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簡稱成都航院,位於成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泉驛區,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中國最早獨立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為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全國率先試行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學校之一、中航工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項目學校”SGAVE項目試點學校。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65年;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原成都航空工業學校改建為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1999年,學校劃轉四川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占地近900畝,校舍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約13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7297.81萬元,館藏文獻資源總量90餘萬冊;有教職工664人,在校生總數為11432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1965年,學院創建,原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部。來自北京航校、132廠、420廠等航空院校、廠所和部隊的56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回響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和三線建設的號召,創建了成都德勝中級技校。

1979年學校更名為“成都航空工業學校”,1980年成為全國重點中專。

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為全國首批高等職業院校。

1999年4月,由國防科工委劃轉四川省,實行中央和地方共建,隸屬四川省教育廳。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學校被財政部、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首批重點支持建設的數控實訓基地。

2006年,學院被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07年,被國防科工委確定為國防科技工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2009年,學院以優秀成績順利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進入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行列。

2010年龍泉新校區的投入使用。

2012年,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教育部批准,成為全國率先試行定點士官直招試點學校。

2013年,獲準與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航空工業局聯合開辦套用型本科專業。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4年9月,學校設有航空製造工程系、航空電子工程系、建築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汽車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航空維修工程系、民用航空服務系等8個系,以及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等單位,開辦2個套用型本科專業,28個專科專業。

套用型本科專業設定
銜接本科高校 專業 備註 學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自動化(製造自動化方向) 合作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四年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航空電子方向) 合作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四年
高職專業設定
教學系部 專業設定 學制
計算機工程系 計算機網路技術(士官) 三年
航空製造工程系 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士官) 三年
航空電子設備維修(士官) 三年
飛機製造技術 三年
數控技術 三年
模具設計與製造 三年
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 三年
航空電子工程系 電氣自動化技術 三年
汽車電子技術 三年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三年
電子工藝與管理 三年
建築工程系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三年
建築工程技術 三年
建築設備工程技術 三年
工程造價 三年
管理工程系  物業管理 三年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三年
會計 三年
汽車工程系  機電一體化技術 三年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三年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三年
計算機工程系  計算機網路技術 三年
軟體技術 三年
物聯網套用技術 三年
通信技術 三年
航空維修工程系  航空機電設備維修 三年
航空電子設備維修 三年
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 三年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8月,學校有教職工664人,其中專任教師413人,聘請校外教師161人。校內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119人,占28.81%,中級教師152人,占36.80%,初級教師107人,占25.91%,其它教師35人,占8.47%。有中共中央組部“萬人計畫”教學名師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名,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名,全國模範教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2名,省級教學名師5名,以及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學校450餘名專任教師中,近70%具有研究生學歷(學位)。
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李學鋒、邱寄帆

