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廣播影視學院

成都理工廣播影視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全國著名高校成都理工大學系四川省重點高校,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的授予權。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是由成都理工大學申辦,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的按新機制、新模式運行的一所以藝術類本科為主的獨立學院。學院曾榮獲全國“一流獨立學院”、“社會滿意學校”、“全國教育教學管理示範高校”、“全國首批創新·就業型大學”、 “全國十大特色院校”和“”、“重質量·講誠信,全國AAA級示範學校”、 “全國百強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院特色鮮明, 跨越發展,被媒體譽為“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盛苑的一朵奇葩”、“中國西部高等藝術教育揚帆遠航的旗艦”等。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以優秀的辦學質量和人性的辦學宗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學院位置

學院地處成都市國家高新技術開發西區,與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學院,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形成“鐵三角”大學,學習生活氛圍舒適,交通便利,環境幽雅。校園占地面積1400餘畝,教學、生活用房、學生公寓等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

辦學規模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依託廣播電視系統強大的行業背景,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一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辦一流教育,育廣電英才”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套用性、複合型、一專多能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經過十年的努力,學院已辦成“省內一流,西部著名,全國知名”的藝術院校。學院生源目前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迄今,在校學生17000餘人,成為西部地區規模較大、學科門類較全的以藝術類為主、以影視傳媒為特色,文、工、管、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獨立學院。作為西南第一傳媒高校,引領著西部地區藝術教育的發展潮流。

專業設定

學院圍繞廣播、電影、電視、網路傳媒及IT行業事業發展的需要,設立了播音與主持藝術系、編導與戲劇影視文學系、藝術設計與動畫系、新聞系、表演系、音樂舞蹈系、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系、攝影系、傳播與經貿系、影視編導與管理系、數字媒體技術系十一個系。設有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廣播影視編導、表演、音樂表演、舞蹈編導、戲劇影視文學、導演、藝術設計、動畫、攝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傳播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數字媒體藝術、錄音藝術、英語播音、時裝表演與設計、影視人物造型設計、平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設計、廣告設計、裝飾設計、電視編輯、電視節目製作、文藝編導、網路傳媒、現代媒體編輯、圖片攝影及製作、影視攝影及製作、影視製片、廣告經營與管理、傳媒策劃與管理、文化產業管理、電子商務、市場行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廣播電視工程等40餘個本、專科專業或方向,初步形成了廣播影視類學科群,表演藝術類學科群,藝術設計類學科群和其他綜合類學科群等四大學科群。

