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詞典

意念詞典

“意念詞典”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肯德里克·凱伊正在編訂一本“讀心術”,肯德里克·凱伊已經研發出了一個可以破解腦電波信號的電腦程式。他預測“意念詞典”出現時間是2030年前。

簡述

2009年,日本本田汽車作人-機界面,用意念控制機器人運動的展示2009年,日本本田汽車作人-機界面,用意念控制機器人運動的展示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肯德里克·凱伊正在編訂一本“意念詞典”,他已經研發出了一個可以破解腦電波信號的電腦程式。他說:“從一大堆影像識別患者看到的特定影像將成為可能,而且僅僅通過檢測其大腦的活動,就能夠將這一影像還原。” 日本的本田公司曾製造了一個機器人,戴著頭盔的員工可通過意念控制機器人的活動。目前的技術可以實現往中風癱瘓的患者的大腦中植入晶片,並將這個晶片同筆記本電腦連線。這些患者最終將學會如何利用意念編輯電子郵件、玩視頻遊戲和上網。肯德里克·凱伊預測“意念詞典”出現時間是2030年前。

仿人機器人HRP-2

HAL機器人幫人類實現了願望看過電影《終結者》系列的影迷,都期盼著能有一個像T—800一樣的機器人朋友,為自己的生活保駕護航。昨天,為期5天的日本機器人表演亮相上海世博會日本館的活動舞台,6種機器人向觀眾展現了各自的高超本領。一位少年想讓他癱瘓在床的媽媽重新站起來,最終,HAL機器人幫他實現了願望。

仿人機器人驚艷亮相

據介紹,此次機器人表演由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主辦,該機構把機器人研發作為國家戰略項目。表演中,首先登台的是清掃機器人,它看上去方頭方腦,並不起眼,但按下電源開關,機器人便會自由行動,可自行繞過障礙物抵達程式設定目的地。工作結束後還能自動回到起點或保管場所。據介紹,清掃機器人在日本已經產業化,出現在不少寫字樓、高級公寓和機場裡。第二個登場的仿人機器人HRP-2一出場就抬起一條腿,金雞獨立。這款機器人有真人大小,身高1.54米,體重58公斤,能用雙腿像人一樣行走,頭部裝載的攝像頭可以認識物體。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服務機器人室主任楊軍說,這款仿人機器人的科技含金量很高,“當機器人的身高達到真人高度,採用雙腿行走模式是很難的,因為很難保持平衡。”據介紹,仿人機器人是勞動型機器人的最高形態,他可以和人互動,是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好幫手。

HAL機器人能用意念控制

“快來救救我的母親吧!”舞台螢幕上出現一個小伙子的求救,原來她的媽媽癱瘓在床,不能走路了。此時,HAL機器人登場了,這是一款人工控制智慧型型機器人,分為下肢版和全身版兩種。當行動不便的人把它裝在身上,它就能聽從人的意志“指揮”,走動起來。HAL機器人的感測器貼在人的皮膚上,它能讀取傳到皮膚的“要運動身體”的生物電位信號,再以這個信號來控制馬達,讓機器人與人的肌肉動作一起擺動關節,如此一來,HAL就能幫助人們按自己的意志行動了。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下肢型HAL機器人已作為產品,在日本投入套用,全身型HAL機器人則進入了實驗開發階段。表演中,一個身著“機器盔甲”的小伙展示了全身型機器人的模樣,據說穿上它後,人就可以搬運100公斤的重物。

韻律助步機讓老人走出戶外

韻律助步機的功能是幫助行走不便的老人走向戶外。這種機器人很輕便,仿佛一根腰帶,穿上它,機器腰部結構的薄型電動機就會啟動,把動力傳輸到相連的大腿結構。行走時,機器上的感測器能感應髖關節的角度變化,把動力傳到人的大腿和雙腳,老人行走時就有了強大而貼心的動力之源,無需他人攙扶就能走出戶外。外形迷你可愛的“愛不離泡克”機器人也很有特色,它相當於一個家庭機器人管家,可以學習用戶的語言,並根據語言提示進行多種日常操作,比如開關家電、更換電視機頻道。目前,“愛不離泡克”已在日本推出,一般都在家庭中使用。昨天亮相的還有搬運機器人。在機場或大型超市,搬運機器人可自行躲避路上的障礙物,並緊隨手拿遙控器的人。不僅如此,它還能看守行李,一旦有人要拿走行李時,它還會發出警報。據悉,這款機器人可在機場搬運行李,也可以在大型超市“提包”。機器人表演結束後,楊軍深有感觸地說,“在機器人領域,日本政府的規劃做得很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日本機器人的‘產業化深度’比我們深很多,國內的機器人研發過於注重技術,在實用性、商業價值的開發上比較滯後,我們很有緊迫感啊!”

