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年族

恐年族

恐年族,所謂“恐年族”,說到底就是害怕過年的人,而害怕的原因卻包括多個方面,比如過年期間消費支出太多,超過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讓自己在經濟和心理上都不堪重負;比如過年的時候同學、朋友之間攀比成風,也讓“混得”不如意的自己倍感“壓力山大”;再比如過年期間各種聚會、應酬太多,也讓人身心俱疲、難以招架等等。

基本信息

概述

春節日漸臨近,原本是家人團聚、美滿和睦的新春佳節,卻因為高漲的人情消費、泛濫的攀比之風,推高了過年的“物質成本”,比如車輪戰的飯局、帶不夠的禮品、發不完的紅包……再加上比收入、比工作、比幸福,想想都讓人筋疲力盡;而“催婚”“催育”的尷尬又推高了過年的“精神成本”。這些,直接導致不少年輕人談年色變,淪為“恐年族”。對於不少人來說,春節幾乎成了“春劫”。

數據調查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網友中77.2%的人表示身邊存在“恐年族”,41.1%的人認為自己就是“恐年族”。而網友票選出的過年最糾結的事,包括過年花銷、家人逼婚、無顏歸家等等。

原因

恐年族恐年族
導致“恐年”的原因,卻不難發現它們其實是有著深刻的聯繫,或者是有著很多共同點的,那就是都和功利化的心態和行為有關。比如說春節期間正常的人情支出既必不可少,本來也遠沒有到讓我們招架不住的程度,但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攀比,在導致給孩子的過年紅包越來越厚,變得無比沉重。再比如朋友、同學之間的聚會本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完全不用排斥,但正是聚會上各種世俗化的炫耀、功利化的比較,才讓我們倍感壓力。所以說,正是當下春節中的“功利化傾向”,才讓我們感到了各種不適和壓力,甚至有種想要逃離的感覺。

如何解救

恐年族恐年族
要想把“恐年族”從這種巨大的壓力中解救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春節“去功利化”。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所作為的,恰恰是我們自己。

首先要戒除愛虛榮、要面子的心理,不管是給父母的“敬老錢”,還是給晚輩的“壓歲錢”,都要量力而行,而不要為了虛榮和面子“充大款”,和別人攀比。很多人覺得如果自己紅包給的少就好像在告訴別人自己掙錢不多、混得不好,但既然這就是客觀事實,那為什麼非要打腫臉充胖子呢?坦誠一點、真實一點,既然對方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理應能夠理解。

至於說參加朋友、同學聚會過程中所帶來的壓力,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感覺自己“混”得不如別人,所以怕和別人比較,也怕被別人當做是“不成功”的典型。但這本身就是一種功利心態在作祟。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可以先改變自己,如果要去參加這些聚會,就坦然一些、淡定一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乾脆先不去。

春節的“功利化傾向”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要想給春節“去功利化”,也只能依靠我們自己,依靠我們每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