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評年份 級別
機械設計製造教學團隊 李學鋒 2007年 國家級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邱寄帆 2009年 國家級
建築工程技術教學團隊 馮光燦 2010年 省級
物業管理教學團隊 武智慧 2009年 省級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4年9月,學校擁有國家示範院校重點專業6個,教育部“高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專業4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4個,航空軍工特色專業7個,國家精品課程1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0門,省級精品課程32門,2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2個):數控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6個):模具設計與製造、航空機電設備維修、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航空服務、數控技術
航空軍工特色專業(7個):航空機電設備維修、飛機製造技術、航空電子設備維修、航空服務、數控技術、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民航運輸
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專業(4個):航空機電設備維修、飛機製造技術、航空電子設備維修、電氣自動化技術
四川省首批高職精品專業(1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物聯網工程套用方向)
四川省級重點建設專業(4個):航空機電設備維修、飛機製造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航空服務
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機構設計與製作、零件手工製作、航空零件數控銑削加工、文獻信息檢索、計算機網路技術、機械製造技術、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塑膠模具設計與製造、衝壓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工具機與操作、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文化基礎
省級精品課程(32門):建築裝飾設計、建築工程投標報價與經濟分析、機構設計與製作、IT產品行銷、金屬零件手工製作與測量、航空零件數控銑削加工、電機控制技術與套用、機上旅客服務、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診斷、工具機電氣控制系統運行與維護、資料庫基礎、物業管理、實用英語、體育、數控設備調試與維護、會計基礎、電子測量與儀器、電路基礎、機械製造技術、管理學基礎、建築結構、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高等數學、思想道德修養
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數控技術、建築技術、汽車技術、國防科技工業職業教育
教學成果
截至2014年9月,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省部級以上教學研究成果20餘項。
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課程‘3343’開發理論與實踐”
學生獲獎
截至2014年9月,該校學生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大賽、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拔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中屢獲大獎,先後獲得全國“電子設計”競賽二、三等獎,四川省“計算機調試與維修”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中國空姐“百麗絲”杯空乘院校展示會獲團體金獎和銀獎,全國“CAD設計”大賽三等獎,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三等獎,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第5名,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二等獎,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全國二等獎等。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4年9月,學校發起成立了“西南航空產教聯盟”、“成都汽車產教聯盟”,與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成都飛機設計所、成都發動機公司、貴州飛機工業公司、貴州黎陽發動機公司、空軍5719廠、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一汽-大眾、VOLVO汽車、博世集團、海克斯康公司、捷豹路虎、ABB集團、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航空產業鏈、汽車產業鏈以及區域經濟的高端技術與服務優勢企業,在人才培養與培訓、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技術協同創新、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多形式的合作,實施了“航空人才計畫”和“訂單班”培養計畫。
成立了海克斯康西南方案中心(海克斯康—成都航院幾何量計量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海克斯康—成都航院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和中興通訊NC學院,組建了沃爾沃汽車學院(成都)、捷豹路虎(成都)卓越培訓中心和ABB機器人華西套用創新中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海軍和武警部隊探索士官直招聯合培養;與近500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個專業都建立了5個以上校外實踐基地與頂崗實習點。
學校先後對100餘所高職院校、20餘所中職學校進行了對口支援。
學校開展師資培訓、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鑑定及職業資格認證,年均培訓、職業技能鑑定及職業資格認證近1萬人次。
國際交流
截至2014年9月,學校與中國國外及中國港台地區近30所高校簽訂了校際合作協定,選派學生赴英國、韓國及中國港台地區學習深造,並接受來華留學生來校學習。選派教師近400人次赴德國美國新加坡韓國奧地利、日本、瑞士加拿大、英國及中國港台地區進修培訓。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9月,學校下設2個省級創新基地,以及現代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所等學術科研機構。
四川省高等學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聯合單位
四川省高等學校校企聯合“航空電子技術”套用技術創新基地 唐斌 中國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省高等學校校企聯合“航空製造工藝”套用技術創新基地 劉建超 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航工業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科研成果

2015年,學校獲得省級科研課題23項,院級科研課題20餘項,獲得項目經費支持180餘萬元;開展橫向科研合作項目項,獲得項目契約經費支持21萬元;獲得專利授權7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52萬元。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85年創刊,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省級綜合性學術刊物。獲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為全國高職院校優秀學報、中國學術發展中心資料庫統計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文匯網資料庫-SCCI收錄期刊、中國雜誌收錄網全文收錄期刊。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12月,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有館藏文獻資源總量90餘萬冊,其中紙本圖書62.1萬冊;本地鏡像電子文獻資源40餘萬冊(種),各類光碟3萬餘片。有中國知網、讀秀學術搜尋、超星電子圖書、維普電子期刊、萬方數據知識平台、銀符考試網、軟體通、愛迪克森等十餘種外購資料庫,讀者可通過遠程訪問方式閱讀、下載中文電子圖書100餘萬冊,中文電子期刊12000餘種。
學校圖書館分類統計
紙質圖書(萬冊) 電子圖書(GB) 中文紙質專業期刊 電子專業期刊
62.1 5000 1584 12000

文化傳統

校訓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明德、篤行、求實、創新
明德,舊謂美德,《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美德比糧食更馨香。《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篤行,篤乃忠實、專一之意,篤行系誠摯而專一的踐行。總體的意思是希望工大師生培養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通過探索去求真,努力創新並專注地踐行。
求實,求乃探索、尋取之意,實則為正確或認為是正確的。
創新,創新實則拓新之意,寓意開拓科學新領域。

校徽

學院新校徽是由兩個同心圓構成的圖案。其中,外環由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中英文名稱組合而成,內環以“飛機”主體造型和學院建校年份“1965”組成。
校徽“飛機”主體造型由學院歷史上使用過的校名簡稱“長航”和中文校名的簡稱“成航”拼音首字母“CH”構成,同時也是學院新的英文校名簡稱“CAP”和英文大寫字母“A”的變形。在“飛機”主體造型與“1965”之間是帶有弧線的地平線,預示著學院的騰飛和蒸蒸日上。

校旗

設計說明:校旗學院校旗以“成航蘭”或純白色為旗面,圖案由校徽和中英文校名組成。
其中,校徽標識和學校中英文校名標準字樣居中,校徽在校名上方。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楊建國

院長、黨委副書記

張蘊啟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玉華

副院長

王德位、劉建超、武智慧

黨委副書記

魏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