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

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

《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是奧修的一篇精彩的演說辭對於無法下定義的愛,每個人又如何獲得呢?奧修認為該做三件事:第一是擺脫自己的父母,成為一個個體;第二是不要要求完美;第三自己給別人無條件地給予愛。向學春先生在給這篇文章的評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形象的魅力是一種奇特的魅力,它可以在不知不覺之中,給人一種分外的親切;再加上如詩般的溫情的語言,這種親切感里的美,其感染力就更加讓人無以言說。”奧修的“愛”是脆弱的,是一種奇特的“愛”,看了半天,才知道種下的樹叢中的玫瑰也芬芳。愛原來如此。

作者簡介

奧修 Osho(1931——1990)

曾名為阿恰里亞·拉傑尼希。1931年12月11日,出生於印度中央邦古其瓦達地方的一個殷實人家,並且其家庭有耆那教的背景。1985年被美國基督教政府驅逐出境,並被美國少數官員以反詐欺法指控其企圖謀殺、攻擊、縱火、盜竊、竊聽及魯莽地危害安全等罪起訴,被法院勉強冠定為移民罪,曾遭到歐洲24個國家拒絕入境。1989年改名為奧修,意思是海洋。奧修曾旅居美國,啟蒙奧修運動,該運動著重於性靈與哲學層面,頗受爭議。他於 1990年1月19日在浦那過世。他的聚會所時至今日仍被稱為奧修國際靜心度假酒店。

奧修是印度當代通俗哲學家,他長在東方文化的氛圍中,又熟悉西方文化,是個熱愛禪宗和基督、熱愛生命和歡樂的人。他在印度做了九年哲學教授後開始週遊世界和演講。他的講演關注人,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在工業文明重壓下所受的痛苦與變革。他告訴人們:生命是奇蹟,我們惟一能幹的事就是愛與歡樂。他將一些非常深奧的道理用很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幫助人們用智慧之光開啟真正的人性自由。《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是奧修的一篇精彩的演說辭。

全文閱讀

每個小孩生來就有一個人所具有的愛,甚至超過一個人所擁有的愛,所充溢著的愛。一個孩子出生就是愛,一個小孩就是用被稱為愛的材料做成的,但是父母卻不能給予愛,他們有他們自己的遺傳——他們的父母從來沒有愛過他們,父母只能假裝;他們能夠談論愛,他們會說:“我們非常愛你。”但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非常不愛的,他們的行為方式,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是非常侮辱的。沒有尊重,父母沒有尊重孩子,誰曾想過要尊重一個小孩呢?一個小孩根本就沒有被認為是一個人,一個小孩被認為是一個問題。如果他保持安靜,那么他就是好的;如果他不麻煩他父母,那么更好,那就是一個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

但是那兒沒有尊重,沒有愛,父母不知道愛是什麼。母親沒有愛丈夫,丈夫也沒有愛妻子,愛並不存在。控制、占有、嫉妒,以及所有各種各樣的毒素在摧毀著愛。

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它必須受保護,它必須受強化,它必須被澆灌,惟有如此它才能變得強健。孩子的愛是非常脆弱的。這是自然的,因為孩子就是脆弱的,他的身體是脆弱的。你認為孩子自己會有能力生存嗎?只要想想人是多么無助,如果讓孩子自己獨立,他幾乎不可能生存,他將會死去。那就是愛的情形,愛被冷漠,父母不在家,他們不懂得愛是什麼,他們從不流露愛;記住你們自己的父母,記住,我不是說他們要負責,他們是受害者,就和你們一樣是受害者,他們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樣,就這樣類推。。。你能夠推到亞當、夏娃和天父也未對亞當與夏娃非常尊敬,沒有足夠的愛,那就是為什麼從最初他們就開始命令他們:“做這個”,“不要做那個”,於是他就開始了所有父母做的一切無聊的事。“不要吃這棵樹上的水果”,當亞當吃了那水果,天父便顯出如此生氣,他將亞當和夏娃逐出了樂園。

那場驅逐行動始終在那兒了,每個父母威脅要驅逐小孩子,要將他扔出去,“如果你不聽話,如果你行為不檢點,你將被扔出去。”很自然,一個小孩子便會害怕,扔出去?扔到這生命的荒野中?他開始妥協,小孩子逐漸變成了一個扭曲的人,他開始控制了。

他不想笑,但是如果母親來了,他想喝牛奶,他就笑,這就是政治,是政治手腕的起點,是政治手腕的ABC。在內心深處,他開始憎恨,因為他沒有受到尊重;在內心深處,他開始感到挫折,因為原本的他沒有被愛。他被期望著做某事,只有那樣做他才會被愛,愛有某些條件,原本他是沒有價值的,首先他必須變得有價值,那樣父母的愛才會有可能。

這樣他開始變得有價值,開始變得虛假,他失去了他內在的價值,他對自己的尊敬也逐漸失去了,他開始感到他是沒有價值的。在孩子的頭腦中會頻繁地出現這樣的想法:“這是我真正的父母嗎?我可能是被他們領養的?可能他們在欺騙我,因為看上去沒有愛。”並且他無數次看見他們眼中的憤怒,以至於他無法看清事情輕重比率,只為了很小的事情,他看見父母狂怒,他不相信。這是如此不公正和不公平,但是他不得不服從,不得不屈從,不得不作為一種必須來接受。漸漸地,他的愛的能力被扼殺了。

