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多汗症

手足多汗症

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現為手掌,足底多汗.輕度患者僅表現為手掌濕潤,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見汗珠.出汗時多伴有手掌冰冷,僅少數患者出汗時手指能保持溫暖。因手部皮膚常處於潮濕,浸泡狀態,手掌蛻皮明顯,常伴有皮炎。冬季時因肢端濕冷可導致凍瘡,皮膚潰爛等症狀。患者往往自兒童或少年時起出現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手部多汗容易影響手操作的靈活性,干擾手工操作,患者因避免與別人握手而影響人際交往,並產生躲避,焦慮的心態。

日常表現

手足多汗症手足多汗症

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現為手掌,足底多汗.輕度患者僅表現為手掌濕潤,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見汗珠。出汗時多伴有手掌冰冷,僅少數患者出汗時手指能保持溫暖。因手部皮膚常處於潮濕,浸泡狀態,手掌蛻皮明顯,常伴有皮炎,冬季時因肢端濕冷可導致凍瘡,皮膚潰爛等症狀。患者往往自兒童或少年時起出現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手部多汗容易影響手操作的靈活性,干擾手工操作,患者因避免與別人握手而影響人際交往,並產生躲避,焦慮的心態。調查表明50%的患者感覺自信心不足,38%的患者有挫折感。而有壓抑感的患者也達到20%左右。

手足多汗症病因

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種異常的生理性反應,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的症狀之一。局部多汗可由於交感神經損傷或異常的反應,乙酸膽鹼分泌增多,導致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液。

手足多汗症臨床表現

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兩種。全身性多汗者皮膚表面常是濕潤的,而且有陣發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見於手掌、足跖、腋下、其次為鼻尖、前額、陰部等,多在青少年時發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環功能障礙,如手足皮膚濕冷、青紫或蒼白、易生凍瘡等。足部多汗由於汗液蒸發不暢,致足底表皮浸漬發白,常伴足臭。腋窩部及陰部多汗時,由於該部皮膚薄嫩,經常潮濕摩擦,易發生擦爛紅斑,伴發毛囊炎、癤等。 手汗症:手汗症為相當常見的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因為人種上的特異性,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年輕人,特別容易有此毛病。 汗腺的分泌是經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經過度緊張,例如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在台灣,調查10到30歲的青年,約有0.3%的發生率,即大約三百名青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相當明顯的手掌多汗,不分男女都有可能 ,而其家族史則高達13% (有家族遺傳性)。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嚴重。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都健康正常,大多數還並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數病人尚並有狐臭症。 腳汗症: 在冬季,“汗腳”失去熱量的速度比“旱腳”快25倍,容易遭受凍傷。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體會自動關閉淺層皮膚的循環系統,造成對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則意味著足部周圍的皮膚組織發生壞死,從而造成足部開裂。為此,人們應對足部做以下保護: 1.腳出汗了,應把腳擦乾,換上乾襪子和乾鞋具。 2.有“汗腳”的人,每天至少換一次襪子,同時不要穿著襪子睡覺。 3.“汗腳”應穿丙烯酸類的化纖襪子,而不穿純棉的,這樣可以吸走汗水。 4.所穿的鞋襪不要太緊,以免妨礙足部的血液流通。 5.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在足部抹上一些防汗油。

25例調查分析

手足多汗症手足多汗症

125例手足多汗病人作一調查, 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125例中手多汗45例, 足多汗16例, 手足同時多汗64例男73例, 女52例。發病年齡最小2歲, 最大67歲,病期1個月--------40年,多汗程度輕度潮濕例, 中度顯性出通皮膚病與性病汗例, 重度汗滴例。季節性加重春季15例, 夏季82例, 秋季11例, 冬季17例。有家族史47例, 無家族史75例。

2.臨床特點:大部分病人表現為手足濕冷, 掌腸皮膚青紫、蒼白。發病原因主要與不良情緒,自覺精神緊張例, 情緒激動,恐怖,焦慮例憤怒有關。

3.併發症:110例出現併發症{88%}, 其中先有多汗後出現併發症者106例{占併發症的85%,} 多汗同時出現併發症者19例{占併發症的15%}。併發症分別為剝脫性角質松解,汗疤疹, 角化過度,手足癬, 凍瘡 濕疹。

