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機器探案集之:微笑的上帝

《思考機器探案集之:微笑的上帝》是2009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福翠爾。

基本信息

文章節選

微笑的上帝

第一部分 暴雨幻影

奧古斯都·S.F.X.凡杜森教授——思考機器——扶了扶厚重

思考機器探案集之:微笑的上帝

的眼鏡,往後退了幾步,坐進一張大沙發椅里,讀起手中的一部日記:

兩個多月前,我拍了一張照片。現在我看照片的時候,發現照片上是一個三十歲左右、很強壯的人的正面像。他的鬍鬚颳得乾乾淨淨,清澈的眼睛看上去沉著冷靜得近乎冷漠;他的表情非常鎮靜,達到了生理與心理的完美結合;上揚的嘴角使得帥氣的嘴唇總是顯露出嘲弄的意味;下巴的線條堅毅、自信,棕色的頭髮看不出年齡。我曾經充滿活力、心情愉悅,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原始衝動,然而現在……

在這面手持的鏡子裡,我看到的是一個消瘦、憔悴的男人,看不出年紀。一雙神經質的眼睛滴溜溜亂轉,一副杯弓蛇影、膽小如鼠的驚惶之相;細長的皺紋爬滿了額頭,嘴唇乾巴巴地下垂著,下巴也鬆軟無力,毫無一個成年男人本應具有的自信魅力;頭髮幾乎完全白了,間或有幾根灰色的毛髮夾雜其中。我那年輕的、生機勃勃的血液和朝氣都被凍結,變成了一副垂暮老人的模樣,所有美好的形象都棄我而去。

韋伯字典上講,“害怕”是指不安、恐懼、驚慌——其實,遠不止如此。害怕還是一種失落感、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一種扭曲的幻覺,它如同吸血鬼般逐漸吸乾人們的希望和勇氣,讓人頭腦一片空白如行屍走肉,只剩下顫顫巍巍的空殼。我很了解害怕是什麼,比任何人都了解。在森林裡的那個晚上,當那個冷漠、沉靜的老人在我身邊走來走去的時候,當罪惡的火苗炙烤、吞噬著我的心臟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什麼是害怕。而今,伴隨著一聲尖叫,我猛然從床上坐了起來,茫然地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回想夢裡見到的那些空洞無光的死人的眼睛,我仍然能夠感覺到那些罪惡火舌的燻烤,我更加知道什麼是害怕了。

我清楚什麼是害怕!每當我提筆寫作時,它就會躥出來,頑固地占據著我的頭腦,大聲地獰笑著。或許,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有許多種可能,然而,一旦暗藏其中的真相被揭露出來,所有的謊言就不攻自破了。我所掌握的情況也是這樣。我不知道它何時結束——我什麼都不能做,只有等待,等待,等待,

汽車突然沒油了。我無奈地駛離主道,靠邊停車,把它扔在一家鄉村小店前面的一小塊空地上。我漸漸不耐煩起來,肚子也,開始咕嚕嚕地叫。我恨死這輛破車了。在這漆黑的夜裡,我幾乎看不出房屋的輪廓,而這夜色似乎隨時都會更加深重。天空中厚重的黑色雲朵翻滾著涌了過來,模糊了點點繁星,直至完全遮住了星星的光彩。

儘管以前從來沒有來過這裡,但我非常清楚自己身在何處。我身後就是佩勒姆,一個沉睡中的寧靜小村莊;前方的景致昏暗模糊,但我知道那裡就是米倫。我原本應該在七點鐘的時候就抵達那裡的,但是由於汽車出了問題,現在都快十點了,我還在半路上。我開了好幾個鐘頭的車,而且吃過午飯後就粒米未進,現在幾乎精疲力竭。原本打算在米倫過夜。待上幾個鐘頭,填飽早就咕咕亂叫的肚子,第二天一早肯定又能高高興興地上路了。

這是我先前的計畫。但是因為突然沒油了,我只好把車停到一家路邊小店前,繞著車子轉來轉去,檢查油路是不是出了問題。商店裡漆黑一片,沒有一絲光亮,看來這家商店不到第二天是不會開門了。但是這附近荒無人煙,我一路開過來,有兩三英里都沒有見到其他建築了。我只好衝著屋子大聲喊叫,喊了一段時間,店門上方的窗子後邊冒出了一個戴著睡帽的腦袋。這個腦袋的出現讓我如遇救星,我興奮地大叫:“你這兒有汽油嗎?”

“我想可能還有點兒。”說話的是個男人。

“那能不能給我一點兒,讓我能開到米倫?”

“法律規定晚上不能買賣汽油,”那個男人平靜地說,“你就不能等到明天早上嗎?”

“等到早上?”我抱怨起來,“幫個忙,夥計,暴風雨就要來了!我必須趕到米倫。”

“那我就愛莫能助了。”男人說,“你也知道,法律畢竟是法律。我要是在這個時候賣汽油給你,我沒準兒就要上‘黑名單’了。”

我又進退維谷了,這讓我很惱火。那個男人的語氣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我見過這種頑固倔強的人。於是,我只好準備接受這個無可挽回的現實了。

“好吧,要是你不能在晚上賣給我汽油,那能不能給我一點兒吃的東西,再留宿我到明天早上?”我問,“我總不能在暴風雨里過夜呀。”

“我們這裡沒有空閒的房間了,”那入解釋道,“我和我的狗住在樓上,已經夠擠的了。”

“那你總得幫幫我啊,”我繼續說,“你的汽油賣多少錢?”我小心翼翼地問。

“白天的話,二十五美分一加侖。”

“那晚上我給你五十美分一加侖怎么樣?”我繼續說著。

戴著白色睡帽的腦袋縮了回去,窗子也突然“哐當”一聲關上了。我以為自己得罪了這位住在樹林裡的嚴厲老頭兒,但是過了一會兒,商店裡透出了燈光,正門打開了。我走進去,看到一個矮小精瘦的老頭手裡提著風燈,正在倒汽油。

“這兒離米倫還有多遠?”我隨口問。

“算起來差不多五英里吧。”

“都是筆直的公路吧?”

