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成·築夢2012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

思成·築夢2012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

思成·築夢2012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是由來自於UIC的大學生精英團體——思成發起的,有來自國內20餘所學校的1000名志願者參與的大型慈善公益行動。

2012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簡介

這是一次築夢行動,這是一次愛的起航。一群熱血青年,一幫致力於在社會實踐中追尋夢想、承擔社會責任的大學生,以“築夢”為名,用愛為一群可愛的“他們”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他們,生活在貴州省畢節地區的大山深處,他們,充滿著夢想並在生活的路上勇敢前行著;他們,帶著對知識的渴望日復一日的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他們,從未走出大山深處,卻依舊渴望著有朝一日可以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思成·築夢-----2012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活動,是由來自於UIC的大學生精英團體——思成發起的,有來自國內20餘所學校的1000名志願者參與的大型慈善公益行動。我們關注於貴州山區的教育發展,思成希望通過點滴的努力,構建一起一座公眾與企業共同參與的愛心橋樑。

思成·築夢行動將以為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私塾”的貴州省畢節地區納雍縣陳家寨國小籌款建立一所嶄新的教學樓為目標,持續關注關注中國少年兒童的教育問題。從2011年的“思成·築夢聾啞人職業發展教育幫扶計畫”到2012年的“思成·築夢-----2012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思成一直希冀:通過大學生的帶動,使企業公民和社會公民共同參與到慈善教育事業當中。希望每一個有愛心的您,持續關注該國小的籌建,為陳家寨國小的孩子們未來插上希望的翅膀,讓他們能通過我們的行動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愛。請相信,您的參與,將是我們持續下去的源動力!社會公眾的參與:

我們希望您,每一個充滿愛心的您,拿出10元錢,參與到我們的築夢行動中來,您的每一份愛心,將會帶動愛心企業的等額捐贈。小力量,大夢想!思成的希冀:陳家寨國小的籌建建有社會公民與企業公民的共同參與!10元錢,您將為該變221名孩子的讀書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社會企業的參與:

我們希望每一個富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或企業家,與社會公眾一道共同參與到築夢慈善事業中,按照50%:50%的籌資比例,為貴州省畢節地區納雍縣陳家寨國小籌款建立一所嶄新的教學樓,讓學子能通過這樣一個嶄新的公益理念(社會公眾與企業公民對等參與)享受到更好的學習教育,為他們的未來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金錢有限,愛無限!這是一份愛的接力,這是一次夢的起航,這是一次改變許多孩子命運的機會,思成·築夢-----2012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活動邀請每一個有愛心的你,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拿起你手中的愛的接力棒,將它傳遞下去,為更多生活在無聲世界的他們照亮未來的路!

貴州陳家寨國小簡介

陳家寨,位於雲貴高原大山深處的貴州省畢節地區納雍縣曙光鄉,偏僻的小山寨至今還不通路。由於地理等原因,這裡的人一直都生活在貧困線下。陳家寨國小由於地處三個鄉鎮的交界處(曙光鄉、百興鄉、張家灣鎮),解決10個村民組(其中曙光鄉占6個村民組),2600多村民中適齡兒童的就學問題

。 
陳家寨國小存續幾十年間,一直是民辦性質。終於在2007年,學校才被納入國家的教育體系。將其作為曙光鄉中心完小的一個教學點,並因“普九”而免去學生的學雜費等。政府按學生人頭下撥“生均費”,能到教學點手中的,不足100元/人。現有正式老師1名,代課老師5名,學生221名,其中留守兒童196名。 
“中國最後一個私塾” 
陳家寨精神”的締造者——陳光明,這位可愛的老人今年68歲,18歲起,他從伯父 陳順雲 手中接過了有著11名每天吟誦著“之乎、者、也”學生的私塾。為了讓深山裡的孩子學習到新的知識,他不滿足於只教《四書》、《五經》,先後開齊了語文、算術、外語、音樂等課程,讓山里娃大開了眼界。從此,陳光明 一家就與山村的教育事業結下了近半個世紀的不解之緣。1962年,國家要求停止教授”老書“,自那裡起,陳光明 為了陳家寨的子弟們都能有學上,就獨自一人,用自己的堂屋,開辦了一所民辦“國小”,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由自己一人操刀,常年學生保持在70人左右,直到1987年轉為正式教師後被調走。由於不可能讓這些孩子無書可讀,於是,他將剛國中畢業的大兒子陳俊 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接過了自己執掌多年的教鞭。從此,陳俊 也開始了自己22年的教書育人的生涯。 隨著教學質量的提高,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師資成了阻礙陳家寨國小發展的最大困難。於是,陳老先生又陸續動員自己的二兒子陳林、小兒子 陳凱 以及兩個兒媳 楊菊、王梅 加入到了教書的行列。

