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又稱睢陽書院,前身南都學舍,原址位於河南省商丘縣城南,由五代後晉楊愨所創,並列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宋初書院多設于山林勝地,唯應天府書院設於繁華鬧市,歷來人才輩出。靖康國難時(1126年),金兵南侵,中原淪陷,應天府書院被毀,學子紛紛南遷,中國書院教育中心隨之南移,應天府書院沒落。歷朝雖有人曾重修書院,但未能成功,今天應天府書院只剩下殘存的建築,供人瞻仰。

基本簡介

最初為戚同文講學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誠就其地築學舍150間,聚書1500餘卷,廣招學生。使應天府書院揚名的另一位人物就是那個吟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為南京,為當時四京之一。商丘瀕臨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輻輳,隋唐以來,已發展成為一方都會。宋代的應天府書院就設立在商丘的繁華鬧市中。

歷史沿革

書院內景之一書院內景之一

應天府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時的後晉。當時有邑人楊愨“樂於教育”,在將軍趙直的支持下,聚徒講學。楊愨去世後,他的學生楚丘人戚同文繼承師業,繼續辦學,培養出諸如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范、王礪等後來都成為台閣重臣的著名人物。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也出自這所學校。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戚同文病逝,學校一度關閉。宋真宗大中祥符初,應天府民曹誠實資雄厚,藏書豐富,慨然繼承戚同文的辦學事業。由他籌資三百萬,增建校舍一百五十間,聚書數千卷,“博延生徒,講習甚盛”。大中祥府二年(1009),曹誠呈請朝廷,以學入官,得到了宋真宗的讚許,並正式賜匾額為“應天府書院”,以曹誠為書院助教。從此,應天府書院便由應天府幕職官直接“提舉”的官方書院。

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學家晏殊出任應天知府,聘請著名學者王洙為書院“說書”,王洙博學多才,應天府書院在他主持下“其名聲著天下”。仁宗景祐二年(1035),應天府書院改為府學,晏殊又聘請因服喪而退居睢陽的范仲淹執教,任教期間,范仲淹撰寫《南京書院提名記》。當時的應天府書院,是中州的一大學府,據《宋史》記載:“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晏殊)始。”從大中祥符以後的二十餘年間,應天府書院的學生“相繼登科,而魁甲英雄,儀羽台閣,蓋翩翩焉,未見其止”。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應天府書院改為南京國子監,其地位也高於其他一般書院。宋哲宗時,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的幼弟曾肇知應天府,更是“積公帑之餘,大興學校,親加訓導,養成人才為多”。應天府書院歷經北宋一百餘年而不衰,在宋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應天府書院毀於戰亂。同時也因南宋偏安,就讀於書院的文人、士子紛紛南遷,中國書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學大盛日時,應天府書院已不如白鹿洞書院,未能扮演文化傳承角色。

明朝嘉靖十年(1531),御史蔡璦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學改建,而沿用舊名,重建書院,但萬曆七年(1579),宰相張居正下令拆毀天下書院,應天書院遂廢。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府陳錫格又重修應天府書院,但為時不久,書院又廢。

產生原因

應天府書院應天府書院

第一,北宋科舉取士規模日益擴大,而宋初官學卻長期處於低迷不振的狀態。士人求學需求很大,卻苦無其所,在這種情況下,書院應運而生,起到了填補官學空白的作用,為廣大士子提供了讀書求學的場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術,鼓勵民間辦學。宋初提倡文治,但國家一時又無力大量創辦官學,故朝廷對書院給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贊助。像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都得到朝廷賜書、賜匾額、賜學田和獎勵辦學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這些支持無疑是促進宋初書院興盛的直接動因之一。

第三,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佛教出於僻世遁俗、潛心修行的宗旨,多選擇環境僻靜優美的山林建立寺廟,五代及宋初的書院也大多建於山林名勝之中。佛教禪林集藏經、講經、研經於一體,也對書院教學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如:書院的講會制度就是借鑑了佛教僧講和俗講的講經方式,書院教學的講義和語錄等形式,也是來源於佛教禪林制度。

第四,印刷術的套用,使書籍的製作與手寫本相比,變得極為便利,是促成宋代書院興旺發展的重要基礎。書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眾都可以擁有的,才有可能使書院擁有豐富的藏書,並真正成為面向社會的教學研究場所。

課程設定

應天府書院設定要求應天府書院設定要求

嚴格要求院生學習。《上執政書》提出“固國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事”6件大事。其中,“重名器”就是慎科舉、敦教育,初步形成了宋初河南書院教育的基本宗旨

學院的基本課程是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和《春秋》,強調“夫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勸學之要,莫尚宗經。”學生會按照不同專長而入讀各項分科,課程主張學以致用,提倡實地考察,即所謂“明體達用”。范仲淹說:“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將何以救?在於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在“經濟之才”的總要求下,還要培養專業人才。他亦把“德”說成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主張選拔人才要德才兼備,且首先注意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講學,但大多是提綱挈領的,並不作逐字逐句的解釋串講,只給學生提示,再由學生提出疑難,作針對性討論。應天府要求教師作表率,每當給諸生命題作賦,范仲淹會先作一篇,掌握試題難度和著筆重點,使諸生迅速提高寫作水平。由於范仲淹在道德學問上堪為表率,學風甚濃。

師資水平

范仲淹主持應天府書院時,擇生只有品德和學業上的基本要求,沒有年齡身份和地域的限制,生徒來源廣泛,院生可以隨意流動,不受地域、學派限制,均可以前來聽學。

學者來自不同學派,晏殊、孫復、胡瑗均曾在應天府書院講會,其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張時而引起辯論,學術氣氛濃厚。

歷史地位

應天府書院應天府書院

宋仁宗慶曆年三年(1043),擔任宋廷參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貢舉、擇官長”等十項改革主張,取胡瑗蘇湖教法改革當時教育系統,期時應天府已升格為南京國子監,先行實施改革,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

范仲淹執教應天府書院時,經常教導學生要“從德”,而不能僅以科舉仕進作為求學的最終目的。在他提出的“為學之序”中,學、問、思、辨四者也是最後落實到“行”上。後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講院碑記》,建藏書樓,回顧范仲淹的講學生涯。

最初為戚同文講學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誠就其地築學舍150間,聚書1500餘卷,廣招學生。應天府書院是免費的,應天府書院的原址在現在的商丘故城,完整的書院已不在,只有殘存的一些建築。

范仲淹於天聖六年(1027)掌教應天府書院,應看作是北宋書院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主講該書院的過程中,率先明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匡扶“道統”的書院(學校)教育宗旨,並以此確立了培養“以天下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動了宋初學術、書院(學校)學風朝經世致用方面的轉變;後來又通過“慶曆興學”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勵了這些成就,進一步推動了北宋書院的發展,明確了學術、大師在書院中的重要作用和歷史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