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女排

我愛女排

《我愛女排》是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寅。本書講述了中國女排的主教練陳忠和算給大家的帳,要大家珍惜時間,做好每一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體壇周報》著名記者馬寅,歷時五年近距離報導中國女排,動情書寫《我愛女排》,那灼灼的“女排精神”讓每箇中國人為之動容,為之鼓舞。女排,2008感動中國!

中國女排是一所學校。走進這所學校,人生一定會受益。

中國女排的每個隊員都知道,人的一生充其量有三萬多天,去掉小時候不懂事,老了不中用,真正能做事的也就一萬五千天,在這一萬五千天裡,還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睡覺,那真正可以做事的就只有七千多天了。

這是一筆可怕的。是中國女排的主教練陳忠和算給大家的帳。算清這筆帳,是要大家珍惜時間,做好每一天。

他說:不做好每一天,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做好每一天,還沒有得到好的結果,至少我問心無愧,不會後悔。

於是女排姑娘的人生信條,就是做好每一天。

一年中長達九個月的集訓生活,從早到晚的訓練、學習,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一周只有兩個半天,可以出門購買生活必需品,連去理髮都要請假……這是中國女排的生活。即使是在登上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的領獎台後,還能耐得住這樣的寂寞,這是一種境界。

作者簡介

馬寅,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曾供職於《中國體育報》,現為《體壇周報》著名記者。2003年,第一次走近中國女排。五年時間,從陌生到熟悉,從了解到支持,日復一日被這支球隊感染著,並因此感動著。

曾於2002年出版著作《鐵在燒》。

編輯推薦

——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美國女排主教練郎平 作序推薦

◆她們不背LV,不用香奈爾,但是她們最美麗;她們不談金錢,不講享受,但是她們很富有。她們懂得感恩。她們熱愛學習。她們珍惜名譽。這就是中國女排,當我們漸漸陷入這物質化的世界,慢慢變得冷漠,時常心懷抱怨,失去前進的動力時,女排精神引導我們真正看到了即使身處浮躁的社會,只要內心有理想引領,常懷感恩之心,便仍然可以保持本色,激情昂揚,腳踏實地,百折不回,走好每一步。中國女排是一所學校。走近中國女排,人生一定會受益。

◆陳忠和和他的女排姑娘並非不知道現實的殘酷,但是他們就是這樣一個群體:相信夢想的力量,懂得堅持的意義,願意付出全部的力量實現人生的價值,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們都會為實現夢想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這種永不放棄的堅韌精神會深深影響周圍的每一個人,讓你相信努力可以創造奇蹟。2008,女排鼓舞中國!

◆“女排精神”曾經是令舉國振奮的感人力量,是情牽幾代中國人的難言情節。曾幾何時,我們把這份寶貴的禮物鎖進了心靈深處,但是它一直都在,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它將繼續煥發熠熠神采!

目錄

:《我愛女排》:《我愛女排》

陳忠和:她用真誠感動我

郎平:小朋友小妹妹

引言

折翅的夢想

陳忠和的人生與奧運

和·平

苦難

新手上路

1430天,從雅典到北京

後記

瞿優遠:真誠是最好的技巧

序言

陳忠和:她用真誠感動我

馬寅和我,和中國女排,是不打不成交。

她第一次來找我的時候,聽說她是《體壇周報》的記者,我心裡的確很不舒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挺恨他們報紙的。

2002年以後,我曾經下決心跟《體壇周報》斷交,而且我並不認為他們換一個記者來採訪就可以得到我的諒解。

但是事情的發展很有戲劇性。

2003年以後這五年,我和中國女排,跟《體壇周報》竟然又成了朋友,而且是好朋友,這是因為馬寅,是她用真誠感動了我和我的隊員,打破了我們心裡的那層堅冰。

現在馬寅採訪中國女排已經駕輕就熟了。

去年夏天,在我們打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時,我看到比賽後隊員都跟她聊天打招呼,相處得那么好,我曾對她說過:從當初的情況走到現在,你不容易!

馬寅確實不容易

一開始趙蕊蕊也是不接受她的,我沒想到一次採訪之後,趙蕊蕊就不那么反感她了,後來我從她們的交往中慢慢找到了答案。馬寅人很善良,在趙蕊蕊受傷以後,她給了趙蕊蕊很多的幫助和鼓勵,讓我這個當教練的都很受感動,因為馬寅所做的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記者的職責,她是把趙蕊蕊當成朋友去對待的。

對我也是一樣。有好幾次她採訪我,因為談的問題比較敏感,她寫完又打來電話,把拿不準的東西念給我聽,她還會提醒我,是不是有些話就點到為止,免得說多了給自己惹麻煩。我當然知道她是為我好,對中國女排負責,碰上這樣的記者,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運。

日子久了,隊員們都知道馬寅是個什麼樣的記者了,雖然她們並非個個和她無話不談,但是大家都知道馬寅做新聞寫報導態度很認真,是實事求是的,所以可以信任她。最重要的一點,她人很善良,對人很真誠,她的出發點從來都是為中國女排好,她是中國女排的朋友。

我看得出來,馬寅一直非常小心地呵護著和中國女排這份來之不易的友誼,其實我們也一樣,人與人之間,真誠都是相互的。

2006年世錦賽前,我一度對趙蕊蕊的復出很有信心,但是在最後時刻,根據醫生的建議,我又改變了主意。記得我剛剛做出不帶趙蕊蕊去世錦賽的決定,馬寅恰巧發來簡訊說當天晚上想採訪我,讓我談談對趙蕊蕊世錦賽表現的期待,我知道那時她已經為趙蕊蕊復出寫了一整版的稿子,就等著我這一篇了。看到簡訊我馬上給她回了電話,我告訴她:雖然我不應該提前把這個決定告訴你,但是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你的報導出錯……

大概是在去年亞錦賽我們丟掉亞洲冠軍後,馬寅告訴我她想寫一本關於中國女排的書。那時候我們正處於一個低谷,也是中國女排即將吹響備戰奧運號角的時候,她想用她的文字為我們加油鼓勁,我當然明白她的心思。

她問我支持不支持她,我當然支持。不過在那個時候,我忽然想起四年前的馬寅來,在我們世界盃奪冠前夜,因為差點兒採訪不到我,她當眾掉了眼淚……

人生際遇,真是奇妙

2008年5月於北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