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

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

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1995 Old and New Towns of Edinburgh ),英國世界遺產城市。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

名稱 愛丁堡的舊城與新城

類別 世界遺產

批准年號 1995年

遺產原屬 愛丁堡15世紀以來是蘇格蘭的首都

遺產現狀 愛丁堡以"北方雅典"的稱譽。1995年愛丁堡的舊城區和新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簡介

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

愛丁堡,坐落在北海西部的福斯灣南岸,依山近海,地貌多姿,景色優美,自15世紀以來成為蘇格蘭的首都,現狀面積135平方公里,人口44萬。這裡有古堡雄踞,有王宮屹立,市區建築古色古香,典雅宏麗,使人想起歐洲的文化名城雅典,因此人們給愛丁堡以"北方雅典"的美譽。

愛丁堡15世紀以來是蘇格蘭的首都,舊城和新城是兩種風貌。舊城區密布中世紀堡壘,新城是18世紀以來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後者的規劃思想影響了整個歐洲。兩區有極大的反差,但卻和諧並存,使愛丁堡具有獨特的氣質。

歷史沿革

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

愛丁堡這個地名即由"愛德溫的城市"演化而來。公元11世紀時,蘇格蘭人在古堡上擴建了宮室、教堂,從此國王常來巡幸。後來人們在古堡以東一英里的地方建起有名的十字架修道院。兩者之間出現街市,形成愛丁堡老城的核心,主要街道被稱為"王家一英里"。 愛丁堡扼英格蘭赴蘇格蘭要道,不久商賈雲集,市面繁榮,並於1329年設市。15世紀時它又成為蘇格蘭的王都,城市更加興旺,築起了王宮,開辦了大學。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六世以親戚關係到倫敦繼承王位,改稱詹姆斯一世,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共戴一君,斯圖亞特王朝開始。愛丁堡則仍為蘇格蘭國會所在地。1707年兩國正式合併,蘇格蘭國會解散,愛丁堡不再是都城,政治地位有所下降。

1582年建立了愛丁堡大學,此後城市的藝術和文化建築逐漸增多。1603年蘇格蘭和英格蘭聯合王國成立時,擁擠的居民被重新安置到倫敦。雖然1707年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成立使蘇格蘭的議會的權利受到限制,但它並沒有阻礙愛丁堡城市發展。1767年到1890年間,新城有7處文化工程相繼建成,愛丁堡成為歐洲學術中心

愛丁堡擁有完全不同風格的老城和新城。老城區密布中世紀城堡和建築,體現了中世紀城市的有機增長現象;新城則是18世紀以來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反映了18世紀和19世紀城市規劃的思想,這一規劃思想影響了整個歐洲。兩區有極大的反差,但卻和諧並存,使愛丁堡具有獨特的氣質。

老城的保護始於二戰之後1949年城市規劃,新城則是在1960年代後期才逐漸被認識需要保護和維修,1970年成立了愛丁堡新城保護委員會。1995年愛丁堡的老城區和新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