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木偶戲

手掌木偶戲

手掌木偶戲作為一種傳統戲曲藝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時,人們把木偶戲稱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來表演的戲劇叫木偶戲。手掌木偶戲屬於四川廣安鄰水縣的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手掌木偶戲

所屬地區: 四川 · 廣安 · 鄰水縣

遺產級別:省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安市鄰水縣文化體育局

遺產編號:Ⅳ-3

申報日期:2006

簡介

手掌木偶戲 手掌木偶戲

木偶戲作為一種傳統戲曲藝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時,人們把木偶戲稱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來表演的戲劇叫木偶戲。始於漢朝,興於唐代,盛於宋代,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木偶藝術日臻完善,種類也名目繁多。後來,在街頭各地出現了一種木偶藝人表演的“布袋戲”,又叫“手傀儡”,也就是“手掌木偶戲”。

手掌木偶戲由於其體型小,便於攜帶和流動演出,再加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民眾非常喜愛,在民間流行甚廣,手掌木偶具有較高的娛樂性、趣味性,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我國的古代文化,代表了中國古代戲劇文化的精髓,具有廣泛的音樂、文學、戲劇、美學、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影響,是我國古代文化在戲劇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發展和推廣手掌木偶戲,對推動我國木偶藝術,促進我國戲劇、文學、音樂等的發展有著較高的特殊文化價值。

鄰水“手掌木偶戲”,源於1850年左右,由四川省鄰水縣么灘鎮陳永清首創發起,並在我縣廣為演出、流傳,所到之處深受廣大民眾、老年人、青少年、婦女兒童們所喜愛。歷經三代150餘年,歷傳其外侄張邦軍,又傳其子張賢光,口傳心授,一直流傳於鄰水、重慶、貴州、廣安、達州等十幾個省市縣,所到之處,民眾非常喜愛觀看,越看越喜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鄰水民間的特色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