貴州希望國小籌建計畫活動情況介紹

活動籌備期:2012年2月~2012年5月
活動執行期(企業、網路):2012年3月末~6月20日
(社會募捐):2012年5月30日~6月20日
公眾募捐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湖南省長沙市、常德市;貴州省貴陽市、遵義市
活動理念:
大學生架起一座公眾與企業共同參與的橋樑,50%的社會公民參與,50%的企業公民參與10元錢,積少成多,小力量,大夢想!受助學校:貴州省畢節地區納雍縣陳家寨國小(暫定),已經與學校取得聯繫,進一步需要團隊成員3月末去貴州實地探訪後確定。
目標金額:籌款一百萬,為該校建立一所嶄新的教學樓,包括學生住宿、課室、教室辦公室。
我們的初步實施方案:
社會募捐:在內蒙古、湖南、貴州三地招募1000名高校、中學志願者開展為期20天的社會公募。企業募捐:我們會聯繫全國各地和當地的企業參與到我們50%企業部分的捐款中。網路平台:(1)、我們希望通過建立淘寶義賣商店,出售企業捐贈或高校學生的手工藝作品以募集善款。
(2)、我們希望爭取到與新浪或騰訊等網站的合作,利用微公益等平台搭建公眾網路捐款平台。
(3)、我們會利用我們自己的微博平台、人人公共主頁、人人小站(以上均開通);以及我們的官方網站(正在籌建,預計3月中旬上線)進行網路的宣傳,提升社會的參與度,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我國西南地區的貧困兒童教育問題,並募集更多資金。
4、社會名人:我們希冀通過各種渠道有名人企業家關注我們的互動並給與我們相應支持。
5、高校聯盟募捐:我們將於珠江三角洲廣州、深圳、珠海的高校學生團體展開合作,開展校園內部的募捐。
我們的困難與希冀:
作為慈善公益活動,我們希冀能夠得到貴基金的支持,可以採取項目掛靠或其他貴基金會認為合適的方式來全程指導、監督我們的資金管理工作,以幫助我們做到全程資金的公開、透明,並使我們的募捐活動更具有公信力。

思成呼籲

層層疊疊的崇山峻岭,藏匿於連綿煙霧中的山峰,本該是令人為之心神然的綺麗風景。但這卻不映襯筆者當下的心情,在尾隨這群大山裡的孩子們舉步維艱的在泥濘狹窄的山路上行走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們終於到達了他們的國小——坐落於貴州省納雍縣曙光鄉的陳家寨國小。
而這樣的路程,他們一天要往返一次,耗時兩、三個小時。
若不是琅琅的書聲傳誦而來,我們可能並不會把坐落在半山腰的這一間因年久失修的破舊木頭屋子和學校聯繫起來。而這間四面透風的屋子,正是這221個孩子的學校。冬天的陰雨天,濃重的水氣從四面八方向半山湧來,灌進破漏的屋子裡,蝕骨的寒冷凍得孩子們瑟瑟發抖,捉著筆的手開裂,生了無數凍瘡。他們沒有棉衣棉鞋可以禦寒,只能在課間依靠跳繩來取暖,而所謂的體育器材,也不過是山上的藤條。
而他們,本該像他們的同齡人那樣,像我們從小作文裡面所寫到的那樣,真真正正的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沒有衣不蔽體的窘迫,沒有食不果腹的饑寒交迫。
每天天未微亮,太陽尚在遠方。孩子們就早早起床,穿上衣服,背上書包,開始漫長的行走。因為家庭貧困,他們沒有早餐可吃;日暮漸漸低垂,天將黑未黑,寒霧四起,孩子們背上書包,走上回家的路……
陳家寨國小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只有4位老師,長期師資缺乏,教學水平較低,也讓孩子們受到的教育殘缺而不系統,“先天不足、後天殘疾”。如此一來,孩子們便輸在了最開始的起跑線上。
當筆者採訪到孩子時,有的孩子說想中午能吃飯;有的孩子說,她想住校,不想每天奔波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有些孩子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而有些孩子想有棉衣禦寒,有課外書籍。
最後的最後,一個孩子問我,“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有一間新學校?”
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您的舉手之力。
請拿出您的十元錢,讓澄澈的目光看到光亮;
請拿出您的十元錢,為孩子們的前路披荊斬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