教學設施

學院堅持把良好的教學條件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配置了全國同類高校中一流的教學硬體設施,凡教學所需,一應盡有,完善配套。學院建有教學、實驗大樓和各類藝術大樓21幢,教學行政用房面積近30萬平方米。200餘間教室擁有近3萬個座位,全部配有較完整的多媒體設備以及可全校實時轉播的網路系統。近80個基礎和專業實驗室、實訓室和實習基地設施設備數量充足、技術先進。為滿足學生能受到充分的基本技能訓練和廣泛實施“教、學、做、用”模擬仿真教學和一體化教學模式,學院建有數十間省級專業電台、電視台標準的模擬仿真播音教室,25個多功能一體化演播教室,10餘個大型、小型演播廳和1個藝術交流中心,120多間實習錄音室和10多間大、中、小型錄音棚,20餘間表演教學排練廳和1個表演實驗劇場,數十間形體房和高標準舞蹈專業練功房,20多間音樂教室和分類教學的視唱室,30多間琴房和1個具21套電子鋼琴的電鋼教室,十多間專用化妝教室、頭飾製作室、服裝實作室、舞台道具製作室,10多間供電影電視、人物、廣告攝影的攝影廳、照場、看片室和暗房,10多間3D動畫設計機房和拷貝室,120餘間畫室;建有集陶藝、雕塑、造型、材料製作等數十個工作室一體的藝術設計實驗中心,有集40間機房、2000多台高配置計算機的計算機中心,有集電子技術、電路分析、寬頻網路、網際網路平台研發、影像製作和圖文處理、多媒體設計、創意設計等10多間教學和研發實驗室的廣播電視工程和數字媒體技術實驗中心。充足的教學實驗設備中有700餘台專業攝像機、300餘部數位相機、3000餘套為剪輯和節目製作專用的非線性編輯機和近100套線性編輯機、3850餘台教學用計算機,可供拍攝電影、電視、MTV等用的專業長搖臂、平板滑車、單座攝像升降裝置等儀器設備。 為使學生能掌握先進的專業技術,學院配置了一大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實驗設施、設備,其中有四川首台具3D拍攝系統的“5+1”高清轉播車,150台高清攝像機,10套SONY-G6500系列無限傳播工作站,4套LED大螢幕,最新的profoto(保富圖)攝影燈光設備和PHASE ONE(飛思)專業數碼後背,耗資近千萬元、可錄製大型交響樂、合唱的西部領先的錄音棚,具國際先進水平的VICON動作捕捉系統,多個先進的IVDI、SOBEY、APPLE、大洋高清、標清非線性編輯機房和方正飛騰、中科大洋、蘋果培訓認證中心,川內高校中最好的電視錄製與播控中心、高清演播廳、虛擬演播室、大型多功能繪景工作室、MIDI音頻編輯工作室、高級照場和美術館,全國高校中首家中影集團院線數字電影院。省級標準校園廣播電視站,開設有晨光電視新聞頻道、綜合頻道、影視文藝頻道等三個電視頻道和幾十套晨光電台廣播節目。主幹網達10000兆、出口5000兆的校園寬頻有線網和無線網路復蓋全校。近2萬平方米的大型多功能藝術體育中心建有籃球、排球、羽毛球場,同時建有帶鏇轉、升降的開放式大型舞台和4000多名觀眾坐席。學生活動中心中建有全國高校中一流的、各類健身器材多達200多套(件)的健身中心。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的攝影大棚、占地300餘畝的蒲江實踐基地等也正在籌建中。 1萬餘平方米的圖書館大樓有各類適用圖書、期刊和音像資料150萬冊(件),閱覽座位1500餘座。各類體育運動場地總面積達4.68萬平方米,其中包括面積達1.9萬平方米的大型藝體館1座,面積達0.51萬平方米的健身中心1個,人造草坪標準足球場1個,標準田徑體育場1個,標準游泳池1個,室外籃球場12個、排球場6個、羽毛球場14個、網球場2個、桌球台40套,室內籃球場1個、排球場2個、羽毛球場10個、桌球台12套,檯球14套。

師資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擁有西部地區及四川省內廣播影視、音樂美術、文學藝術、新聞、教育等各界著名專家、學者及中青年傳媒、藝術骨幹,近千位專職教師任教,高中級職稱教師占85%以上。擁有一支雄厚的實力派師資隊伍。學院聘請了多位大師、專家、學者來校任教,可謂“名師薈萃,大家雲集”。 各專業學科帶頭人均為在國內業界頗具影響的知名專家、教授。他們中有:原四川電視台台長著名電視藝術家王岳軍教授、著名教育專家馬洪奎教授、著名播音朗誦藝術家王雷(播音指導)教授、著名作家陳祖繼教授、著名藝術設計專家黃莓子教授、教學管理專家董孝壁教授、民族音樂創新開拓者、著名音樂人陳川教授、國家一級導演、表演藝術家溫瓊如、原四川電視台新聞研究所所長、著名高級記者康慶良、四川攝影家協會主席、著名攝影藝術家康大荃教授、原四川有線台副台長、著名高級記者張成海、國家一級演員、聲樂教授蘇國明、廣告學專業學術帶頭人肖建春教授、著名計算機技術教授馮景之、著名雕塑藝術家鄭曉東教授、著名剪輯師張樂平教授、著名藝術設計專家黃環教授、周良知教授、國家一級演員、表演教授張榮芝、著名節目製作專家顏林教授、國家高級化妝師王澤政教授等。並由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運動會(12張)

