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石頭村

恩平石頭村

相傳明代貢生黎思文在雲禮附近的良皮河邊失足跌落水中,幸虧抓住岸邊一塊凸起的巨石,逃過一劫,黎思文望著河灘上的石頭,以為天意,遂在此定居立村,繁衍至今。

基本信息

概述

恩平石頭村平石頭村

廣東恩平市那吉鎮西部山區有一個別具一格的石頭村。那吉石頭村原名雲禮村,村內的祠堂、農舍、塘基、水渠等都是就地取材,用石頭堆砌而成。整個村落布局得當,在韻猶存,在廣東甚是罕見。石頭村歷史悠久,這裡曾發現4500多年前人類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的石器,也發現1000多年前的唐代中期少數民族曾活動過的遺蹟。

相傳明代貢生黎思文在雲禮附近的良皮河邊失足跌落水中,幸虧抓住岸邊一塊凸起的巨石,逃過一劫,黎思文望著河灘上的石頭,以為天意,遂在此定居立村,繁衍至今。雲禮石頭村的祠堂、農舍、塘基、水渠等都是就地取材,用石頭堆砌而成。整個村落布局得當,古韻猶存,在廣東甚是罕見石頭村歷史悠久。這裡曾發現4500多年前人類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的石器,也發現1000多年前的唐代中期少數民族曾活動過的遺蹟。石頭村其先祖姓黎。

景色特點

1水車

石頭村,布局和得當,錯落有致,古韻猶存,石徑通幽,古榕參天,荷花飄香,有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提詞巨石屹立在大門口;有農民生產生活用具的陳設;有千年歷史用作水稻脫粒的石碌和榨糖的石碌;有別具一格的古榕夾石的大門口;有用來灌溉的水車;有澱粉土法加工糟;有擺設多種石頭的石室;有農民自產的農副產品;有家鄉風味小食等等。總之,它是一條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富有特色的石頭村.。

詳述

這是一個用石頭砌成的六百年的古村落:房是石頭建,路是石頭鋪,村邊水渠是石築,村子圍牆、菜園是石壘,石橋、石墩、石磨,連屋內的爐灶都是石頭築成的……這個地地道道的石頭村,位於廣東江門恩平市那吉鎮西約3公里。

1

雲禮石頭村四周用鵝卵石砌了三重圍牆,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古老城堡。外圍兩重現已基本坍塌,只能看到殘剩的痕跡;第三重還很完整,兩米高的圍牆將村子嚴嚴實實包圍起來,只留下一個進出的小門。進入這個村口,就走進了一個石頭砌成的世界。

石頭村錯落有致,石徑通幽,古榕參天,圓形的池塘種滿了浮,池邊是矮矮的垂柳,夏季荷花飄香,是適宜人居的風水寶地。一個闊大的曬穀場以石條砌出,曬穀場上有兩個同樣大小的圓形大石柱,石柱下方還有一些大小一樣、排列整齊的孔。原來,石頭村以前盛產甘蔗,這是榨蔗汁的工具,也已年代久遠。神奇的是,溪水流經村中僅150米,但上游的水比重比下游的輕。是否與石頭有關,至今還是一個謎。

1

村子裡的一百多幢房屋都是用石塊壘起來的,頂蓋青瓦。這樣壘成的房屋畢竟建不高,高一點的人進門得稍微低下頭。進門左邊是灶台,右邊小門通臥室。臥室分上下兩層,上層閣樓放東西。再走進裡面,有一個天井,天井一邊是正廳。正廳一般放置農具,也作為待客的客廳,以前還設有祖宗神位。我在一幢屋子的正廳里看到,舂米的石臼就鑲嵌在地板中。過了廳,是另一間房間和一個小門。每幢屋子的建築結構基本相同,是對稱結構,大小也幾乎都一樣。屋子兩側各有一個門,但沒有一扇窗戶,全靠天井採光。明清時期,社會動亂,盜賊經常入村搶劫。為了對付盜賊,村民們就在村前石閘及家家戶戶門楣上放置石頭,用吊繩製成活動拉索,門檻下面設機關,盜賊若推門而入,踏中機關,石頭即重重砸下,讓盜賊腦袋開花。整個村子由此安全地度過了幾百年。在石頭房子間穿行,猶如走進倒流的時光隧道

1

石頭村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600多年過去了,現在,村民們已陸續搬離古村,一群群雞鴨鵝成了古村的主人,只有一批批遊人不時打破石頭村的寧靜。池塘邊上那個不大的祠堂,是村里最高的建築,正面有“梁思文公祠”的橫匾。以前這裡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從石灰脫落處可以看出,祠堂的外牆同樣用石頭壘成,而門楣是用整塊石柱撐起。站在外面看,祠堂也算堂皇,但當我從正門走進祠堂時,好像看到了另一個澳門大三巴。歲月的侵蝕破壞了它的內部,裡面竟然雜草叢生,整個建築只剩下幾堵殘牆。祠堂的荒落,也許是由於村民大都搬出了石頭村之故。但也正因為他們的離開,才令村子保持了原來的面貌。石頭村人世代砌石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出了許多能工巧匠,在新建的村里,他們一樣繼承祖宗之法,用石頭建房、鋪路。
最近在與雲禮石頭村相隔僅一里的地方,又發現一個良皮石頭村。目前兩村正在一起申報廣東省歷史文化古村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