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支氣管炎

急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多數起病很隱蔽,開始症狀除輕咳之外並無特殊,故不易被病人所注意。部分患者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等病史,且起初多在寒冷季節發病,以後症狀即持續,反覆發作。

主要區別

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兩者區別較易,可根據下述三方面鑑別:

(1)病史:急性支氣管炎一般在發病前無支氣管炎的病史,即無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而慢性支氣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

(2)病程及症狀:急性支氣管炎起病較快,開始為乾咳,以後咳粘痰或膿性痰。常伴胸骨後悶脹或疼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多在3~5天內好轉,但咳嗽、咳痰症狀常持續2~3周才恢復。而漫性支氣管炎則以長期、反覆而逐漸加重的咳嗽為突出症狀,伴有咳痰。咳痰症狀與感染與否有關,時輕時重。還可伴有喘息,病程遷延。

(3)併發症:急性支氣管炎多不伴有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而慢性支氣管炎發展到一定階段都伴有上述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氣喘及反覆呼吸道感染。

(1)咳嗽 長期、反覆、逐漸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現。輕者僅在冬春季節發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後最明顯,白天咳嗽較少。夏秋季節,咳嗽減輕或消失。重症患者則四季均咳,冬

止咳口服液
止咳口服液
春加劇,日夜咳嗽,早晚尤為劇烈。

(2)咳痰 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狀,晨起較多,常因粘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後症狀迅速加劇,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黃色膿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劇咳而痰中帶血。

(3)氣喘 當合併呼吸道感染時,由於細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痰液阻塞及支氣管管腔狹窄,可以產生氣喘(喘息)症狀。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時發生喘鳴聲,肺部聽診時有哮鳴音。這種以喘息為突出表現的類型,臨床上稱之為喘息性支氣管炎;但其發作狀況又不像典型的支氣管哮喘。

(4)反覆感染 寒冷季節或氣溫驟變時,容易發生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此時病人氣喘加重,痰量明顯增多且呈膿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發熱等。肺部出現濕性音,查血白細胞計數增加等。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惡化,必須予以充分重視。

本病早期多無特殊體徵,在多數病人的肺底部可以聽到少許濕性或乾性呷音。有時在咳嗽或咯痰後可暫時消失。喘息性慢支炎發作時,可聽到廣泛的哮鳴音,“喘息緩解後又消失。長期發作的病例可發現有肺氣腫的徵象。

慢性支氣管炎吃什麼

 【枸杞豬心】
配方:枸杞子10克,鮮豬心1個。
製法:將豬心和枸杞子一起文火煮1小時左右,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補腎納氣。
用法:佐餐食用。
【核桃人參飲】
配方:核桃仁20克,人參6克,生薑3片,冰糖少許。
製法:將核桃肉、人參、生薑加水適量一同煎煮,取汁200毫升,加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溫腎納氣,止咳化痰。
用法:不拘時飲用。
【柚子雞】
配方:柚子1~2個,雄雞1隻(約1000克)。
製法:將柚子肉放人洗淨的雞腹內,然後將雞放入搪瓷鍋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及適量蔥、姜、黃酒、鹽,再將搪瓷鍋放入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
功效:補益脾腎,化痰止咳。
用法:每2周1次,連服3次,佐餐食用。
【冰糖麻雀】
配方:麻雀2隻,冰糖15~20克。
製法:麻雀洗淨放入碗中,加冰糖及60~100毫升清水,隔水燉熟即可。
功效:益氣溫腎,宣肺止咳。
用法:每日1次,早晚均可食用。5~7日為1個療程。
【款冬花茶】
配方:茶葉6克,款冬花3克,紫菀3克。
製法:用開水沖泡上三物,加蓋片刻即可。
功效:祛痰止咳。
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不拘時。
【豬肺粥】
配方:豬肺500克,粳米100克,薏米50克。
製法:將豬肺制淨,加水適量,放入料酒,煮至七成熟時撈出,切成肺丁,同粳米、薏米一起入鍋,並加蔥、姜,先置武火上燒沸,然後文火煨熬,米熟爛時加少許鹽、味素調味即可。
功效:補脾益肺,止咳化痰。
用法:每日食1~2小碗。

慢性支氣管炎的中醫療法

一.痰濕咳嗽治則:化痰燥濕。
主方:二陳湯加減加減:胸脘痞悶,加厚朴10克、機殼6克;納呆食滯,加山楂10克、神曲10克;痰吐不利,加全瓜萎10克、竹瀝1支(沖);久咳,加烏梅9克。
主方分析:二陳湯為燥濕化痰,理氣和中要方。
方用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輔以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生薑降逆化痰;烏梅收斂肺氣。
處方舉例:
半夏10克陳皮6克茯苓10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白前6克象貝10克桔梗3克制南星10克甘草6克
二.肺虛咳嗽治則:健脾益氣,肅肺化痰。
主方:六君子湯加減。
加減:久咳汗多,加五味子6克、百部10克;動則氣短,加參蛤散1.5克(吞服);肺虛有熱,加黃芩10克、地骨皮10克;乾咳劇烈,加河子10克、罌粟殼3~4.5克。
主方分析:六君子湯為健脾益氣,燥濕化痰之劑,培脾土可生肺金,即有補肺之功。方中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健脾補氣,半夏、陳皮燥濕化痰。
處方舉例:
黨參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陳皮6克五味子6克紫花10克川貝母6克款冬花10克甘草6克3.陰虛燥咳治則:滋陰潤燥。
主方:沙參麥冬湯加減。
加減:咳甚痰中帶血,加茅根30克、藕節10克;
潮熱盜汗,加銀柴胡10克、鱉甲15克;口渴欲飲,加石斛10克、蘆根30克。
主方分析:沙參麥冬湯為滋養肺胃,生津潤燥之劑。方中沙參、麥冬生津潤燥,清養肺胃;輔以玉竹、天花粉生津解渴;扁豆、生甘草益氣培中,甘緩和胃;
桑葉輕宣燥熱。
處方舉例:
南北沙參各10克麥冬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百部10克知母10克紫菀10克甘草6克
慢性支氣管炎辨證時,應注意氣陰之盛衰,時時顧及補氣或養陰,扶正方能祛邪,不能一味清肺化痰,而導致氣陰更損。因此治療一般應扶正為主,祛邪為次。如果因復感外邪,咳嗽增劇之時,當急則治其標,以祛邪為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