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模擬法簡介
“心理模擬法”前身
“心理模擬法”的前身叫做“形成了的活動形式分析法”。這實際上就是記錄那些能有效地解決某類課題的活動方法。
由於心智活動是實踐活動的反映,因此心智技能的培養,首先必須確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或操作活動程式,即確定心智技能的“原型”。不過,確定心智技能的操作原型是一項相當困難的工作,因為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不僅是內潛的,而且是藉助於內部言語以高度簡練的形式自動進行的。不僅旁觀者難以觀察到,就連活動的主體也難以自我意識,這就給操作原型的確定造成了很大困難。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控制論功能模擬思想向心理學的滲透,我們終於找到了可用來確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心理模擬法”。
控制論認為,在分析研究某系統的結構時,應先建立模型(model),利用模型與原型之間存在著形狀、特性等的相似性,通過對模型進行試驗來研究原型,這就是模擬(simulation)。根據模型與原型之間的關係特點,可以將模擬分為數學模擬、物理模擬與功能模擬。由於如前所述的原因,我們在研究心理現象時,一般都採用功能模擬法,即利用模型與原型之間功能上的相似性,用模型來代替原型或模擬原型的工作過程。
“心理模擬法”的前身叫做“形成了的活動形式分析法”。這實際上就是記錄那些能有效地解決某類課題的活動方法。初看起來,這種方法似乎比較簡單,而且較為可靠,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問題就在於形成了的心智活動是概括的、簡縮的、自動化的,因而要查明其真正內容極其困難。以客體的歸類活動為例,對一個已經熟練掌握了這種活動方式的人來說,隨著對客體的感知就發生了對客體的歸類,即把客體納人到某類事物的概念之中。這似乎是憑“直覺”或直接聯想發生的,觀察不到依靠概念的本質標誌去搜尋客體的本質特徵的一系列的心智動作。這就是由於歸類活動高度簡縮的緣故。為此,僅僅依靠這種分析方法難以建立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必須配合其他方法。
研究歷程
前蘇聯心理學界在研究心智活動方面,最初使用心理模擬法的是蘭達。他從1953年開始,從思維的構造觀點出發,探討了思維活動的一般方式問題。蘭達認為,“為了教會學生思考,必須揭示作為工作者的思維過程本身的那些結構與機制(當然不是機械的),揭示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機能”。所謂教會學生思考,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使這種機制能形成(造成)起來。為此,就必須確切地知道它是由哪些成分組成的,在解決各種課題時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機能又是怎樣的。研究表明,機制的具體結構(組成成分及其聯繫方式與機能)不同,在解決不同的課題時的作用也不同。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機制的結構可以通過思維過程的足夠基本的成分分析,來查明“造成”、“構成”每一種機制的方式。這種分析和形成思維的主張,他稱之為思維的構造觀點。
蘭達認為,為了能以精確的一般的形式來研究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藉助於控制論思想及其模擬方法。蘭達認為,控制任何過程的理論,實質上就是利用客觀規律來達到一定的實際目的方式的理論,教學的目的是形成學生具有一定的心理過程和特性。而心理過程也像物理、化學、生物和其他過程一樣,在原則上是可以控制的,關鍵的問題在於要揭露這種控制藉以進行的規律及過程。後來,他把思維的構造觀點與教學控制論思想結合起來,提出了構造心理學的五條執行原則,這就是:①必須劃分出為了引用概念及其一定的標誌所必需的、足夠基本的操作;②揭示完整的足夠基本的作業系統,以保證成功地實現一定類型的思維過程;③揭示這些操作的內部結構;④要有確切可靠的方法來識別所揭示的作業系統是完整的,結構是正確的;⑤確定的作業系統的形成,一方面要注意每個操作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注意它們的系統如何形成。蘭達的這些觀點,是套用心理模擬法來探討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的理論依據。