他們組建了各專業老、中、青結合的配置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他們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廣播、電影、電視界有較高的造詣和知名度。為了與世界藝術教育接軌,學院聘請了美、英、加、韓、日等國少量專家、教授來我院擔任部分專業課教學工作。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完備的廣播、電影、電視學科群為各專業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專業人才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分校

我縣與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正式簽約,標誌著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分校將落戶蒲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傳敏,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劉東,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家鐸,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馬洪奎和縣領導施躍華、劉兵、姚萬成、吳立民、高永虹、董國慶、龔月倫及縣委辦、政府辦、發改局、教育局等部門和鄉鎮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徐銳主持。 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兵,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馬洪奎代表雙方簽約。 縣委書記施躍華對該項目的成功簽約表示熱烈的祝賀,他在致辭中指出,此次項目的成功簽約,既是成都理工大學實施內涵式建設與外延式發展的重要體現,更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實踐,必將為促進蒲江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搭建起了新的更高的平台。蒲江縣委、縣政府將本著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全力為該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最後,他預祝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蒲江分校區項目早日建成達效。

學校校歌

《夢想就在前方》 詞:俞建中曲:周路迎著晨風 迎著朝陽這裡是我們相聚的地方 盡情歡笑 拋開所有煩惱 我們享受愛的光亮 扇動翅膀 舞動陽光 這裡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堅持夢想 一起聚集力量 讓天等待我們去飛翔 夢想就在前方 追逐我們的理想 心中充滿美好希望 勇氣照亮前進方向 夢想就在前方 未來就在我們手上 幸福等待我們起航 明天在彩虹升起的地方 夢想就在前方 迎著晨風 迎著朝陽 這裡是我相聚的地方 盡情歡笑 拋開所有煩惱 我們享受愛的光亮 扇動翅膀 舞動陽光 這裡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堅持夢想 一起聚集力量 讓天等待我們去飛翔 夢想就在前方 追逐我們的理想 心中充滿美好希望 勇氣照亮前進方向 夢想就在前方 未來就在我們手上 幸福等待我們起航 明天在彩虹升起的地方 夢想就在前方 追逐我們的理想 心中充滿美好希望 勇氣照亮前進方向 夢想就在前方 未來就在我們手上 幸福等待我們起航 明天在彩虹升起的地方 夢想就在前方

人才

學院十分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拓展,課堂內外都加強了訓練和提高。他們游入大海成蛟龍,撒向天宇皆是星,在人生的舞台上施展著自己的才華,參加國際、國內各種大賽,獲得各項大獎者達600餘人次,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其中優秀者如雨後春筍,不勝枚舉。

在舉世矚目的2008北京奧運會上,我院7名學生被選為奧運會引導員,4名學生選為奧運會人物造型師,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新聞系學生田桐,榮獲鳳凰衛視2009中華環球小姐總決賽冠軍、最佳上鏡獎 ,向世界展示了華人的風采。 播持系學生王洛堯,參加建國60周年首都閱兵式女民兵方隊,獲方隊優秀團幹部、作風養成標兵等榮譽;所拍攝DV短片獲得閱兵聯合指揮部第一名。

編導系才女林靜宜,曾獲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80後十大作家之一。作品散見於《萌芽》《美文》《中華文學選刊》等報刊。 2005年被評為《萌芽》最受歡迎十大寫手之一。