愛,只有在愛的環境中才能成長,愛需要一個愛的環境,那是要記住的最基本的事。只有在愛的環境中愛才會成長,它需要四周有同樣的脈動。如果母親在愛、如果父親在愛,不僅僅只是愛孩子,如果他們也相愛,如果家裡有一個愛的氛圍,愛在流動,小孩子會開始成為有愛心的人,他將不會問:“愛是什麼?”他會從一開始就知道,愛會成為他的基礎。

但是那並沒有發生,這是很不幸的,甚至它至今還沒有發生。而你學會了你父母的方式:他們不斷挑剔,出人意料的爭執,只要繼續觀察你自己,如果你是一個女人,觀察一下,你或許確實在重複你母親過去的行為。如果你是一個男人,觀察一下,你正在做什麼?

你不是和你的父親一樣嗎?你不是在做他過去做的同樣無聊的事嗎?在某一天你也曾驚問過:“父親怎么會做這樣的事?”而你也正在重複著你父親或你母親的那些必須被拋棄的行為。

只有那樣才會懂得愛是什麼,否則你將會繼續腐敗。

我不能解釋愛是什麼,因為愛是沒有定義的,它像生、像死、像神、像靜心一樣,是無法定義的,它是無法定義的東西之一,我不能定義它。

第一步就是擺脫你的父母,但如此並不是意味著我對你的父母有任何的不尊敬;不,我是最不可能這樣說的,我的意思不是要擺脫你肉體上的父母,我們意思是擺脫你裡面的父母的聲音,你裡面的模式,你裡面的錄音帶,抹掉它們。。。如果你從你裡面的存在中擺脫你的父母,那么將會感到驚奇,你變得自由,你將會第一次能夠感到對你父母的慈悲;否則,你將會繼續怨恨他們,每個人都怨恨他的父母。

當他們做了那么多傷害你的事後,你又怎么不怨恨他們呢?儘管這么做是不自覺的。他們希望你一切都好,他們為你的幸福願做任何事情,但是他們能做什麼呢?單單願望是無濟於事的,單單好的期望,也是無濟於事的。他們是善良的希望者,那是真的,那是毋庸置疑的,每個父母都想孩子擁有生活中所有的快樂,但他又能做什麼呢?他本身不懂得任何快樂,他是一個機器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意或無意地,他都將創造出一種讓孩子遲早會變成一個機器人的氣氛。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人而不是一部機器的話,擺脫你的父母。你必須觀察,這是艱難的工作,費勁的工作,你不能立即做到,你必須在你的行為中常小心地觀察著;當你的母親在那兒影響著你時,制止它,遠離它,去做一些你母親無法想像到的完全滿意的事情。

比如,你的男友正帶著賞識的眼光去看另外些一女人時,這時觀察一下你正在做什麼,是否你同樣在做當你父親用欣賞的眼光看著另一個女人時你母親所做過的事?如果你那樣做了,那么你將不會懂得愛是什麼。你只是在重複著一個故事,它將只是同一個角色由不同的演員來扮演,那就是全部:同腐爛了的角色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複。不要做一個模仿者,擺脫它,做些新的事情,做些你母親無法想像的事,做些你父親無法想像的事。

這種新鮮的東西必須被帶入到你的存在中去,那么你的愛會開始涌動。

這樣首先最基本的就是擺脫你的父母,其次基本的是——人們以為只是當他們發現了一個有價值的人,他們才能夠愛。胡說!你將永遠不會找到一個那樣的人。人們以為只要當他們找到一個完美的男人或一個完美女人,他們才會愛,胡說!你將永遠找不到他們。因為完美的女人和完美的男人是不存在的,如果他們存在的話,他們也不會在意你的愛,他們將不會對你的愛感興趣。

我曾聽說一個男人,他一輩子獨身,因為他在尋找一個完美的女人。當他70歲的時候,有人問他:“你一直在到處旅行,從喀布爾到加德滿都,從加德滿到果阿,從果阿到曾那,你始終在尋找,難道你沒有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甚至連一個也沒有找到?”

那老人變得非常悲傷,他說:“是的,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完美的女人。”

那個發問者說:“那么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你們不結婚呢?”

