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會回來

"這幅作品,主要突出紅軍與民眾難捨難分的場面,陰霾的天空增添了畫面悲壯氣氛。 作者通過細節情感和動作,描繪了老區民眾對紅軍的深情厚意,盼望和期待革命成功,將送紅軍與盼紅軍的複雜情感交織在一起。 紅軍啊

油畫信息

油畫名稱 我們一定會回來的 創作年份 2007年
油畫作者 孫立新 油畫尺寸 400×230厘米
現藏場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油畫材質 布上油畫

油畫背景

1934年10月,歷時1年之久的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中央紅軍不得不撤離中央蘇區,實行戰略轉移。10月16日,紅軍各主力軍團分別在於都河以北地區集結完畢。從17日開始,中央紅軍主力5個軍團以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共8.6萬餘人,告別蘇區人民,越過於都河,踏上了戰略轉移的征途,開始了著名的長征。油畫《我們一定會回來》,描繪了紅軍戰士在於都河畔與蘇區民眾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達了紅軍戰士對革命充滿勝利的信心,反映了紅軍戰士與人民民眾血肉相連的情誼。

油畫內容

這幅作品,主要突出紅軍與民眾難捨難分的場面,陰霾的天空增添了畫面悲壯氣氛。作者通過細節情感和動作,描繪了老區民眾對紅軍的深情厚意,盼望和期待革命成功,將送紅軍與盼紅軍的複雜情感交織在一起。在創作中投入了全部的熱情,表達了悲壯、深厚的藝術感染力。

油畫賞析

油畫《我們一定會回來》的作者曾專門深入江西體驗生活,尋找形象,實地寫生。構圖時突出了紅軍與民眾難捨難分的場面,背景是備鞍的戰馬,先頭部隊已經出發,陰霾的天空增添了畫面悲劇的氣氛。前景顯著位置是一位指揮員與當地的老大娘相擁而立,指揮員深沉牽掛的表情襯托著老大娘佝僂的身軀和白髮,撥動了觀眾心頭的情感之弦。一位俯身緊緊摟抱紅衣女孩的戰士,是她的房客還是她的父親?作者通過飽含情感的動作和細節,將許多想像的空間留給觀眾去填充解讀。作者曾說:創作的過程也是自身精神升華的過程。紅軍戰士的崇高信仰強烈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老區民眾對紅軍的深情厚意深深感染了作者的畫筆。“深情似海不能忘, 紅軍啊,革命成功,早歸鄉”,作者將送紅軍與盼紅軍的複雜情感交織在一起,在創作中投入了全部的熱情,作品傳達出悲壯、沉厚的藝術力量。

油畫作者

孫立新(1955―):遼寧人。擅長油畫。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曾任八一電影廠美術師,現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一級美術師,主要作品有《走過岷山》、《我們一定會回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