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錦華

戴錦華

戴錦華,女,1959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大眾傳媒、電影與性別研究。曾獲北京市社科研究優秀獎,國家級精品課程。曾在亞洲、歐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數十個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和訪問。專著10餘部。專著與論文,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出版。 專業特長:中國電影史,大眾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學研究。曾多次出國出境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開設專題課程,進行中國電影系列專題講座。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戴錦華 戴錦華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1982年7月至1993年7月,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

1992年被聘任為副教授;

1993年7月,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

1997年10月,被評審聘任為教授;

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著作

《浮出歷史地表--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與孟悅合著),2004年。

《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1993年。

《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2004年。

《鏡城突圍》,1995年。

《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

《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1999年。

《拼圖遊戲》,1999年。

《鏡城地形圖--當代文化書寫與研究》,1999年。

《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年》,2006年。

《涉渡之舟》,2002年。

《電影批評》,2004年。

《蒙面騎士- 墨西哥副司令馬科斯文集》,2006年。

《〈哈姆雷特〉的影舞編年》,2014年。

《〈簡愛〉的光影轉世》,2014年。

主要論文

風聲諜起:間諜片流行的初衷 戴錦華 【期刊】文藝爭鳴 2010-09-15

中國電影是否需要“文化例外” 戴錦華 【報紙】人民日報 2010-07-01

揭開冷戰歷史的暮靄 戴錦華 【期刊】藝術評論 2010-06-04

無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 戴錦華; 高秀芹 【期刊】文藝爭鳴 2010-05-15

諜影重重——間諜片的文化初析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2010-01-05

中國電影:文化現代化的特定實踐 戴錦華 【報紙】社會科學報 2009-10-22

“五四”記憶中的精神與電影 戴錦華; 鍾大豐; 王志敏; 周星 【期刊】電影藝術 2009-05-05

斷裂處的幻影和幽靈 戴錦華 【期刊】中國圖書評論 2009-01-10

時尚·焦點·身份——《色·戒》的文本內外 戴錦華 【期刊】藝術評論 2007-12-15

帳篷劇:流動中的呼喚——戴錦華對櫻井大造的訪談 戴錦華 【期刊】藝術評論 2007-10-15

歲月留痕——西蒙娜·波伏瓦在中國戴錦華 【期刊】書屋 2007-10-06

幽靈之鏡 戴錦華 【期刊】世界知識 2007-05-01

百年之際的中國電影現象透視 戴錦華 【期刊】學術月刊 2006-11-20

文化的位置——戴錦華教授訪談 戴錦華; 斯人 【期刊】學術月刊 2006-11-20

我的批評觀 戴錦華 【期刊】南方文壇 2000-10-15

殘雪:夢魘縈繞的小屋 戴錦華 【期刊】南方文壇 2000-10-15

在“苦澀柔情”的背後 戴錦華 【期刊】讀書 2000-09-10

面對當代史──讀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戴錦華 【期刊】當代作家評論 2000-07-25

關於韓國影片《低吟》 戴錦華 【期刊】世界電影 1999-08-20

文化研究面對後現代噩夢 戴錦華; 王昶 【期刊】當代電影 1999-03-15

見證與見證人 戴錦華 【期刊】讀書 1999-03-10

中國電影:在快樂中沉沒…… 戴錦華 【期刊】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 1999-02-15

自我纏繞的迷幻花園──閱讀徐小斌 戴錦華 【期刊】當代作家評論 1999-01-25

世紀之門 戴錦華 【期刊】創作評譚 1998-08-15

重寫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別寫作與文化空間 戴錦華 【期刊】婦女研究論叢 1998-05-15

