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式腐敗

愛好式腐敗

愛好式腐敗,是個別領導幹部因個人愛好被拉攏下水而產生的腐敗現象。紀委披露的一些案件顯示,貪官們愛好的往往並非是藝術品本身,而是看中在“愛好”的高雅外衣下,受賄途徑更加隱蔽安全。此外,領導幹部的喜好是別有用心者拉攏腐敗的突破口,也敲響了“愛好式腐敗”的警鐘。

簡介

愛好式腐敗愛好式腐敗
愛好本無罪,它是豐富生活、陶冶情操的一種形式,如果忘乎所以,就容易成為墮落的開始。近幾年落馬的官員有個顯著特點,即腐敗綁定愛好,一些平日喜好不經意間有了“致命性”。秦玉海愛攝影、倪發科好玉石、劉志軍信風水、郝和平打高爾夫。有些喜好比較普通,有些喜好比較昂貴,有些喜好就顯得奇葩了,卻共同挖下了“一愛陷千尺”的大坑,一旦突破紀律底線,悔之晚矣。 愛好本身是十分有益的,但當“愛好”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約束變成了一種偏執的占有,不僅會使個人走上歪路,甚至會禍國殃民,危害社會。在過往被查處的貪官污吏中,竟有超過三成的人是被不良愛好“擊倒”的,這必須引起廣大黨員幹部的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

腐敗原因

有人認為,愛好姓私,就是自己的事,防住“投其所好”的有心人就夠了。其實,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所謂“愛好”對不同群體而言,其性質肯定不一樣。一般民眾的愛好確實個人色彩較重,但也應該培養積極健康的愛好;領導幹部的愛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則具有公共性,本質上帶有不少公共權力色彩。肯為官員愛好買單的人,一定是盯著其手中的權力,一定有特定目的。從這個意義上看,既不能把個人愛好當成貪腐的掩護,也不能因為手中有權力而放大愛好的用途。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管好“愛好”就是管好權力,就是管好自己。

“各種誘惑、算計都衝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用“圍獵”一詞展現了一副競相追逐的畫面,其中的一大關節點就是個人愛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也是這個道理。這在另一層面上也啟示各級領導幹部,要想真正做到廉潔奉公、抵制圍獵,一定要有個人定力、政治定力,心中能公私分明、有紀律底線。那種“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的論調,自然很難再有市場。

腐敗特點

愛好式腐敗愛好式腐敗
社會上一些人為了藉助權力謀私利,善於揣摩領導的個人愛好,以領導的興趣愛好為突破口。領導幹部有個人興趣愛好是人之常情,適當培養點個人愛好,可以涵養身心。但是,愛好也要分出“公”與“私”,就是“君子愛物應取之有道”,不能將“私人愛好”與“公權力”混淆在一起。

另外,用“愛好”方式的進行權錢交易更具迷惑性,更為隱蔽、更不易被察覺,一旦掌權者思想上放鬆,底線失守,讓自己的興趣愛好捲入公務活動,就會觸犯紀律與法律。

防範建議

愛好雖小,不能任性而為,生活情趣更非小事。魯國宰相公儀休愛魚但不接受贈魚,李後主令嬪妃以帛繞腳而人皆效仿,兩則故事對比說明,看似再小的事,一旦打開缺口,很容易出現道德滑坡、底線失守,離清正廉潔越來越遠,離沉浮墮落越來越近。由此還須警鐘長鳴:愛之得當,好之有度。所謂“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正要求從細微處著手,這樣方能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對於形形色色的“愛好”犯罪形式,應儘快研究對策,加強依法監督,及時發現貪腐行為的端倪,讓這些在“愛好”偽裝下的以公謀私、權錢交易違法違紀現象無法藏匿。

典型事例

愛好式腐敗愛好式腐敗
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深知“好的玉石玉器絕對是高消費、奢侈品”,“遠比其他錢財更安全,也更有價值和意義”。他對玉石的愛好可謂痴迷,脖子上常戴著一個玉石掛件,這種看似正常的“愛好”,卻成為倪發科受賄的隱秘通道。他多次以把玩、鑑賞、收藏為由,收受企業老闆“雅贈”的名貴玉石、名家字畫,之後,他屢次違規為行賄企業主打招呼、跑項目,挪用國家保障房用地指標,幫助低價購買探礦權等。

一些名家字畫,也成為很多腐敗官員的共同“愛好”: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收受字畫、玉石等物品近200件,價值1300餘萬元。安徽省阜陽市原市長肖作新夫婦經濟犯罪大案終審宣判,其收受的賄賂物包括金佛、青銅鼎、象牙扇等。杭州原副市長許邁永,辦案人員在其家中發現大量金玉字畫,包括多種玉器、雞血石齊白石等名家字畫,堪稱一個小型文化博物館。浙江海寧一名商人用價值17萬元的字畫古董,從原副市長馬繼國那裡換來了175萬元的土地出讓金減免。福建省工商局原局長周金伙“愛好”壽山石(田黃),凡來求官辦事者,只要送上壽山石即可如願以償。其中四塊壽山石,每塊價值都在200萬元之上。

2016年1月,《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了吉林松原市委原書記藍軍的案例,其中一個細節頗為“亮眼”:藍軍喜歡唱歌,到哪裡出差,歌聲就飄到哪裡,有人投其所好,竟一路“陪唱進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