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籽絞股藍

心籽絞股藍,植物的一種,其形態為皺縮,莖纖細灰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縱溝紋,被稀疏絨毛,複葉,小葉膜質,常5~7,少數9枚,葉柄長2~4cm,被糙毛。

基本信息

別名

七葉膽、五葉參、七葉參、小苦藥、公羅鍋底、遍地生根、神仙草、甘荼蔓。神農架絞股藍。

形態特徵

皺縮,莖纖細灰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縱溝紋,被稀疏絨毛,複葉,小葉膜質,常5~7,少數9枚,葉柄長2~4cm,被糙毛;側生小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央一枚較大,長4~12cm,寬1~1.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葉緣有鋸齒,齒尖具芒。果實圓球形,直徑約5mm,果梗長3~5mm。味苦,有草腥氣。

三葉絞股藍

七葉絞股藍

五葉絞股藍

草質藤本。卷鬚2叉,著生葉腋;野鳥足狀複葉,有5~7小葉,具柔毛。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圓錐狀;花小,萼、冠均5裂;雌蕊5枚;子房2,常3室,稀為2室。瓠果球形,大如豆,熟時黑色。

龍鬚絞股藍

地理分布

絞股藍系葫蘆科草質藤本植物,多分布於亞熱帶和北亞熱帶地區,我國絞股藍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山區海撥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丘陵、山坡和石山地區的陰濕地帶,如湖北神農架山區帶,湖南湘西南山區帶,廣西大瑤山,現陝西、湖北、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有栽培。據普查考證,陝西秦嶺因其獨特的氣候和相對優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絞股藍的生長,全世界有13個種系,我國有11個種系,秦嶺有7個種系:(短柄絞股藍、長柄絞股藍、心籽絞股藍、甜味絞股藍、光葉絞股藍、毛葉絞股藍、喙果絞股藍)。秦嶺腳下部分縣已被列入中國絞股藍原產保護地和第一個有機絞股藍基地(無化肥、農藥污染)。

絞股藍有五葉、七葉、九葉以及苦味和甘味兩種,其中九葉甘味絞股藍皂甙含量最高,但我國境內非常少見,其次是七葉甘味絞股藍,近年來,在湖南省西南山區地帶發現了大面積的野生七葉絞股藍,皂甙含量很高,湖南綏寧藥用植物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進行檢測發現,皂甙含量高達8%~12%以上,藥用及保健價值非常高。

生長範圍

主要是生長在東亞,中國的雲南,湖北的神農架地區,陝西安康平利縣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