“對,筆直的公路,當然除了拐彎的地方。”他答道,“一路上都沒有岔道,你過了一個路障之後,就不會走錯路了。”

倒出汽油收了錢後,那個老人又提著燈陪我來到汽車旁。我往油箱裡加油的時候,他就站在一邊饒有興趣地看著。

“看來暴風雨馬上就要來了。”他說。

我抬頭看看天空,星光已經完全被黑壓壓的雲層遮住了,樹林裡傳來了沙沙的風聲,像是在耳語,又像是嘆息。

“我想我能到達米倫的。”我信心十足地回答。

“應該沒問題,”老人說,“不過儘管現在還算平靜,但一會兒肯定少不了電閃雷鳴。”

我把已經倒空了的汽油桶還給老人,然後爬進汽車。我試著發動汽車,發動機轟轟地抖動起來。

“要是我還沒到米倫,暴風雨就來了,我能把車停在哪兒避雨呢?”我問。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停車,”老人微笑著回答,“不過你不會找到任何房子,什麼都找不到,從這兒到米倫連個狗窩都沒有。不過一路上沒有岔道,你可以全速趕路,不會出問題的。”

忽然一陣狂風捲起塵土鋪天蓋地地向我們撲來。瘦小的老人見機不妙,狂奔進了屋子。

“再見啦!”我喊道。

“再見!”他應著,隨手關上了房門。

我倒車出去,然後上路了。路邊是一望無際的黃土地,平整得像柏油馬路一樣,小旋風夾帶著塵土在這片土地上盡情地嬉鬧玩耍。我把變速桿掛到最高擋位,用力踩下油門,猛地衝進漆黑的夜色里。

不知是我的幻覺,還是事實的確如此,我開車狂飆,忽然聽到有人在呼喊我。我聽不出那是誰的聲音。黑壓壓的烏雲翻滾著,狂風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我也只好加足馬力繼續向前沖。

我知道米倫有家很棒的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小飯館,於是琢磨著是不是該去那裡點份牛排,喝杯啤酒,或者再來點兒烤肉和馬鈴薯。但我很快就從這種期盼中驚醒過來,因為在車燈的照射下,我看到前方出現了岔路。兩條路!這又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大麻煩。我把車子停下來,一頭霧水,遲疑不決。

右邊這條路穿過濃密的森林,消失在車燈燈光所及的地方;左邊這條路有更多的車轍痕跡,似乎是人們經常走的路,而且在燈光照射的遠處,它看上去越來越寬了。我下了車,向前走去,希望能找到指示路標之類的東西,可是什麼都沒找到。

我想起自己的口袋裡有一張交通地圖,它會幫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在車前的燈光下查看地圖,這時,天邊傳來了隆隆的雷聲。我在地圖上找到了佩勒姆和米倫,甚至還看到有個小黑點標出我剛才停車的那家小商店。我現在位於商店和米倫之間。地圖很大,不僅標明了主幹道路,而且還標註了從主路延伸出去的羊腸小道。從地圖上看,從小店到米倫只有一條路,沒有任何岔路,但是現在在我眼前有兩條。

這讓我疑惑不解,繼而煩躁起來,肚子又開始咕咕叫了。於是我立刻下定決心做出選擇——左邊這條!畫這張地圖的人肯定是個傻瓜,我詛咒著,又爬進車裡,就在這個時候,一道閃電劃劃破了沉沉的夜幕。我嚇了一跳,眼睛還被晃了一下,緊接著便聽到震耳欲聾的滾滾雷聲。

……

作者介紹

傑克·福翠爾,美國最傑出的推理小說作家之一,短篇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推理文學的先行者。

一八七五年四月九日,福翠爾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十八歲時離開學校,進入報社做編輯,為多家報紙撰寫專欄。受當時福爾摩斯熱潮影響,一九○五年開始推理小說的創作。

福翠爾共創作了五十篇以思考機器凡杜森教授為主人公的短篇推理小說。這些作品構思巧妙、布局離奇、解答高明,體現了福翠爾高超的推理創作天賦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故事中的凡杜森教授擁有天才的大腦、敏銳的直覺和精湛的邏輯推理能力,可以解決任何費解的謎團,被譽為“美國的福爾摩斯”。福翠爾的思考機器探案系列作品代表著短篇黃金時代的最高水平,詮釋著推理小說“解謎至上”這一最本質、最純粹的樂趣。其中如《逃出十三號牢房》等名作,幾乎入選了所有推理小說的推薦書單,是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

一九一二年,傑克·福翠爾攜妻子前往英國洽談作品出版計畫。四月,他搭乘鐵達尼號回國,遭遇不幸。這位天才作家帶著若干篇從未發表的思考機器故事永遠沉睡在大西洋底。他過早的離世成為推理文學界無法彌補的損失和遺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