智者戲謔──閱讀王小波 戴錦華 【期刊】當代作家評論 1998-03-25

清醒的立場——戴錦華訪談錄 戴錦華; 陳岸英; 周濂 【期刊】藝術廣角 1998-01-15

蔣韻長篇小說《櫟樹的囚徒》談片 劉恆; 戴錦華 【期刊】當代作家評論 1997-05-25

文化地形圖及其它 戴錦華 【期刊】讀書 1997-02-10

奇遇與突圍──九十年代女性寫作 戴錦華 【期刊】文學評論 1996-09-15

陳染:個人和女性的書寫 戴錦華 【期刊】當代作家評論 1996-05-25

個人寫作與青春故事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6-05-05

世紀之門·對話與中國電影戴錦華 【期刊】外國文學 1996-03-28

池莉:神聖的煩惱人生 戴錦華 【期刊】文學評論 1995-11-15

不可見的女性: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4-11-15

樂觀主義與電影困境 戴錦華 【期刊】電影創作 1994-11-10

梅雨時節──90年代中國電影筆記之三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4-09-15

真淳者的質詢──重讀鐵凝 戴錦華 【期刊】文學評論 1994-09-15

《二嫫》現代寓言空間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4-09-05

“世紀”的終結:重讀張潔 戴錦華 【期刊】文藝爭鳴 1994-07-15

思索與見證:黃建新作品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4-03-15

本文的策略:電影敘事研究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4-01-05

《十誡》:現代人的兩難處境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3-10-28

十誡 克日什托夫·皮耶謝維茨;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3-10-28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一個心靈個例病案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3-04-01

誰要站直囉,別趴下!——一部影片 一次評析 一通感慨 戴錦華; 鄭洞天; 倪震; 黃建新 【期刊】電影藝術 1993-03-02

《心香》:意義、舞台和敘事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2-08-28

逃脫中的落網:凌子風導演藝術筆記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2-05-30

《放大》:自反的藝術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2-03-01

《法國中尉的女人》:一個重述的愛情故事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2-01-31

新中國電影:第三世界批評的筆記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1-01-31

《紅旗譜》:一座意識形態的浮橋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90-06-30

斷橋:子一代的藝術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0-05-01

斷橋:子一代的藝術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0-04-01

歷史與敘事 謝晉電影藝術管見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90-03-02

由社會象徵到政治神話——崔嵬藝術世界一隅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89-08-29

斜塔:重讀第四代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89-05-01

精神分析與電影:想像的表述 查爾斯·F.阿爾特曼;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89-03-02

電影:雅努斯時代 戴錦華; 李奕明; 鍾大豐 【期刊】電影藝術 1988-09-27

《搜尋者》——一個美國的困境 布里恩·漢德森;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87-08-29

時代之子 水華導演藝術散論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87-07-30

讀夏衍同志《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 戴錦華 【期刊】當代電影 1987-03-02

電影創新之我見 戴錦華 【期刊】電影藝術 1986-12-27

文化研究的可能 戴錦華 【報紙】文匯報 2003-07-06

《色,戒》:身體·政治·國族 戴錦華 【報紙】文學報 2007-12-20

獲獎記錄

上海影評人獎
  • ▪ 2017 第25屆上海影評人獎電影理論貢獻獎 (獲獎)

評價影響

戴錦華 戴錦華

她游弋書海,有著清醒的立場,做電影批評,被人們公認將批評表達得深入而優美,使影評成為一種獨立的表意實踐;做文化研究,執著地透過世紀末的華麗,探究大眾文化背後的隱形政治學,被人們譽為看到了“月亮的背面”;做女性主義研究,在電影與文學的“鏡城”中解讀著一個個可見與不可見的女性形象。

她恐怕是北大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每次上課教室里總是人滿為患。她恐怕是北大最有個性的女老師之一,從不用講稿和PPT,在課間回答同學們五花八門的提問,穿起西裝比男士都有風度。她堅定地主張反省和檢討中國的現代性及現代性話語的擴張過程。據學生的評價:聽她的課,你得專心致志,一串串的術語、一堆堆獨到的知識點滔滔不絕的湧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和節奏,剛開始搞的你會很緊張,慢慢的適應了你會被感染的思維活躍神采奕奕起來。

她說自己處在中心的邊緣、邊緣的中心;她說既然生在這個時代,就不要懼怕陷落,只要在陷落的地方站起,繼續前進——她,就是戴錦華。

2005年,戴錦華教授與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百家講壇”欄目合作,講解馮小剛電影,主題是“與我們一起探尋失去的馮小剛”、“馮小剛歸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