藝術設計與動畫系06級畢業生曹智勝,拍攝的短片MV《左右》,參加有著“短片奧斯卡”之稱的第三屆“全球華人非常短片創意大賽”,在3萬餘部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MV年度十強和最佳MV入圍獎;朱貝等創作的《水杯》,參加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短片大賽,獲中國短片單項大獎冠軍,全球年度總決賽亞軍,創下了69秒短片獲7000美金獎的高記錄。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廖宇靖16歲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邊緣》,之後陸續出版小說及文集多部,獲獎無數。已出版專著:《邊緣》、《零五印象》、《單人床》、《你的微笑》。2007年,中國散文學會授予給他優秀華語青年稱號。2007年10月,被提名為成都十大傑出青年侯選人。2008年因抗震救災表現優,被奧組委破格選拔為奧運火炬手。2008年12月受邀作為大陸地區唯一青年作家代表參加香港書展。被文學泰斗巴金譽為“後生可畏,金庸第二”。

攝影系07級學生龔雷作品《大山之子》,獲“第二屆國際攝聯青年黑白攝影雙年展唯一一個金獎,震撼了攝影界。

播持系學生武世傑、商建超、孫寶龍的《我的五千年中華》作品參加中國最高水平的大學生專業朗誦比賽——《第十一屆齊越朗誦藝術節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朗誦比賽》,獲“京外組”40多所高校的第一名和總決賽第三名。

音舞系07級學生滕偲璵,2010年參加湖南衛視舉辦的“花兒朵朵”全國總決賽,躋身10強(第8名),與青海衛視簽約。

戲美系09本科生毛楚玉,獲娃哈哈<美麗模仿>明日超模全國總決賽冠軍,將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超模大賽。 表演系專科生田娜,主演《無蟬的夏天》,榮獲第17屆電視節最佳電視獎、第10屆電影節數字電影一等獎。

戲美系趙鑫澤,參加2009CCTV模特大賽名列全國五強。 學校攝像機

由於辦學理念與市場需求接軌,以人才市場為導向,在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突出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按照教室、實驗室、工作室三位一體的“三維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做到在校學習專業能力與將來崗位工作能力零距離接近。畢業生競爭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很多學生尚未畢業,用人單位便與其搶簽了就業協定,有的在實習期間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辦學十多年來,已為中央電視台和省內外廣播影視傳媒系統、大中型文藝演出團體及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等培養輸送了一大批記者、編輯、編導、節目主持人、演員及計算機網路維護和廣播電視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其中到首都北京國家級媒體工作的就達數十人之多。如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作製片人的朱健,新聞頻道主力編輯洪鵾,體育頻道周榮等,在省、市級電視台擔任新聞主播的白婭莉、李丹、趙亮、李文娟等。學院有廣播電視系統的行業優勢,為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渠道,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評價

一,“七個一流:一流的理念、一流的設備、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學生、一流的人才培養模式、一流的學校。” ——教育部廣播影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二, 成廣(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今天是成長人才的搖籃。明天一定會成為成就精英的聖殿。 —— 國務院新聞辦圖片藝術總監 焦波三, 成廣真正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 原北京大學副校長 四, 這是我所訪問過的最好的影視學院。 —— 五項奧斯卡獎得主 《指環王》《金剛》《阿凡達》製作人 理察泰勒五, 第一次來到成廣,讓我相當驚訝,沒想到這的設備如此先進,希望你們能夠利用手中那些大規模的電視武器,製造出非常精美的影視食糧。 —— 央視體育頻道著名評論員 韓喬生六,從教學設備上來看,我認為是全世界第一,能為學院能培育出大量的影視優秀人才。 —— 著名表演藝術家 劉佩琦七,通過我的參觀,對與學校和學生的感受,就是我對學生的才華感到震撼,對學校非常讚賞,對我非常有啟發。來這個學校,我完全被震撼了。 ——Exodus 電影集團董事長 MaxHoard 八, 三次來到成廣,成廣的發展令我吃驚。我為他們感到驕傲,祝福成廣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績。 —— 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 少將 陸文虎九,硬體確實非常好,可能在全部中國的高校里都是最好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設備配合起來,那就會戰無不勝。 —— 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 張同道十,多次來到成廣,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成廣的辦學思路,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注重實踐的教學方法,都令我非常驚訝。 ——海政著名軍職導演 演員 丁汝駿十一,這么多先進的設備,這么好的教學條件,我覺得咱們影視學院非常有前途。 —— 南京軍區著名軍職導演 鄭方南十二, 很驚訝,能有這么好的設備教學條件。都可以說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 宿志剛 十三,我認為你們學生很幸運能夠擁有如此一流的設備,只要你們利用這些設備努力學習,相信你們會踏上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電影《007》製片方副總裁 Saltzman

