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距大同市約65公里。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

基本信息

簡介

懸空寺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是中國內地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

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歷史

懸空寺懸空寺

懸空寺建造在渾源懸城城南五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岩峭壁上。始建於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岩壁上書寫了“壯觀”二字。

明崇禎六年(1633年),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懸空寺,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現存建築是明清兩代修繕的遺物。

1957年懸空寺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點

懸空寺懸空寺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展了中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奇”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懸”是懸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里,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

懸空寺的“巧”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寺內有佛像八十多尊。

特色

懸空寺的六座主殿閣之間都用木製樓梯相連。寺內塑像很多,但這些塑像的特殊之處在懸空寺的三教殿內,儒、道、釋的三位代表人物孔子老子釋迦牟尼的塑像共居一室,中國像這樣三教始祖同居一室的情況非常罕見。

山西著名旅遊景點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