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

為指導各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在系統總結2008年以來全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衛生部組織有關專家對《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版)》進行了修訂,制定了《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版)》。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版)
手足口病防治 手足口病防治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症狀。少數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現暴發或流行,為指導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目的

(一)指導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疫情報告與監測。
(二)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病原學監測。
(三)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開展重點場所及公眾預防控制工作。

疾病概述

病原學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Coxasckievirus A, 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組(Coxasckievirus B,CVB)的1、2、3、4、5 型等;腸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較為常見。
腸道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75%酒精和5%來蘇不能將其滅活,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對紫外線和乾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鐘可以滅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長期保存,在外環境中可長期存活。

流行病學

1.傳染源 人是人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隱性感染者難以鑑別和發現。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性最強。
2.傳播途徑 腸道病毒可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黏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尚不能明確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
3.易感人群 人對人腸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髮病,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後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產生的中和抗體可在體記憶體留較長時間,對同血清型病毒產生比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間鮮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徵 該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全年均可發生,一般5-7月為發病高峰。托幼機構等易感人群集中單位可發生暴發。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容易出現暴發和短時間內較大範圍流行。

臨床表現

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7-10天。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狀。部分患者無發熱,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一般預後良好;少數病例,特別是EV71感染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神經源性肺水腫、循環障礙等,病情兇險,可致死亡或留有後遺症。

治療原則

目前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以支持療法為主,絕大多數患者可自愈。目前尚無特異性的疫苗。病例的治療方法參考衛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08年版)》。

病例定義

臨床診斷病例

在流行季節發病,常見於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多見。
1.普通病例:發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無發熱。
2.重症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呼吸及循環功能障礙等表現,實驗室檢查可有外周血白細胞增高、腦脊液異常、血糖增高,腦電圖、腦脊髓磁共振、胸部X線超聲心動圖檢查可有異常。
極少數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臨床診斷困難,需結合實驗室檢測做出診斷。
若無皮疹,臨床不宜診斷為手足口病。

實驗室確診病例

臨床診斷病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即可診斷為實驗室確診病例:
1.自咽拭子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腦脊液、皰疹液、血清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中分離到人腸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確證據表明可以導致手足口病的人腸道病毒)。
2.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等標本中檢測到CVA16 或EV71特異性核酸,或從腦脊液、皰疹液、血清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等標本中檢測到人腸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確證據表明可以導致手足口病的人腸道病毒)的特異性核酸。
3.血清標本人腸道病毒型特異性中和抗體滴度≥1∶256,或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腸道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

聚集性病例

1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級(或宿舍)發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發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發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疾病監測

疫情報告

1.個案報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的有關規定,對符合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進行報告。
如為重症病例,請在“重症患者”處選擇“是”;如為實驗室診斷病例,請在“實驗室結果”處選擇相應的腸道病毒病原學分型信息。
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未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之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2.聚集性病例報告。托幼機構和學校、醫療機構發現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時,應以最快的方式向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發生流行或暴發時,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

病原學監測

各省區市衛生行政部門要組織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病原學監測,了解病原動態分布變化。所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均需採樣。此外,以縣(區)為單位,每月最少需採集5例首次就診的普通病例標本;當月縣(區)病例總數少於5例時,全部採樣。
以省(區、市)為單位,在手足口病流行年份中每年至少採集20對EV71 和10對CVA16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兒的雙份血清,以闡明和分析EV71和CVA16感染後IgG和IgM抗體的動態變化,評價血清學抗體試劑盒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以省(區、市)為單位,每月至少從手足口病病例中分離10株毒株並做血清型別鑑定,鑑定完成後並將毒株及鑑定結果於5個工作日內報送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具備測序條件的省份,可開展VP1基因序列測定和分析,進行基因定型,序列測定完成後將序列結果於5個工作日內報送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不具備測序條件者,將毒株送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序列測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於28個工作日內反饋基因定型結果。
所有病例的採樣均由醫療機構完成,及時送至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指定的檢測機構檢測。檢測機構將實驗室檢測結果於24小時內反饋給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結果後,於24小時內對檢測病例的傳染病報告卡信息進行訂正,將其病例類型訂正為“實驗室診斷”,並在“實驗室結果”處補填腸道病毒病原學分型信息。
各種標本採集和檢測方法詳見《手足口病標本採集及檢測技術方案》(附屬檔案1)。三)

監測信息分析與反饋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每日對網路直報系統進行瀏覽,及時對報告的病例進行審核、查重、訂正等工作,定期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發病趨勢,發現異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現重症及死亡病例時,要及時核實並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定期向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反饋疫情分析信息。

