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成全別人的好事;幫助別人實現願望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e)”
《後漢書·王梁傳》:“‘君子成人之美’,其以 梁 為 濟南 太守。”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眾人一齊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見義不為,是為無勇’。俺們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又道是‘君子成人之美’,便是個漠不相關的朋友,咱們還要勸他作成這件事,何況我和他呢?”
魯迅《華蓋集·犧牲謨》:敝人向來最贊成一切犧牲,也最樂於“成人之美”,況且我們是同志,我當然應該給你想一個完全的辦法。
詞語辨析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贊助別人成事
【造句】:做人不僅要有寬容的美德,還要有 成人之美的胸襟。
【近義詞】:急公好義、助人為樂
【反義詞】:成人之惡、掠人之美
【歇後語】:紅娘牽線;化妝店裡的買賣
【燈謎】:壯麗
【英文】:help somebody to fulfil his wish
【典故】: 《春秋·榖梁傳》隱公元年齋 元年春,王正月。雖無事,必舉正月,謹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為公也。君之不取為公何也?將以讓桓也。讓桓正乎?曰不正 。《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隱不正而成之,何也?將以惡桓也。其惡桓何也?隱將讓而桓弒之,則桓惡矣。桓弒而隱讓,則隱善矣。善則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揚父之美,不揚父之惡。先君之欲與桓,非正也,邪也。雖然,既勝其邪心以與隱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與桓,則是成父之惡也。兄弟,天倫也。為子受之父,為諸侯受之君,已廢天倫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隱者可謂輕千乘之國,蹈道則未也。
相關故事
明朝有一人名喚謝榛,瞎了一隻眼,但他善作歌詞,所作的歌詞在民間流唱甚廣。萬曆元年冬,謝榛到彰德,孫穆王親自接待他,飲酒暢談之餘,孫穆王便讓自已的寵姬賈氏在簾後彈唱,賈氏唱的是謝榛所作的一首竹枝詞,孫穆王見謝榛聽得十分出神,乾脆叫賈氏出來拜見,賈氏長得非常漂亮,她接著又把謝榛所作的歌詞都唱了一遍,謝榛十分高興,起來說:“夫人所唱的,不過是在下粗淺之作。我當重作幾首好詞,以備府上之需。”次日,謝榛即奉上新詞十四首,賈氏把它們一一譜曲彈唱,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孫穆王見兩人如此投機,便在次年元旦將賈氏及一些豐厚的禮品送給謝榛。世稱孫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風度;但也反映了古時女子的卑賤,被當作禮品送來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