新華網《藝術院校中殺出一匹黑馬》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牂牂”是樹葉的交流之聲,也是廣播影視學院歡迎你到來的親切絮語;“星光水簌簌,藝園樹渾樸”,“簌簌”和“渾樸”,正是學院濃烈藝術氛圍的真實寫照。廣播影視學院,綠樹環繞,蒼翠蔥鬱。參天大樹,是前輩師友所植;青枝嫩葉,靠莘莘學子呵護。廣播影視學院建院來,師生勤奮耕耘,奮力探索,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我們共同的誓言:博學篤行,德藝雙馨!從電台到電視台、從影視劇組到廣告公司,從青藏鐵路到邊防崗哨……哪個地方沒有輝映著廣影人奮鬥的身影?這十年,廣播影視學院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讓社會各界矚目,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新聞傳媒單位和宣傳部門用鏡頭和筆墨見證了廣院的成長,今天,讓我們透過這些報導,回顧廣播影視學院的成長曆程,正是這些報導,記載了廣院那一段精彩與輝煌,以及那一段期待和希望!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相關報導

“近年來,藝術類專業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的青年學生,因此,藝術招生呈現出異常火暴的局面,各大高校紛紛開設藝術類專業。今年,在河南藝術專業考試現場,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受到學生的異常青睞,有9000多人報考,在山東有上萬人報考……有學生家長稱:“藝術院校‘北有北廣、南有浙廣,四川又出了個成廣’。”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以“博學、篤行,德藝雙馨”為校訓,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務全國、走向世界,成為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全的獨立藝術學院,引領著西部地區藝術發展的潮流。”

馬洪奎做客新華網高等獨立學院生機無限

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化教育邁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這與包括獨立學院等在內的我國各類高校快速發展密不可分。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知名教育專家、成都理工大學影視學院院長馬洪奎教授做客新華網四川頻道,就"在新的歷史起點下高校獨立學院的創新發展"來與網民朋友們交流。

華西都市報《突出特色創一流 譜寫就業新篇章》獨立學院如何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足跟,立於不敗之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地?廣播影視學院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特色辦學之路——在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做到在校學習專業能力與將來崗位工作能力零距離接近。 “零距離”產生的巨大效應——累累碩果令人目不暇接: 中央電視台拍攝30集電視連續劇《鐵血》,在學院學生中選拔了十多名演員和五十多名導演助理。新聞專業大二學生林毅,其作品被湖南衛視播出;表演系學生魏娜獨立製作的電視劇《丟了》,網上點擊率連續數周居全國榜首;學生孫浩睿等一行四人兩上青藏鐵路拍攝電視記錄片和專題片,受到鐵路部門領導的高度讚賞;編導與戲文系學生廖宇靖創作的長篇小說《邊緣》被文學泰斗巴金評價為“後生可畏、金庸第二”。 成都日報:《獨立學院對高等教育貢獻巨大——訪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是四川最早的獨立學院之一。學院團結奮進,準確定位,通過幾年的發展,學院成為中國獨立學院中的一顆明珠,閃耀在中國的西部。在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獨立學院峰會在四川召開之際,記者專程採訪了該院院長馬洪奎教授。談到獨立學院,馬院長充滿著自豪和喜悅。他認為獨立學院對中國高等教育有巨大的貢獻。” “獨立學院擔當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鋒角色。” “解決了百萬學子的求學,學校2004年前的畢業生就業率達100%,2005年達98%以上。2006年儘管難度大仍達90%以上。這也算是對高校就業的貢獻。”