預防控制

現場調查處置

發現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重症或死亡時,縣(區)級及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立即組織開展現場調查處置。
1.流行病學調查
(1)聚集性病例調查:了解聚集性病例的臨床表現、流行特徵,以分析流行因素,為採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據。要對首發或指示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填寫《手足口病個案調查表》(附屬檔案2)。
(2)重症或死亡病例調查:詳細了解病例的基本信息、臨床症狀、發病就診治療過程、感染傳播情況、病原檢測結果,以分析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主要危險因素,填寫《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個案調查表》(附屬檔案3)。調查結束後,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將結果錄入統一資料庫,報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專題調查:根據當地手足口病疫情特點及流行特徵,可開展專題調查,以了解當地的主要傳播方式以及感染危險因素等,為制定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專題調查的方案及其內容,應根據調查目的專門設計。
(4)醫療機構要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2.傳染源的管理
患兒應及時就醫,並遵醫囑採取居家或住院方式進行治療。居家患兒,家長或監護人應在社區(村)醫生的指導下,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如發現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相關症狀時,應立即送醫院就診,同時,要儘量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住院患兒應在指定區域內接受治療,防止與其他患兒發生交叉感染。
管理時限為自患兒被發現起至症狀消失後1周。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負責本轄區居家治療的手足口病患兒的隨訪工作,掌握居家治療患兒的病情進展情況。
3.標本採集和檢測
(1)所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均要採集標本,可以採集咽拭子、糞便或肛拭子、皰疹液、腦脊液、血清等,死亡病例還可採集腦、肺、腸淋巴結等組織標本。聚集性病例至少要採集2例病例標本開展病原學檢測。
(2)醫療機構負責樣本採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指導醫療機構進行相關生物學標本的採集。
(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根據本地的技術能力,對採集的標本開展核酸檢測、病毒分離;不具備技術條件時,及時送上級機構進行檢測(附屬檔案1)。
4.消毒措施
病家、托幼機構和國小的消毒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由單位及時進行消毒,或由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其進行消毒處理。醫療機構的消毒由醫療機構安排專人進行。消毒方法參見《消毒技術規範》(2002版)和《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附屬檔案4)。
5.健康教育
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應在政府領導下,與當地教育、宣傳、廣電等部門密切合作,充分利用12320公共衛生公益熱線、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手機簡訊、宣傳單/宣傳畫等多種方式,開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工作,使5歲以下兒童家長及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等了解手足口病的臨床症狀,掌握最基本的預防措施,強調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衛生措施對於有效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動員托幼機構老師和管理人員、兒童家長成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動參與者,形成群防群控。與重症或死亡病例發病前1周或發病後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歲以下兒童,要對其家長或監護人進行健康教育,做好兒童的密切觀察,出現症狀要及時就診和治療。

重點人群及重點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

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發病率,減少聚集性病例,避免醫院感染,各地要做好以散居兒童為主的重點人群和以托幼機構、醫療機構為主的重點場所的預防控制工作。
1.散居兒童的預防控制措施
(1)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用肥皂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
(2)嬰幼兒的尿布要及時清洗、曝曬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兒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5)兒童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6)居家治療的患兒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2.托幼機構預防控制措施
(1)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採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2)出現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內同一班級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建議病例所在班級停課10天;1周內累計出現10例及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時,經風險評估後,可建議托幼機構停課10天;
(3)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老師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狀況;
(4)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5)定期對活動室、寢室、教室、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6)托幼機構應每日對廁所進行清掃、消毒,工作人員應戴手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
(7)托幼機構應配合衛生部門採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3.醫療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
(1)各級醫療機構應加強預檢分診,專辟診室(台)接診發熱、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診及就診等區域的清潔消毒頻次,室內清掃時應採用濕式清潔方式;
(2)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每一位病例後,均應認真洗手或對雙手消毒,或更換使用一次性手套
(3)診療、護理手足口病病例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儀器、體溫計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時消毒;
(4)對住院患兒使用過的病床及桌椅等設施和物品必須消毒後才能繼續使用;
(5)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糞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

附屬檔案

1.手足口病標本採集及檢測技術方案: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3479265/n3479308/appendix/fujian1%20shouzukoubiaobencaijijijiancejishufangan.pdf
2.手足口病個案調查表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3479265/n3479308/appendix/fujian2%20shou%20zu%20kou%20bing%20ge%20an%20diao%20cha%20biao.pdf
3.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個案調查表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3479265/n3479308/appendix/fujian3%20shou%20zu%20kou%20bing%20zhong%20zheng%20huo%20si%20wang%20bing%20li%20ge%20an%20diao%20cha%20biao.pdf
4.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3479265/n3479308/appendix/fujian4%20shou%20zu%20kou%20yi%20yuan%20di%20xiao%20du%20zhi%20nan.pdf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