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舵鰹

扁舵鰹

扁舵鰹的拉丁名是Auxis thazard (Lacépède);英文名是frigate mackerel,tonia bonito;界是動物界;門是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是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是鱸形目 Perciformes;亞目是鯖亞目 Scombroidei;科是鯖科 Thunnidae;屬是舵鰹屬 Auxis;種是扁舵鰹 A. thazard 。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拉丁名: Auxis thazard (Lacépède)
英文名: frigate mackerel,tonia bonito
俗名: 炸彈魚,洋包魚
綱目: 鮪魚科
中文名稱 扁舵鰹
拉丁名稱 Auxis thazard(Lacepede)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鯖科
拉丁科名 Scombridae
中文屬名 舵鰹屬
拉丁屬名 Auxis
分布類別 海水

形態特徵

背鰭X-12+8;臀鰭II-13+17;胸鰭24~25;腹鰭I-5;尾鰭26;鰓耙9+31。
體長為體高4.4~4.7倍,為頭長3.4~3.5倍。頭長為吻長3.7倍,頭長為眼徑6.1~7.0倍。尾柄長為其高15~16倍。
體呈紡錘形,肥胖。尾部短,尾柄細而強,兩側各具一中央隆起嵴及2條小的側隆起嵴。體橫斷面較側扁。成魚體高約與頭長相等。頭較大,圓錐形。吻頗短。口中等大,端位,稍向上斜裂。上顎骨後緣伸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約等長,兩頜各具細小而尖銳細齒一列,犁骨有時有數枚細小齒。齶骨及舌上無齒。舌平扁,白色,有兩葉皮瓣。前鰓蓋骨及鰓蓋骨後緣圓形。鰓蓋膜分離,不連於峽部。鰓耙細長,數多,鰓蓋條9。
體除胸甲及側線有鱗外,其餘部分裸露,胸甲鱗片在胸鰭基部附近較大,止於胸鰭末端附近。不向體後方延伸。側線完全,呈微波曲狀。
背鰭2個,分離頗遠,第一背鰭基底甚短,呈三角形,第一鰭棘最長,約與第一背鰭基底等長,第二背鰭甚小,其後有小鰭8個。臀鰭小,起點在第二背鰭後部下方,其後有小鰭7個。胸鰭略呈三角形,緊貼附於體側凹陷處,鰭條末端幾伸達第一背鰭基底末端下方。腹鰭胸位,兩腹鰭之間有一大腹鰭間突,與腹鰭等長,腹鰭可摺疊於其下。尾鰭呈新月形。
生活時體背部藍黑色,腹部銀白,背側有不規則斜行黑色蟲紋斑,眼的後下角有柵形斑紋。

產地及產期:

我國產於東海和南海。平時棲息於外海,產卵時游到30~50米深的淺海砂地岩礁、水質澄清之處。魚汛分春秋兩季,但不很明顯。浙江沿岸周年有所漁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