中央電視台“新聞三十分”

在山東,雖然氣溫達到了零下幾度,但報名現場依然可以用“沸騰”二字來形容,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馬洪奎:“我們從一開張就有很多很多學生來報名,大概只有半天時間,大概就有接近兩千學生報名。” ——《報考藝術院校,圓我明星夢想》 媒體報導

《華西都市報》

《男子丟失60萬財物成都美女大學生如數歸還》 “感謝貴校學生歸還撿到價值六十萬元財物的錢包……”昨天,一封感謝信從甘肅寄到了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馬洪奎院長辦公室。信中,甘肅章先生為學校播音主持系大二學生武亞男的拾金不昧叫好。

索尼公司《用先進技術武裝專業人才》

一所學院,12000餘名學生,12個多功能一體化演播室,700餘台專業攝像機,300餘部數位照相機,2000餘套非線性編輯系統,4台索尼XDCAM HD高清專業光碟產品首次投入演演播室套用……這些數據聽來讓人覺得難以置信。人們頭腦中更多的則是一個接一個的問號呈現:一所學院何以能如此大手筆地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建設?學校敢為人先,嘗試高清專業光碟產品套用,該校人才培養的定位與學院發展方向又是什麼?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路展覽會(CCBN2008)索尼展區,記者有幸見到了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馬洪奎教授和副院長張書玉教授,通過與兩位院長的交談,諸多疑問逐一有了答案。

成都商報《成都“八榮八恥”評選》

“為幫助血液病患者,2005年12月12日,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大三女生姚遠和4名同學成立了“愛心凝血小組”。她們通過義賣、募捐的方式已幫助了一名白血病患者——6歲女孩巧巧。目前她們希望一邊學習一邊兼職,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所得來捐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