意念

意念是主體輕度入靜後原神能動的自律性調控自然積澱因的亞無極思維態。它“捨棄”了一切中間環節,具有“穿透力”。

揭開意念移物之謎

意念移物

有專家認為,所謂“意念移物”,或者是某種微妙的由研究方法造成的假象,或者是目前尚未得到認識的統計學問題。2006年英國《焦點》月刊9月號文章題:精神支配物質。2006年5月27日凌晨,一場強烈地震襲擊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島嶼爪哇,使6000人喪生,20萬人.無家可歸,並且引發一場國際救援行動。但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次地震可能還產生了其他結果。自1998年以來,他們就一直在檢測全球各地大約60個電子裝置的輸出。這就是“隨機現象發生器”(REG)網路。這些發生器配備特殊電路,可以持續產生完全隨機的信號。至少,根據設計它們應該產生這樣的信號。有些時候,機器的輸出會偏離無意義的隨機起伏。這種變化通常很小,可以當作統計學上的巧合忽略不計。但是有時輸出的變化卻難以解釋,電子裝置似乎處於某種外力的控制之下。

巧合還是必然

5月份發生的情況恰好如此。對REG輸出信號的分析顯示,從地震襲擊爪哇前一小時開始,這些信號就偏離隨機性,並且持續了8個小時。變化非常明顯,僅僅因為地震而導致該變化的可能性還不到1/150。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會是什麼?會不會是地震以某種不為人知的方式影響到REG的輸出?畢竟,這場地震影響到世界各地的測震儀。但是,這卻無法解釋2004年俄羅斯別斯蘭恐怖事件發生時REG的類似變化--當時,恐怖分子襲擊一所學校,300多人因此喪生。這也無法解釋5年前紐約雙塔遇襲時REG發生的類似變化。多數科學家都會把這些情況當作巧合。但是,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全球意識研究計畫的羅傑·納爾遜博士等人認為,REG網路或許探測出某種重要得多的東西:意念移物。人們很早就開始尋找意念移物的證據,全球意識研究計畫是這種努力的最新體現。多年以前就有關於意念移物的傳聞,從移動家具到把勺子“看”彎等等。1970年,俄羅斯婦女尼娜·庫拉金娜曾使冷戰發生短暫解凍:蘇聯科學家邀請西方同行來俄羅斯觀看她表演意念移物能力,比如用目光讓小物體移動。懷疑者堅持說,庫拉金娜用的只是普通的戲法,比如超細的線或磁鐵,但是,這些斷言始終沒有得到證實。即便如此,沒有幾個科學家樂意承認,這是意念移物確實存在的證據。在傳統研究中通常被人們忽視的問題在意念移物的支持者和懷疑者之間卻成了問題:從對數據的解釋到研究者的品格都遭到質疑。這並非沒有原因。如果意念移物確實存在,這將是對當代科學的根本質疑。納爾遜博士說:“這種現象很微妙。從機械和材料角度都沒有辦法解釋,也沒有理論能說明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

挑戰當代科學

這促使一些科學家開始持續多年的研究。他們不斷積累證據,希望有朝一日能揭露真相。這種辦法由來已久。比如,今天許多藥物的療效都是經過多年研究才顯示出來的。一個原因在於,藥物的效果可能極其微妙。就連意念移物的支持者也承認,其效果很弱,持續積累證據是唯一的辦法。1989年,心理學家黛安娜·費拉里和普林斯頓大學的迪安·雷丁用一種稱作整合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前人收集的證據。整合分析廣泛用於醫療研究,把許多小型調查的結果綜合起來,減少了偶然性。對2500人擲出的250萬次色子的分析發現,意念移物效果雖然很小,但在統計學上卻有重大意義。一種解釋是,絕大多數人的意念移物能力都微乎其微,從擲色子上體現不出什麼效果。60年代末,西雅圖波音實驗室的物理學家赫爾穆特·施密特用REG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此後,REG就成為意念移物研究中的標準工具。REG利用亞原子效果,不需要外來干預,產生的輸出沒有微妙的偏差,而且更容易受意念移物影響。與擲色子實驗一樣,早期研究顯示出意念移物作用確實存在。但是,後來的實驗結果卻正負參半。對REG數據的分析顯示,實驗效果或許會隨著參加者人數的增加而增強。納爾遜領導的全球意識研究計畫似乎很適於檢測這種可能性。納爾遜認為,可能引發全球關注的大事或許能影響到REG網路。到目前為止,全球意識研究計畫一共記錄了200次大事,從1999年10月在全球範圍內舉行的“冥想活動”到2004年的印尼海嘯。其結果各不相同。比如,2004年的海嘯沒有使REG出現明顯變化,而2005年導致數百名伊拉克人死亡的踐踏事件卻使REG發生明顯變化。或許,只有揭示出意念移物的特性,這些情況才能得到解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