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霓裳

拂霓裳,詞牌名。此詞調以晏殊《拂霓裳·樂秋天》為正體,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六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另有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六平韻一種變體。代表作品除正體詞外,還有晏殊《拂霓裳·喜秋成》等。

詞牌沿革

拂霓裳,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或因霓裳舞內參用拂舞而得名。拂,廛尾也。”霓裳:以虹霓製作的衣裳,這裡指飄拂輕柔的舞衣。唐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詩。霓裳羽衣舞即為身著寬裳的舞曲,敘述唐明皇李隆基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樂、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為盛唐宮廷中著名的舞曲,至宋仍流行。元脫脫《宋史·樂志》云:“女弟子舞隊第五,有拂霓裳隊。”調名本意即詠手執麈尾的霓裳羽衣舞曲。調見北宋晏殊《珠玉詞》。《碧雞漫志》:“《拂霓裳》,般涉調。”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六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以晏殊《拂霓裳·樂秋天》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晏詞別首“慶生辰”詞正與此同。若“喜秋成”詞之添一字襯字、押韻異同,亦變格也。 此調前後段第五、六句例作五言對句,《珠玉集》三首皆然。 按晏詞別首“慶生辰”詞前段第六句“玉色受絲綸”,“玉”字仄聲。結句“望九重、天上拜堯雲”,“九”字仄聲。後段第五、六句“一聲檀板動,一炷蕙香焚”,兩“一”字俱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下詞。

變體: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六平韻。以晏殊《拂霓裳·喜秋成》為代表。此與“樂秋天”詞同,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襯字,第七句少押一韻,後段第三句多押一韻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詞:《拂霓裳·樂秋天》

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 。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 。中中平中仄,中中仄中 。仄平 。仄中平、平仄仄平

樂秋天。晚荷花綴露珠圓。風日好,數行新雁貼寒煙。銀簧調脆管,瓊柱撥清弦。捧觥船。一聲聲、齊唱太平年。

平平仄仄,中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 。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

人生百歲,離別易、會逢難。無事日,剩呼賓友啟芳筵。星霜催綠鬢,風露損朱顏。惜清歡。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變體

格律對照詞:《拂霓裳·喜秋成》

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喜秋成。見千門萬戶樂昇平。金風細,玉池波浪縠文生。宿露沾羅幕,微涼入畫屏。張綺宴,傍熏爐蕙炷、和新聲。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

神仙雅會,會此日、象蓬瀛。管弦清。旋翻紅袖學飛瓊。光陰無暫住,歡醉有閒情。祝辰星。願百千萬壽、獻瑤觥。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作品

北宋晏殊·《拂霓裳·樂秋天》

北宋晏殊·《拂霓裳·喜秋成》

明末清初·屈大均《拂霓裳·從西寧使君乞白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