療祖德胼胝體疼痛,它也可以通過對內側足弓的支撐作用,改善拇外翻畸形,,增強患者運動能力。

一般來講,以上保守治療的措施,可能僅僅可以延緩拇外翻程度的加重,或者可以延緩拇外翻併發症的發生,一般不會徹底矯正畸形。如果要想徹底矯正拇趾外翻畸形,更好地改善足部功能,還是應該通過手術的方法治療。

相關詞條

趾腹足弓赤足胼胝體跖骨趾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