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學生涯

我的文學生涯

《我的文學生涯》,作者是徐遲,由百花文藝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描述的是是作者親自執筆的人生傳記,從時間上來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1914-1922年,1923-1930年,1931-1938年,1939-1946年,1947-1954年。在傳記里,作者不僅用深情描寫了自己的故鄉——南潯,也對自己的一生做了詳盡的敘述,讓我們有機會去走近、去了解作者,同時也加深對那些歲月的了解和認識。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我的文學生涯

本書是作者親自執筆的人生傳記,從時間上來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 1914-1922年,1923-1930年,1931-1938年,1939-1946年,1947-1954年。在傳記里,作者不僅用深情描寫了自己的故鄉——南潯,也對自己的一生做了詳盡的敘述,讓我們有機會去走近、去了解作者,同時也加深對那些歲月的了解和認識。

徐遲先生是一位詩人、散文家。20世紀30年代,徐遲開始發表詩和散文,並翻譯了許多西方文學名著;建國後主要從事詩歌創作、文藝理論研究和翻譯工作。1978年發表《哥德巴赫猜想》獲首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正是這部作品,讓世人了解了陳景潤、走近了“哥德巴赫猜想”。徐遲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筆下的事物是浪漫的,他的情懷也是浪漫的……

圖書目錄

第一部 1914-1922

第一章

1.水晶晶的家鄉

2.在一個英國商人眼中的十九世紀中的中國絲市

3.江南小鎮的三座圓穹形石橋

4.徐一冰創辦中國體操學校

5.我的誕生;徐一冰出賣家產,創辦貧兒院

第二章

6.慈萌庵的貧兒院:概況與院圖

7.辦院五年

8.貧兒院宣講團到地震澤;沈蟄安先生在平望的講演

9.父親的五言古詩《自述四十五韻》戊午年作

10.體操學校遷到南潯;我六歲上學;大姐嫁到蘇州

11.徐一冰病逝,終年四十歲。以上是我一生的第一個八年

第二部 1923-1930

第三章

12.家遷入洗粉兜二十號;父親身後料理;

13.小屋中的生活

14.絲業國小;反抗屠鳳

15.國小畢業後進入精勤學塾

16.“五卅”運動;南潯中學建校與我之考入中學

17.讀國中三年級和出任全鎮學生聯合會主席

第四章

18.姐夫在國外重婚;大姐自殺未遂

19.考入光華中學

20.入持志中學;學游泳

21.入東吳附中,學習有進步

第三部 1931-1938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四部 1939-1946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五部 1947-1954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書摘

二十四

就在一九三一年九月一日,我參加了東吳大學的開學典禮。以大學生身份,我坐在行政樓林堂的二樓禮堂里,聽楊永清校長的演講。對於迫在眉睫的變化,整個世界大勢,他講得並不清楚,也沒做出任何預言性的結論,而生活卻突然在十幾天之後,把重要的事變一下子甩到全世界的棋盤,或牌局,或戰場上來。

完全出人意料之外!大變動的時代開始了。人類歷史還沒有比這次更大的變動了。二十世紀上半葉打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的規模比第一次的又大得多。

第二次大戰,應該是從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開始的。有人把它放在八年後的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不過那只是一個局部戰場的,歐洲戰場的開端。

而亞洲的戰場只能是開始於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的。這一天,一小撮日本政府中身居要津的日本人,表面上要保護南滿鐵路,指令駐紮在瀋陽的日軍軍隊,發動猛烈攻勢,占領了瀋陽,並立即擴大占領區,到了遼寧、吉林兩省。

如果說這一事變的戰事行動比不上後來的大,日寇卻是用了蠻橫軍事和狡詐外交的種種手段,軟硬兼施,威脅利誘,直至它占領了我東北三個省八十萬平方公里的神聖國土,相當於占領了一個英國和一個法國!

第二次大戰究竟是哪天起在哪裡開始的?它應該包括三十年代初期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個軸心國家的所有侵略行為。然則一九三一年瀋陽的“九.一八”事變不僅比此後一系列軍事侵略行動要早,它是第一等的規模相當巨大的軍事行動。希特勒的上台晚於它一年半。西班牙內戰,捷克的悲劇,阿比西尼亞的淪亡都在它之後。從它開始,而後發展到中國的抗戰、歐洲的戰爭和太平洋上的大戰,完全是一脈相承的,它們的最初的萌芽只能是“九‘一八”。第二次世界大戰應當起始於“九·一八”,這是確鑿無疑的。

從此大變動的時代開始,再說一遍,人類歷史中沒有比這次更大的變動了。二十世紀上半葉打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比第一次大得多。這第二次大戰應確定是從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開始的。有人把它放在八年後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那可不對,已經說過那只是一個局部,僅僅是歐洲戰場的開頭。

那是個星期天的早晨,在蘇州的天賜莊。福音堂正在敲響它的鐘聲,主日學校已開始講道。我正在內城河畔,大學的校園裡,紮起了營盤,住在一頂帳篷中。有意從宿舍樓搬出來,嘗試一下露營生活,我這個人從小就有點不大老實的毛病,或者說,有點反傳統的精神。我還不知道這種行為並不討好於人世的,學校暫時只把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