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福音

愛的福音

2005年華夏出版社出版了《人道主義思想史》叢書,愛的福音是其中的第二部。全書介紹了基督教產生的基礎、基督教與希臘文明的傳承關係,以翔實的論據證明中世紀基督教人道主義的存在,並以獨特的視角將中世紀人道主義定位在愛的福音的層面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上世紀初,特別是“五·四”運動時期,隨著西學東漸,人道主義的研究進入中國,1903年上海明權社出版的《新爾雅》(汪榮寶、葉瀾編)就有“人道主義”條目。“五·四”運動時期,人道主義研究達到高潮。雖然受到連年戰亂的影響,但當時的研究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1949至1978年,由於時代和環境的限制,人道主義研究幾乎很少問世。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對“文革”的反思,我國哲學界曾經進行了人道主義問題大討論,後因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而中止。1995年,對人道主義的討論和出版重新開始起步。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向世界敞開了大門,了解世界,了解西方文明,刻不容緩。西方文明的精髓就是人道主義,因此,我們要了解西方文明就要對人道主義要進行溯本求源的研究,要深入這一文明的內部,探討它,了解它,吸收它的可取之處。《人道主義思想史》叢書的寫作初衷就是溯本求源,揭示人道主義的深刻內涵,順其脈絡向我國讀者展現它的發生與發展,確定其在西方文明史中的核心地位。

《人道主義思想史》共六冊,《人性的曙光:希臘人道主義探源》《愛的福音:中世紀基督教人道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近代啟蒙主義的人道主義》《東正教與俄羅斯人道主義》和《二十世紀人道主義與反人道主義》。每本約計50萬字。作者均為我國哲學界有所成就的中年學者,他們具有堅實的哲學功底,並且對人道主義進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這套叢書的內容極其豐富、厚重,在人道主義研究方面獨樹一幟,是極有分量的著作。

本書是《人道主義思想史》叢書的第二部。中世紀被西方人認為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人道主義狀況如何,是本書要詳盡探討的問題。本書介紹了基督教產生的基礎、基督教與希臘文明的傳承關係,以翔實的論據證明中世紀基督教人道主義的存在,並且以獨特的視角將中世紀人道主義定位在愛的福音的層面上。

編輯推薦

中世紀被西方人認為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人道主義狀況如何,是本書所要詳盡探討的問題。全書介紹了基督教產生的基礎、基督教與希臘文明的傳承關係,以翔實的論據證明中世紀基督教人道主義的存在,並以獨特的視角將中世紀人道主義定位在愛的福音的層面上。

目錄

導論中世紀基督教沒有人道主義?

誤區之一:人道主義就是說希臘語/2

誤區之二:人道主義起源於文藝復興/5

誤區之三:人道主義就是無神論/7

誤區之四:把中世紀的蒙昧與黑暗完全歸咎於基督教,從而斷定它是反人道主義的/10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