天府早報《攝影展站在“十字路口”》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攝影專業的攝影作品展在位於九眼橋附近的井介酒吧開展。100多幅作品占據了酒吧的所有牆面,令眾多酒客眼睛一亮。學生們將這次展覽取名為“十字路口”,意味他們的創作處於觀望與徘徊期。據悉,為了這次展覽,同學們大半年來背起相機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追逐日出日落,頗有那種影不驚人誓不休的壯士味道。“ “與其他影展不同的是,這次影展是學生們自己洗照片,自己掏錢租展場。“我們的目的在於通過內行人士的觀展,指出我們作品中的不足,以便我們能少走彎路。”一位女大學生如是說。” 成都商報:《今晚上映電影:本校學生出品》“一次來自家鄉貧困的感慨,給予了他創作的靈感;一個全部由在校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90分鐘電影,表達了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大二學生王永東內心對改變山區落後現象的嚮往,經過一個月的艱難拍攝和長達半年的後期製作,今日傍晚,電影《雨花》將在成都理工大學正式上映。” “王永東告訴記者,他們一行10多個學生進入大山,儘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困難依然超出了他們的想像。然而,真正讓他們心酸的,是那些孩子們盯著他們手中速食麵時的嚮往的眼神。封鏡的那天,是拍攝組留在大山的最後一天。孩子們似乎意識到了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即將離去,說戲的時候,每個人都不停地流淚,作別時,就像戲中孩子們送他們的老師石磊那樣,淚流滿面地和大家揮手……” 成都商報:《和大樹對話的“山爺爺”》“在與四川理縣桃坪羌寨遙遙相對的增頭溝上寨,居住著一位頗受當地人尊敬的山爺爺。昨日,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2002級編導系的5名同學,送來了一盤DV帶,上面記錄了這位山爺爺的故事。” “7月份,5位大學生在增頭溝上寨待了半個月。說起自己的這次經歷,成都女孩姚遠不無感慨地說,除了身上被蚊蟲叮咬的180多個“疙瘩”、脊背上被紫外線曬出來的無數個“水皰”以外,更令她難忘的還是代表著古羌族文化的山爺爺留給他們的無限思索。” 遼寧日報:《曾經見義勇為,獲免 1.5萬學費》“8月23日上午10時許,家住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鄉的張士博和母親忐忑不安地走進了成都理工大學的大門,他今年考取了該校廣播影視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攝影)。由於張士博前年6月的一次見義勇為行為,影視學院決定免收這位窮學生第一學年15000元的學費。” 成都商報:《不計報酬,80師生願當圓夢人》“17日將在錦城藝術宮上演的“光影100·圓您一個電影夢”系列之《中國電影百年慶典音樂會》上,來自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聲樂系的近80名師生將參與4首歌曲的表演,該學院不但不取分文報酬參演,而且還投入上萬元為表演的學生們製作了全新舞台服。該學院馬院長認為:“電影百年紀念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我們廣播影學院參與這次活動,是希望能充當圓夢者的角色,為廣大成都影迷圓夢!” “據悉,該學院聲樂系的近80名大一新生,將在17日的音樂會上表演女聲小合唱《大紅棗兒甜又香》《紅色娘子軍連歌》以及大合唱《大海呀!故鄉》《地道戰》的表演。國家一級演員蘇國明擔任了這群學生的節目指導,她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每天課餘時間都會排練,幾乎每晚6:30到9、10點鐘都沒間斷過。學生們對這樣有意義的大型表演活動,都顯得很有激情,有的同學寧可不吃晚飯,也不願意在排練時遲到。” 《華西都市報》: 《西部崛起的藝術殿堂》有人說“北有北廣(現中國傳媒大學),東有浙廣(現浙江傳媒學院),西部‘成廣(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更輝煌”。這座崛起西部、蜚聲中外的傳媒藝術殿堂,令國內外業內專家感到“震撼”,更令全國各地的考生趨之若鶩。為解讀“成廣”現象之迷,記者專訪了全國獨立學院先進個人、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黨委書記馬洪奎教授。記者:學院未來的前景將會怎樣?答:未來,“成廣”將主要走內涵科學發展、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學院與北京藝術家團隊合作、創作拍攝200集系列電視劇《花季啟示錄》的樣片《大山的女兒》、《陽光夥伴》由學院學生出演並在“成廣”完成攝製;即將竣工的帶鏇轉舞台的大型藝體中心,2011年將迎來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和(第11屆)四川電視節國際大學生DV作品‘金熊貓’獎的評選;籌建中的西部影視拍攝基地,竣工後可同時攝製3-5部電影和幾百集電視連續劇,屆時將形成京、滬、蓉三大拍攝基地的三足鼎立局面。 媒體見證了廣院十年的發展,回首十年的流金歲月,探尋十年的發展歷程,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秉承“博學篤行,德藝雙馨”的校訓,以豪邁的熱情和高昂的鬥志,英姿勃發地行進在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進程中的路上,生逢其時,好風助力,已經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正在朝著“國內知名、西部著名、四川一流的獨立藝術院校”的雄偉目標邁進。 “子規夜半尤啼血,不信東風換不回”。孜孜耕耘,收穫喜悅,在收穫喜悅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新的希望。新的一年,又一批有志青年將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成為中國廣播電視界堅實而強有力的後備軍。廣院相信,從你入校之日起,將以對真、善、美的追求,為廣播影視學院的道路鋪就絢麗的磚石;為廣播影視學院的天空增添明亮的色彩。廣院更相信,當你完成學業,走出廣播影視學院,面對人生,你的臉上,洋溢的是謙遜的微笑;你的心中,充滿的是無畏和自信。 廣播影視學院的一切,屬於你! 廣播影視學院的未來,期待著你! 在這裡,全國一流的專業教學硬體設施將伴隨著你的學子生涯! 在這裡,將圓你一個銀色的夢! 在這裡,你的理想將插上騰飛的翅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