他變得非常傷心,他說:“怎么辦呢?他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愛的流動和成長不需要完美,愛和另外一個人沒有關係,一個有愛心的人只是在愛,就像一個活著的人要呼吸、喝水、吃飯和睡覺似的。一個有愛心的人就是要愛,你不會說:“除非那是完美的空氣,沒有被污染;或有毒,你都要不停地呼吸,你不停地呼吸,你不會因為空氣不清純你就不呼吸。如果你餓了,你就要吃點東西——無論是什麼。”

在沙漠中,如果你快渴死了,你會去喝任何東西,你不會要求喝可口可樂,任何東西都好,任何飲料,只要是水,甚至是髒水。一個活著的人就會愛,愛是一個人的自然功能。

所以,第二件要記住的事:不要要求完美,否則你將不會發現有任何愛在你內心流動,相反,你將變得非常沒有愛心;那些要求完美的人是非常沒有愛心的人,是神經過敏的人,即使他們能夠找到一個愛人或一個情人,他們也要求完美,那么愛也會因為那個要求而被摧毀。

一旦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或者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便要求馬上介入,女人開始要求那個男人應該完美,只是因為他愛她,好像他犯了什麼罪!現在他必須是完美的,現在他必須突然地拋棄他的缺點,只是因為這個女人,現在他不可能是人;他不是必須變成超人,就是必須變成虛偽的、虛假的、一個騙子。自然地,成為超人是非常困難的,於是人們就成騙子,他們開始偽裝、演戲和耍把戲,人們只是在愛的名義下耍著把戲。

記住,永不要要求完美

你無權向任何人要求任何東西。如果某個人愛你,你要感謝,這是一個奇蹟,你會被這個奇蹟所感動。

但是人們不感動,為了一些小事,他們將摧毀所有愛的可能性。他們對愛和愛的喜樂沒有太多的興趣,他們對自我的其他路途更感興趣。你要關心你的喜樂,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是重要的。

當你愛一個人,不要一開始就提要求,否則你從一開始就關閉了那扇門。不要期望任何事,如果有些事情來到你的面前,要懷著感激;如果沒有什麼事來臨,它不需要來臨,它沒有必要來臨,你也不能期待它。

但是看見人們,看見他們是怎樣相互視其為當然:如果你的女人為你準備了食物,你從不感謝她,我不是說你要用言辭表達謝意,而應該用你的眼睛;但你不注意,你視其為理所當然——那是她的工作,誰告訴過你?如果你的男人出去,去為你掙錢,你從不感謝他,你從未感到任何感激,那是男人應該做的,那是你的想法,愛怎樣能成長呢?愛需要一個愛的氣氛,愛需要一個感謝和感激的氣氛,愛需要一個無所要求的氣氛,一個無所期待的氣氛,這是要記住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是:與其想怎樣獲得愛,不如開始給予。如果給予,你便會得到,沒有其他的辦法。人們對如何攫取和獲得更感興趣,每個人都對獲得感興趣,沒人看起來會欣賞給予;人很不情願給予,即使他們給予,他們的給予也只是為了得到,他們好像幾乎是在做生意,這是一項交易;他們總是不斷地注視著,他們就得到的比給予的多——這才是一項好的買賣,好的生意,但是別人也同樣這么做。

愛不是一項生意,所以不要像做生意那樣,否則你會錯過你的生命,錯過你的愛,錯過其中所有美的東西。因為所有美的東西一點也不像做生意那樣,生意是世界上最醜陋的事,是一個必要的罪惡。但是存在不知道生意,樹木開花,它不是一項生意;群星閃爍,它不是一項生意,你不必為它付錢,也沒有人從你那裡要任何東西。一隻小鳥來了,停留在你的門前,唱了一首歌便快樂地飛走了,不留任何蹤跡,那就是愛的成長。給予,不要等待著去觀察看你能攫取多少。

是的,愛會來的

愛會一千倍地到來。但它是自然地到來的,它自然會來;沒有必要要它來就來,這樣它就不會再來,當你要時,你已經扼殺了它。所以給予,開始給予,開始時它比較困難,因為你的整個一生被訓練成去獲得而不是給予,開始你將必須與包裹住你的心的堅硬的盔甲做鬥爭;你的肌肉已經變硬,你的心已經變成了冰,你已經變得冷淡,開始它將是困難的,但是第一步將引導你走向下一步,漸漸地愛之河開始流動。

首先擺脫你的父母,你擺脫了你的父母,你就擺脫了社會;擺脫了你的父母,你也就擺脫了文明、教育、一切——因為你的父母是所有那些事物的代表;你變成了一個個體,你第一次不再是大多數人的一部分,你擁有一個真實的獨立存在的樣子。一個成年人是一個不需要父母的人,一個成年人是能夠在單獨中享受快樂的人;他的單獨不是孤單,他的獨處不是孤寂,它是靜心。

他是完全不受父母的影響,而美麗就是: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對他的父母深懷感激。

相同的是,也只有這樣的人能原諒他的父母,他對他們感到慈悲和愛,他對他們有極深的感受;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在受苦,他不生氣,沒有,一點也沒有。他也許眼裡有淚,但他不會生氣,而他會做一切來幫助他的父母趨向如此富足的單獨,如此深入的單獨。

第一件事:變成一個個體。

第二件事:不要期待完美,不要請求,不要要求;愛普通人,普通人沒什麼錯,普通人是非凡的,每一個人是如此的獨特,必須要尊敬那種獨特。

第三件事:給予,而且是無任何條件地給予,那么你便會懂得愛是什麼。我無法定義它,我能給你指出愛的成長之路,我能告訴你如何種下這玫瑰樹從,如何澆灌它,如何給它養料,如何愛護它;然後有一天,出其不意地,玫瑰花開了,你的屋裡充滿芳香,愛就是這樣產生的。 (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