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莫爾

托馬斯莫爾(1478--1535)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空想社會注意創始人之一。

托馬斯·莫爾【St. Thomas More,又作Sir Thomas More】
(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
是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是個聖人也是個作家。1516年用拉丁文寫成《烏托邦》一書,此書對以後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1478年生於倫敦的一個法學家庭,父親約翰.莫爾是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莫爾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倫敦的聖安東尼學校打下了拉丁文的堅實基礎。13歲時,莫爾寄居在坎特伯雷主教、紅衣主教莫頓的家,深受其影響。1492年進入牛津大學,迫於父命他1494年離開牛津專攻法律,1502年成為頭等律師。1504年當選國會議員,1521年出任財政副大臣,1523年當選國會下院議長,1525年受命為蘭開斯特公國首相。1525年被任命為英國大法官,權勢達到頂點。1535年因反對亨利八世兼任教會首腦而被處死。 烏托邦理想

在莫爾的理想社會裡,私有制被廢除,產品歸全社會所有,公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人人參加勞動。但由於時代的局限,這個理想的社會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為基礎,而且還有奴隸存在。

政治生涯

作為一名律師,莫爾既能言善辯,詼諧幽默,又為人正直,主持公道,不久就因替受冤屈的人撐腰而聞名倫敦。1504年,年僅26歲的他當選為議員。此時,英王亨利七世因要為公主舉行婚禮等名義向國會索要一筆費用,在莫爾提議下,國會取消了這筆巨款,為他招來亨利七世的憎恨。此後,莫爾一度脫離政界。1509年,亨利七世病故,莫爾重返政界。1510年,他擔任倫敦的司法官。他處理案件公正,並減少訴訟人的費用,這樣的做法為他贏得市民的愛戴。由於他良好的聲譽,英國商人兩次請求英王派莫爾到國外,調和和當地商人的糾紛,他不遺餘力地為商界利益鬥爭,由此,他被稱為商界的聖徒。正是在1516年的一次出使中,莫爾開始寫作《烏托邦》。此書一經出版,很快聞名遐邇。莫爾得到亨利八世賞識。1518年,莫爾被任命為王室請願裁判長,樞密顧問官,此後,官運亨通。1521年,他受封為爵士,並出任財務副大臣。1523年他當選為下議院議長。1525年,受命為蘭開斯特公國首相。1529年,莫爾被任命為英國的大法官,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是資產者階層中第一個擔任該職位的。
雖然莫爾是亨利八世最親密的幕僚之一,但莫爾清醒地知道他的地位並不穩固。莫爾在處理政事時,不肯附和別人、委曲求全,1528年,在國會投票審查國家預算時,他沒有站在國王一邊,作為懲罰,他被外放到西班牙當大使。幾年後,亨利八世與教皇發生了糾紛,亨利八世意圖與教皇決裂,使英國教會分離出來,在莫爾看來,這樣做是為了國王自己謀求私利。1532年,他辭去大法官職務,回家隱居,拒絕出席國王寵愛的宮女席安妮.博林的加冕典禮,這些使英王懷恨在心。莫爾先是被控告犯了叛國罪,由於缺乏證據而很快獲釋。一年後,亨利八世宣布自己為英國教會首領,全國人民都必須宣誓承認這一點。莫爾由於拒絕宣誓再次被捕。1535年,莫爾在被關押一年多後,亨利八世下令將莫爾斬首,六天后莫爾從容就刑,時年57歲。

婚姻與家庭

在1505年,27歲的莫爾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小他十歲的珍·Colt。根據他女婿和第一位的傳記作者──William Roper,莫爾原本打算娶約翰·Colt的第二個女兒。但是,後來又感覺到這樣子珍·Colt會感到羞辱與丟臉,因為她妹妹比她早結婚。
這段婚姻很快樂,他們有四個小孩,三個女兒──瑪格利特(莫爾最喜愛的小孩,暱稱為Meg)、伊莉莎白(Beth)和Cicely(Cecy),和一個兒子──約翰(傑克)。他們家,不僅僅只有他自己的小孩,他另外還領養了一個孤兒──瑪格利特·Giggs。他是一位很忠實的父親,當他不在家時,他通常都要求他的孩子們給他寫些東西,即使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和他說。而且,他並不是一個愛炫耀和凡事都要贏過他的孩子們的父親。他希望女人和男人一樣聰明,所以他教育他女兒的時間和精力就和他教育他兒子的時間和精力是一樣的,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1511年,珍去世,莫爾以最快的速度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這樣他的小孩子們才會有母親。
他的第二任妻子──艾麗斯·Middleton大他7歲,是個寡婦。她和莫爾並沒有小孩,即便如此,莫爾仍認養了一個小孩並命名為艾麗斯。莫爾說他的第二任妻子“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女孩。”(原文為“nec bella nec puella”)其意義為她既不漂亮也不年輕。伊拉斯謨甚至刻薄的描述了她的鼻子是“鳥身女妖的鷹勾鼻”。即使在現實上他們的角色大不相同,但是莫爾和他的妻子顯然的變成很充滿深情的面對對方。雖然他不會用他教育或訓練珍的方式來教育她。在他寫給他自己的碑文中,莫爾讚揚珍幫他生了四個小孩,也讚揚了艾麗斯當了個溫柔的繼母。他公開宣布他無法說出他最愛哪一任妻子,也表示希望他們死後能團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