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端公腔

懷遠端公腔

懷遠端公腔,是指流傳於安徽省懷遠縣的一種民間曲藝種類。又稱“端公神調”或唱“陰陽戲”。端公舊時稱“巫”,端公腔源於道教,以男巫演唱為主,由悼念亡魂、驅災避邪的祭祀活動演變而成,開初只唱宣揚輪迴迷信的神鬼故事,後來受曲藝和戲曲的影響,不斷增加一些娛人的民間故事或流傳的戲文,逐漸變成了一種酬神賽會的表演形式。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信息

中文名:懷遠端公腔
懷遠端公腔懷遠端公腔

遺產級別: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皖政200893號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4日
項目編號:Ⅴ—12
申報單位: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

文化背景

懷遠地處安徽省北部的淮河中游,渦、淮兩河交匯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懷遠端公腔表演懷遠端公腔表演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會末期,這裡就是塗山氏國聚居之地。相傳大禹治水到此,大會天下諸候,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好傳說。懷遠縣城位於縣境東部,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民間歌舞花鼓燈名揚中外,被譽為“東方芭蕾”;懷遠特產“九州奇果”石榴天下聞名。就在這種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下,揉合了說、唱等多種藝術形式的懷遠端公腔產生了。

歷史淵源

端公腔又稱“端公神調”或唱“陰陽戲”。端公舊時稱“巫”,《潛書·抑尊》載:“蜀人之事神也必憑巫,謂巫為端公。”端公腔源於道教,以男巫演唱為主,由悼念亡魂、驅災避邪的祭祀活動演變而成,
懷遠端公腔表演懷遠端公腔表演
開初只唱宣揚輪迴迷信的神鬼故事,後來受曲藝和戲曲的影響,不斷增加一些娛人的民間故事或流傳的戲文,逐漸變成了一種酬神賽會的表演形式。據老藝人推算,懷遠端公腔從清代中期已經形成,清末至民初為鼎盛時期,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小咬子”、“大林子”、“小林子”、“高毛”等一批著名的藝人。它與流行在山東微山湖地區的“微山湖端公腔”和江蘇揚州一帶的“香火調”(香火戲)也有一定的血緣關係。

表現形式

懷遠端公腔的表現形態分為兩種,一種是“打喜鼓”,大都選擇在傳統或喜慶節日演唱,為單一的說唱,端公在中間坐唱,聽眾圍坐四周,因此,唱端公腔俗稱“靠壁”。一種是“開財門”,是在祭祀過程中邊舞邊唱,可幾人演唱,並伴有舞蹈動作,形式近同儺祭歌舞。懷遠端公腔的唱腔結構以板腔反覆體為基礎,詞格多是十言或七言的詩讚體。腔調可分為“神調”和“丁香調”兩類。神調又稱神腔,只用於祭祀。說唱時用丁香調,丁香調因人物和情節不同而分成喜調和悲調,板式有快調、慢調、跺句等。端公腔演唱的曲目分為篇幅較小的段子和大段的戲文故事。經常表演的曲目有:《休丁香》、《站花牆》、《打嫁妝》、《白馬馱玉帶》、《十二把穿金扇》、《城隍會》、《打西門》等。懷遠端公腔主要的伴奏樂器是狗皮鼓,又稱“太平鼓”,鼓面蒙以狗皮,鼓柄下端墜有九個小鐵環,擊鼓時有節奏的搖動鼓柄,鐵環叮噹有聲,和諧悅耳,因之又叫“九連環”或“三環九扣”。

傳承價值

懷遠端公腔反映了懷遠人民的歷史進程及歷史變遷中的社會風貌、風土人情,是懷遠歷史文化的見證。端公腔是一種曲藝形式,其中又夾雜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剪紙、雜技、武術等表現形式,整個表演活動洋溢著濃郁的遠古文化氣息,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懷遠端公腔反映的內容,基本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醜。它以風趣幽默的表現形式,深受人們的喜愛,使人們的心情得到愉悅和升華。

傳承情況

懷遠端公腔只流行於懷遠縣城關一帶,由於其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隨著社會不斷變遷和時代飛速發展,市場經濟的繁榮與文化娛樂成多極化趨勢,影響著人們的精神文化取向,致使懷遠端公腔這一古老而獨特的民間曲藝奇葩逐漸消亡。21世紀初,懷遠縣能夠完整表演端公腔的民間藝人都已作古,而碩果僅存的能夠說唱端公腔的藝人懷遠城關人馬洪騮,也於2008年秋去世,懷遠端公腔瀕臨滅絕。2007年,懷遠端公腔被蚌埠市人民政府確立為蚌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春,懷遠文化部門搶救性的挖掘和整理了馬洪騮的端公腔藝術,並保留下了彌足珍貴的錄音、錄像資料,堪稱絕唱。2008年底,懷遠端公腔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