4.討論:調查顯示手足多汗與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恐怖、焦慮、憤怒有密切關係。因為不良的情緒可引起乙酞膽鹼分泌增多和汗腺神經緊張, 導致手足多汗。。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有必要進行心理治療, 提高患者心理素質, 避免不良情緒的發生。手足多汗可以並發許多皮膚疾病, 因此在臨床上遇到剝脫性角質松解症、汗疤疹、手足癬、角化過度等時, 應注意是否存在手足多汗, 並同時治療。

遺傳性

手足多汗症的表現是手和足部的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水。這種病雖不會嚴重影響健康, 但會給患者帶來很多麻煩和苦腦。我們通過臨床診斷和家系調查發現了有聯姻關係的兩個家系五代共52人{男30人, 女22人}中, 有22人患本病, 其中男10人, 女12人。家系分析認為其發病由遺傳因素所致。

遺傳特點:

1.患者的雙親中, 總有一方是患病的。即該病由患者直接傳給患者。

2.雙親均患病時, 子女的患病率較單親患病的為高。

3.男女均可催患, 致病基因似與性染色體無關。

4.患者子女中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患病。

根據這些特點, 可以認為本病為單基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影響

手汗症所產生的症狀不僅從各方面限制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的範圍,對個人的生活質量和情感活動也構成了很大障礙。許多針對患者生活質量(QOL)的調查表明,患者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減低。一項針對320例手汗症病例的調查顯示,49%的調查對象在心理上感到壓抑,30%的調查對象因信心不足與挫折感而影響了工作,而高達81%的患者認為與社會交往的機會減少,主要表現在人際間來往的減少、不敢出席重大的社交集會、影響工作面試機會等,另有45%的調查對象無法培養適當的業餘愛好和享受休閒時間。其他關於手汗症患者的生活質量調查也有類似的結果。

在精神表現方面,手汗症患者主要表現為擔心、焦慮、壓抑、自我獨立、社會恐懼以及遭歧視感。這些精神障礙影響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儘管諸多研究均認為這些表現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精神疾病,但目前尚缺乏對手汗症患者精神表現的長期隨訪觀察。手汗症多為青少年時期發病,因此長期的手汗症狀對患者精神方面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

此外,針對手汗症患者治療前後的對比研究結果表明:經我院治療的多數患者,在治療後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各種精神障礙的表現也得以消除,這表明了及時的治療能阻斷各種症狀的進一步發展。

手足多汗症的中醫治療法

中醫認為,時時出汗,不熱不動也出者為自汗;夜間出汗,醒來即止為盜汗;惡寒戰慄,汗出熱退為戰汗;大汗淋漓、虛冷睏乏者為絕汗。婦女更年期常陣發性出汗,屬於自汗,結核病、風濕病患者常有盜汗,風寒感冒或感染患者的出汗情況可很複雜,如內傷虛損、氣虛或陰虛、營衛不和等都可以有多汗的症狀。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醫生為了退熱,給患者開的解熱鎮痛藥過多,輸液速度過快,或一些化療藥引起的發熱,以及採用“熱療”都可發生多汗。如果長久大汗淋漓,汗出如油,陽氣衰微,四肢厥冷,則應關注是否危重之證,防止虛脫。

中醫治療多汗是根據病因病機採用不同的方法,如調和營衛、益氣固表、滋陰降火、回陽斂陰等。中醫稱“汗為心液”,“汗者,精氣也”,對多汗證應及時處治。常用的止汗固澀中藥有麻黃根、龍骨、牡蠣、浮小麥、五味子、糯稻根須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烏梅、黑豆、桃乾等。

常用的食療驗方:生黃芪20克,大棗10克,浮小麥30克,水煎服,頻頻下咽,用於氣虛多汗;五味子10克,大棗10克,桃乾20克,水煎服,用於陰虛盜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兩克混勻,置臍窩處,外蓋紗布,對盜汗也有一定的療效;人參、黨參、沙參、黃芪等選一種燉腔骨或母雞、乳鴿,對氣虛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烏梅、桃乾適量,白糖調好口味,吃豆喝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