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求和約定

愛因斯坦求和約定所屬現數學術語,指的是略去求和式中的求和號。

愛因斯坦求和約定

所謂Einstein約定求和就是略去求和式中的求和號在此規則中兩個相同指標就表示求和,而不管指標是什麼字母,有時亦稱求和的指標為“啞指標”。本書以後如無相反的說明,相同的英文指標總表示從1至3求和。一般力學及工程會用互相垂直單位向量i,j及k來描述3維空間的向量。把i,j及k寫成e1,e2及e3,所以一個向量可以寫成:根據愛因斯坦求和約定(Einsteinsummationconvention)或愛因斯坦標記法(Einsteinnotation),若單項中有標號出現兩次且分別位於上標及下標,則此項代表著所有之和。或者:這裡就是克羅內克爾δ。當i=j,,否則就是0。邏輯上,可以把方程式中的i轉為j或者把j轉為i。叉積這裡的。是Levi-Civita符號。它的定義:關於i,j,k的排列這裡做一個說明。如果1,2,3中的任意一對互換位置,稱為一次置換,再互換一對就稱為二次置換。如123→132→312就是二次置換。如此就可以得到三,四等次置換。由偶次置換得到的排列稱為偶排列,奇排列對應於奇次排列。或者說,偶排列是指把i,j,k排列在圓周上,i,j,k的置換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奇排列則是按順時針方向轉動,其他排列是指i,j,k中出現重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