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作業

抄作業

抄作業(copy the homework)是指由於種種原因,學生在沒有理解或未經思考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渠道(同學、書面、簡訊、網路等),各種感官(視覺、聽覺等)獲得答案並直接記錄在自己作業上的自我保護行為。學生抄作業行為是應試教育引起的負面產物,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如果學生有較強的自控力和堅持力,就不會有抄作業的行為。

基本信息

基本定義

抄作業指的是學生為了按時交作業,在沒有理解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渠道(書面、簡訊、網路等),各種觸覺(視覺、聽覺等)獲得作業信息並直接記錄在自己作業上的行為。

產生原因

一、學生本身:貪玩、無心學習或由於不擅長甚至不會某門學科而放棄對這門學科的學習。部分學生為了按時上交作業,擔心沒有交作業被老師批評,而採取抄作業的方式。
或者一些同學覺得老師布置的作業自己都會,做起來浪費時間,可又不得不做,就也通過抄作業來應付。
二、客觀原因:作業負擔重。一般的,對於中學生,即使每日每科作業時間平均為45分鐘,但每日最少有5門甚至以上的學科作業需要完成,更何況每至期末,科目以及所需時間都達到頂峰(例:假設一日七門課程,每科一張卷子,平均一張卷子須50分鐘,並且一張卷子已經在學校完成,回家吃飯及睡覺前等等行為所需時間為30分鐘,請自行計算睡覺時間)。對於學生,要么熬夜,要么抄作業,要么受批評。
三、特殊狀況:部分同學僅僅希望保證準確率,故借他人作業(或私藏答案),在自己獨立思考後自對答案。此行為不符合抄作業定義,但若被發現後便會百口莫辯,故此歸為此類。

主要人群

學生,尤其以初高中學生為主。面臨中考及高考者最多。
人群現狀:
五年級(40%)
六年級(60%)
七年級(90%)
八年級(95%)
九年級(80%)
高一(75%)
高二(80%)
高三(90%)
註: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表現

1、早讀前或課上慌慌張張或鎮定自若習以為常,老師一來就馬上收起來。
2、上課老師提問,不知道解題的思路。
3、通常有幾道題目的格式、過程、步驟、結果與被抄的作業或參考答案完全相同。
4、字跡凌亂潦草,儘量壓縮解題過程和步驟,有時甚至直接寫答案。
5、在寒暑假末期間此情況十分嚴重。
6、上各種副課和自修是因主課老師不在而抄作業。
7、常常因為想要掩蓋所以壓在書、本子的下方,或藏在抽屜但能看到的地方抄。

途徑

1、行為地點:無監護人的地方(學校走廊、廁所、家中等)。
2、通過通訊工具(QQ、微信、實時通話等)獲取答案。
3、分作業,互相抄。
4、探明題目來源,抄襲其他書籍或考卷上的原題答案。
5、從網上搜尋答案,然後抄襲。
6、從同學手中搶奪來抄。

控制方法

抄作業現象是當今中國中國小教育的必然且負面的產物,需要有自控力。
①學生:
端正學習態度。
②老師:
A、改變教育方式,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性)為主,找準病根,全面抓起。
B、對學生友善。
C、多與學生交流,拉近距離。
D、嚴格管理控制。
E、儘量少地布置作業。
實質上,想要徹徹底底杜絕抄作業這種不良現象,需要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並且嚴格要求自己。僅僅依靠老師、家長等人的督促、管理,那還是治標不治本。

其他表達

抄作業還有其他極為“委婉”的表達:
語文——借鑑/摘錄;
數學——類比;
英語——
抄作業
抄作業(4張)
copy;
地理——遷移;
生物——轉錄,對照試驗。
物理——參考系;
化學——同分異構體;
政治——求同存異;
電腦——拷貝,剪下;
歷史——大一統,繼承與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